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介绍 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防治对象

2024-06-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758 次
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介绍 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防治对象

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防治病害的好帮手

1.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内酶的合成,使真菌细胞膜的含量减少,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真菌细胞的死亡。

2.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防治对象

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包括但不限于:

  • 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瘿蚊病等;
  • 小麦:叶锈病、赤霉病、条锈病等;
  • 玉米:灰斑病、小斑病、叶斑病等;
  • 果树:炭疽病、白粉病、疮痂病等;
  • 蔬菜:霜霉病、疮痂病、锈斑病等。

3.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将药剂均匀喷洒在植株叶面上,每次用药量一般为每公顷25-50克,用药间隔期一般为7-14天。

4.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在高温、干旱或强光条件下使用,以免对植株产生不良影响;
  • 不要与其他农药混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药剂。

5.用户关心的问题

Q1: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有没有副作用?

A1: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药剂,并注意防护措施。

Q2: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使用量应该如何控制?

A2: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使用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一般建议每公顷使用量不超过50克。

Q3: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使用时机应该如何选择?

A3:苯并烯氟菌唑杀菌剂的使用时机应该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和病情等因素进行选择,一般建议在病害发生初期或者预防期使用。

百科知识:苯并烯氟菌唑

苯并烯氟菌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它的化学名称为5-氟-2-氧-1,3-二氮杂环[3.2.1]戊-2-烯-2-丙酸苯并环己酯,分子式为C18H12FNO3,分子量为313.3。苯并烯氟菌唑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可以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在植物体内快速传输,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 张洁.现代农药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
  • 陈明.农药学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 王丹.农药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24.

问答拓展:氟菌唑防治病害是什么

氟菌唑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效果,内吸作用传导性好,抗雨水冲刷,可防多种作物病害。毒性:属于低毒性杀菌剂。对大雌鼠急性经口LD50>659毫克/公斤,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对兔眼睛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无慢性毒性,对鱼类有一定毒性,鲤鱼LC50(48h)为1.26毫克/升,对蜜蜂无毒。剂型:30%可湿性粉剂,15%乳油,10%烟剂。特点:该药为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效果,内吸作用传导性好,抗雨水冲刷,可防多种作物病定害。适用范围适用于麦类、果树、蔬菜等白粉病、锈病、桃褐腐病的防治。氟菌唑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内吸性强。杀菌谱广,主要用于水稻、麦类、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病害防治。产品为30%可湿性粉剂。

(1)防治水稻恶苗病、胡麻叶枯病,用30%可湿性粉剂20-30倍液浸种10分钟则做,或用200-300倍液浸种1-2天。

(2)防治麦类条纹病、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蔽闭30%可湿性粉剂500克拌种。对小麦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3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隔7-10天再喷1次。

(3)防治黄瓜黑星病、番茄叶霉病,在发病初期,亩用30%可湿性粉剂35-40克,对水喷雾,隔10天再喷1次。防治黄瓜、苦瓜的白粉病及豆类锈病,用30%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当药液浓度高时,在瓜类生长前期使用后会发生深绿化症。宏盯裂

(4)防治多种果树白粉病、桃黑星病、褐腐病和灰星病、樱桃灰星病,在发病初期,用30%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共喷3-4次。当药液浓度高时,对树势弱的梨树叶片会发生轻微黄斑。

问答拓展:这是茄子什么问题?

你好,这是茄子炭疽病,

1、采用高畦或颂大起垄栽培,及时插杆架果,可减轻发病。

2、从无病薯樱中果上采种,一般种子应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52℃温水浸种30分钟。

3、发病地搏仿数山桐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

4、培大败育壮苗,适时定植,避免植株定植过密。

5、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建议使用海餐沃钾肥,含40个钾,提高茄子座果。适时适量灌水,雨后及时排水。

问答拓展:吡唑萘菌胺土壤活性

2024年7月23日,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在我国临时登记了92%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IZM)原药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1.2%吡唑萘菌胺+17.8%嘧菌酯),有效期至2024年7月23日。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在我国登记用于黄瓜,喷雾防治白粉病,有效成分用量为146.25~243.75克/公顷。
吡唑萘菌胺是由先正达公司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亦为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含有4个光学异构体。其活性谱广、持效期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以保护作用为主,田间试验也表现一定的治疗活性。它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膜中的复合物Ⅱ呼吸酶——琥珀酸脱氢酶而起效。
吡唑萘菌胺主要用于果树、蔬菜和谷类作物等。可有效防治小麦叶斑病(Septoriatritici)、褐锈病(Pucciniarecondita)、条锈病(Pucciniastriiformis),大麦网斑病(Pyrenophorateres)、云纹病(Rhynchosporiumsecalis)和Ramulariacollo-cygni等,有效成分用药量为75~125克/公顷。还可用于防治梨果上的黑星病(Venturiainaequalis)和白粉病(Podosphaeraleucotricha),蔬菜上的白粉病、叶斑病和锈病,油菜上的菌核病(Sclerotinia)和黑茎病(Phoma),以及香蕉上的黑条叶斑病宽或搜(Mycosphaerellafijiensis)等。主要剂型有乳油和悬浮剂。
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一样,吡唑萘菌胺亦为呼吸作用抑制剂,但其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性品系病菌高效,尤其对壳针孢属(Septoria)真菌防效优异。该产品对小麦锈病和大麦锈腐病的防效均优于氟环唑,田间施药7周后仍表现出明显效果,其保护期要比三唑类杀菌剂长2周左右。
2024年初,吡唑萘菌胺在英国首先获得登记,当年还在爱尔兰和新西兰登记,同年在三国上市。2024年4月1日,吡唑萘菌胺在欧盟正式登记,有效期至2024年3月31日。在英国上市的吡唑萘菌胺62.5g/L和嘧菌环胺187.5g/L的复配产品Bontima,用于冬团雀大麦和春大麦上的病害防治。与吡唑萘菌胺复配的有效成分还有:氟环唑(复配产慎历品商品名Seguris,下同)、嘧菌酯(ReflectXtra、Symetra)和苯醚甲环唑(ReflectTop、Embrelia)等。
吡唑萘菌胺属于先正达2024―2024年开发的4个新产品之列,这4个新产品分别为:谷物杀菌剂520(isopyrazam,吡唑萘菌胺)、种子处理杀菌剂524(s***axane,氟唑环菌胺)、玉米和甘蔗田除草剂449(bicyclopyrone)以及杜邦公司的杀虫剂Cyazypyr(cy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这些产品的年峰值销售额预计可达10亿美元以上。其中的氟唑环菌胺也为琥珀酸脱酶抑制剂。
2024年3月24日,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95%氟唑环菌胺原药和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已在我国取得临时登记,有效期至2024年3月24日。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登记用于玉米种子包衣,防治丝黑穗病,用药量为15~45克/100千克种子。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英文商品名Solatenol)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又一个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它对亚洲大豆锈病具有杰出防效,持效期长,先正达就此产品与杜邦获第五届AgrowAwards最佳创新化学奖的杀菌剂oxathiapiprolin签署了全球相互授权协议,这是两公司继8年前关于啶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协议后的又一项技术授权协议。目前,苯并烯氟菌唑尚未在我国登记。
此前,拜耳和巴斯夫也在我国强势推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如拜耳的氟吡菌酰胺(fluopyram,年峰值销售额2亿欧元)、巴斯夫的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年峰值销售额4亿欧元)和啶酰菌胺(boscalid,峰值销售额超过3亿欧元)等。日产化学的噻呋酰胺由于专利过期更是在我国呈全面开花之势。
琥珀酸脱酶抑制剂类杀菌剂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单边上扬的漂亮走势。2024年此类杀菌剂的全球销售额为5.81亿美元,啶酰菌胺在其中拔得头筹。
先正达、拜耳和巴斯夫等世界农药巨头都参与了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的研究与开发,该类杀菌剂必将以其杰出的性能成为继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后又一重要的产品类型,成为推动杀菌剂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