玉米杆上有锈病怎么处理 玉米杆上有腐烂是什么病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杆上出现锈病是很常见的问题。那么,玉米杆上出现锈病应该怎么处理呢?在本篇博客中,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玉米锈病的成因、症状、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一、玉米锈病的成因
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例如在夏季和雨季。玉米锈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玉米锈菌,它可以在玉米上越冬,也可以通过风、雨、昆虫等途径传播。一旦环境适宜,就会引起病害的爆发。
二、玉米锈病的症状
玉米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会逐渐扩大、合并,形成长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或橙色病斑,最终病斑上会长出黑色的子囊盘。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病斑会蔓延到玉米茎、穗甚至整个玉米植株,导致玉米叶片枯黄、干枯、倒伏,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三、玉米锈病的危害
玉米锈病的危害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玉米产量。玉米锈病会导致玉米叶片枯黄、干枯、倒伏,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从而降低玉米产量。
2.影响玉米质量。受到玉米锈病侵害的玉米叶片和茎秆会腐烂,降低玉米的品质,影响玉米的市场价格。
3.加重病虫害的发生。玉米锈病会削弱玉米植株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害。
四、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玉米时,应选择抗病品种,这样可以降低玉米锈病的发生率。
2.加强田间管理。在玉米生长期间,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病残体等,减少病害的传播。
3.使用化学药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进行,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五、拓展问题
1.玉米锈病能否通过人为手段进行传播?
玉米锈病可以通过人为手段进行传播,例如在处理感染的玉米植株时,人们可能会将病原体带到其他地方,从而导致病害的传播。
2.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防治玉米锈病?
除了上述提到的防治措施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对抗玉米锈菌。
3.玉米锈病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玉米锈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如果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要注意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4.玉米锈病是否会对动物造成危害?
玉米锈病不会对动物造成危害,但是如果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要注意避免对动物造成危害。
5.如何判断玉米是否感染了锈病?
判断玉米是否感染了锈病,可以观察玉米叶片上是否出现了***或橙色的小斑点,如果出现了这些斑点,就有可能是玉米锈病。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秸秆怎样处理?
玉米锈病秸秆不能还田
凡是有锈病发生的玉米秸秆是应当严禁粉碎还田的。
一旦农户把自家生有锈宴橘瞎病的玉米秸秆粉碎到农田里,而不是运往田外妥伍橘善处理,那下一年田间种植其他晌空植物时,被侵染再次严重发生锈病危害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
问:玉米锈病是常发病害,最有效的防治方案是什么?
一、选择抗病的品种
栽种玉米的过程中,对于玉米的没蚂品种要求一定是非常高的,所以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抗病性强的品种。并且在生长的过程中及时的施用肥料以及补充水分,并且加强田间的管理,这型察袜样可以有效的降低锈病的发病率。在发病的初期,我们可以选择用硫磺悬浮剂或者是固体石硫合剂这些药剂进行喷洒。现在种植玉米的技术已经成熟了许多,如果想要完全的解决这种问题的话,抗病毒的品种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二、用粉绣灵防治
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如果一旦染上了这种病,我们会发现玉米的叶子上有一个凸起的点,还可以摸到红色的粉末。这种病还是比较严重的,会造成玉米减产,直接损害到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在发病的初期我们可以选择用涂绣灵防治,并且及时观察喷洒之后的效果。如果觉得不明显的话,我们可以换其他的农药。
三、可以用三唑酮
问:玉米锈病怎么处理不至于传染小麦苗期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问:绚丽海棠锈病怎样处理
又名苹一桧锈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地区。在北京主要为害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白花垂丝海棠、三叶海棠、西府海棠、苹果及桧柏等。在海棠、苹果与桧柏种在一起的公园、绿地、苗圃以及机关单位庭院内,此病常有发生,严重时一片海棠叶上病斑多达上百个,病叶焦黄早落。
受害严重的桧柏小枝上病瘿成串,造成柏叶枯黄,小枝干枯,甚至整株死亡。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
病菌夏季为害海棠叶片感病后,初期症状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表面为橙***油状斑。一进6月病斑上生出略呈轮状的黑点,即性孢子器。后期背面生出***须状物,即锈孢子器,内产生锈孢子。
秋冬季为害桧柏,嫩枝感病部位肿起呈、灰褐色豆状的小瘤,初期表面光滑,后膨大,表面粗糙,呈棕褐色,直径0.5~1.0厘米,春季遇雨破裂,膨胀为橙***花朵状。
病菌在桧柏上过冬,在北京次年3月下旬冬孢子形成,4月上旬遇雨开始产生小孢子,主要借风传播,侵染海棠,6月上旬基本停止侵染,7月中旬产生锈孢子,秋季借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过冬。两种寄主在一起,有病原,4~5月份雨水多,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如下:
在园林设计和栽植上,不将海棠苹果与松柏种在一起。
于3月下旬冬孢子成熟时,往桧柏上喷布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产生小孢子。于4、5月小孢子开始侵染海棠初期,尤其是降4毫米以上的雨后,立即往海棠叶上喷1800~2000倍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