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苯甲丙环唑种油麦菜 苯甲丙环唑在小麦的作用

2024-06-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677 次
苯甲丙环唑种油麦菜 苯甲丙环唑在小麦的作用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病害。在油麦菜的种植中,使用苯甲丙环唑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病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苯甲丙环唑的作用机理

苯甲丙环唑可以抑制真菌的细胞膜合成,破坏其细胞膜结构,导致真菌死亡。同时,苯甲丙环唑还可以抑制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从而防止病害的扩散。

油麦菜的病害

油麦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其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如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

苯甲丙环唑在油麦菜种植中的应用

苯甲丙环唑可以用于油麦菜的种子处理,也可以在生长过程中喷洒叶面。在种子处理中,将苯甲丙环唑溶液浸泡在种子表面,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在生长过程中,喷洒苯甲丙环唑溶液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病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使用苯甲丙环唑需要注意的事项

使用苯甲丙环唑时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同时,使用苯甲丙环唑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和环境,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可以预防和治疗油麦菜种植中的多种病害,提高产量和质量。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保护自身和环境。

相关拓展:

问:雨后油麦菜叶面上出现斑点,怎么预防,用什么药

油麦菜褐斑病,建议三袜掘咐唑类农药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者戊唑醇或者氟硅告纯唑,咪鲜胺或者咪鲜胺锰盐(上述产品用量多了散伏抑制生长),或者异菌脲或者吡唑醚菌酯或者醚菌酯或者溴菌腈等等。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问:苯甲丙环唑在小麦上的稀释倍数是多少?

苯甲丙环唑在小麦上的稀释倍数是3000至4000倍。
苯甲丙环唑,属于三唑类除菌剂,是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复配产品。兼具了苯醚甲环唑的广谱性和丙环唑的速效性,是农业作物中广泛使用的除菌剂。
苯甲丙环唑具有广谱内吸治疗的特点,在叶菜类,瓜类,果树类,大田类作物均能表现出优秀的效果,常见的如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豆类锈病,香蕉叶斑病、黑星病,葡萄、黑痘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以及小麦锈病、白粉病等效果很好。同时,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抗衰镇册老保持叶片浓绿,促进增产等功效。
苯甲丙环唑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对刚侵染帆旅州的病菌防效好。建议在降雨后及时喷施,尽早铲除病菌。
②不能与含铜药剂混用,铜制剂会降低它的除菌能力。
③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可延缓抗性。
成分含量: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态蔽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水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问:我种的油麦菜长得好快很小条不知道打什么药能让它长得慢一点大条点?

打药不是目的,在生产上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这样生产出来的油麦品质才有所保障。老百姓吃的放心。
首先:油麦菜病害并不像茄果类那么多。虫害较多的潜叶蝇。
其次:种植过程中基肥(腐熟)要足,亩施7、8方也不多。
再次:种子尽可能选好点的种子,耐热、耐寒、抗病等等。
最后:管理上株行距控制好,个人建议,株距10-15厘米,行距20-25厘米。直播的情况采用条播,及时间苗很关键。种子入土至萌发出于,最多3天(河北9月份天气)4叶一心大约需要25天,成株50天左右。您说的长的细长,应该是没有间苗吧?种植过密?

问:农药苯甲丙环唑的使用说明

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1、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1000~1500倍液喷雾效果好,间隔21~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2、防治葡萄炭疽病:如果在发病初期前,用于保护性防治,可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喷雾;
3、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丙环唑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4、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3次。
5.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5000倍喷雾。
6.防治番茄炭疽病、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7.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4000倍喷雾
8、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问:苯甲丙环唑会控旺吗

回答
苯甲丙环唑具有控旺的效果。苯甲丙环唑是一种经济类作物专用的杀菌剂,它可以被作物的根、茎、叶等部位所吸收,并且被吸收后能很快地在作物的体内向上传导,将其施用在作物上之后能够防治小麦全蚀病、白粉病、根腐病等病害,但是它对于卵菌类的病害无效,并且使用后具有1个月左右的残效期。

问:苯醚甲唑酯是什么农药

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作用方式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的C14脱甲基化作用,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使甾醇滞留于细胞膜内,损坏了膜的生理作用,导致真菌死亡。

苯醚甲环唑性能特点:

1、杀菌谱广,具有内吸传导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胞属、刺盘孢属、球座菌属,茎点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白粉菌、锈菌和某些种传病害具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施药后2小时内,即被作物吸收,渗透作用强,并有向上传导的特性。

2、药效久且耐雨冲刷,黏着在叶面的药剂耐雨水冲刷,从叶片挥发极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表现较持久的杀菌活性。

3、剂型多,安全性高,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乳油等多种剂型。

4、可与多种杀菌剂混配使用,苯醚甲环唑可与丙环唑、嘧菌酯等多种杀菌剂混配使。在施用前需做混配试验。不要与含铜药剂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