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罗勒灰霉病的症状
毛罗勒灰霉病的症状及其防治
毛罗勒灰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危害茄果类作物,如番茄、辣椒等。该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叶片、茎秆、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对于农民来说,如何及时发现和防治毛罗勒灰霉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毛罗勒灰霉病的症状
毛罗勒灰霉病的症状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植株的叶片、茎秆和果实表面。初期症状为叶片、茎秆和果实表面出现灰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灰色霉斑。霉斑表面覆盖有灰白色霉层,有时还会出现水渍。叶片、茎秆和果实受到病害后会逐渐枯萎,甚至死亡。在果实上,病斑经常与果蒂相连,导致果实腐烂,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二、毛罗勒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毛罗勒灰霉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病害监测
及时观察和监测病害的发生情况,对于初期发现的病害,可以通过喷洒杀菌剂等措施进行防治,从而减少病害对作物的危害。
2.清除病残体
及时清除病残体和落叶等,避免病害的扩散和传播,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
3.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4.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喷洒杀菌剂
针对已经发生的病害,可以采用喷洒杀菌剂的方法进行防治。在使用杀菌剂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对植株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拓展问题:
1.毛罗勒灰霉病的病原体是哪些真菌?
毛罗勒灰霉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灰霉菌(Botrytiscinerea)和疣霉菌(Rhizopusstolonifer)。
2.如何判断植株是否感染了毛罗勒灰霉病?
可以通过观察叶片、茎秆和果实表面是否出现灰色霉斑来判断植株是否感染了毛罗勒灰霉病。也可以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来确定病害的种类。
3.如何选择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在选择杀菌剂时,应注意选择对目标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并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在喷洒时,应注意避免对植株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4.如何防止毛罗勒灰霉病的再次发生?
为了防止毛罗勒灰霉病的再次发生,应注意植株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清除病残体和落叶等,避免病害的扩散和传播。同时,也可以通过种植抗病品种和合理施肥等措施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5.毛罗勒灰霉病对作物的危害有哪些?
毛罗勒灰霉病对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严重时还会导致植株死亡。及时发现和防治毛罗勒灰霉病对保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答拓展: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1)症状:灰霉病又称白点病,是韭菜保护地生产中最易发生的一种病害。初发生是在叶尖部产生白色小点,一般正面多于背面。后逐渐向下蔓延,扩大呈梭形或椭圆形。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结成片,造成叶片***枯死,还可从收割刀口处向下呈水渍状、淡褐色腐烂状,严重时引起整丛溃烂死亡。(2)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灰霉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病株上越冬。随气流、雨水、灌水传播。没租温度高时产生菌核越夏,低温高湿发病重。秋末初冬扣膜,韭菜出叶后,空气湿度在85%以上,特别是夜间叶面结露,有水膜时更利于发病。保护地覆盖下生长的韭菜,光照弱、组织柔嫩,更利于病菌侵入。
(3)防治方法:
①清除残体:病菌多在病残叶上,因此收割完毕后要清除地面的残株烂叶携出室外,深埋或烧掉,并在地面普遍喷洒药剂。
②注意通风:控制湿度是预防灰霉病发生蔓延的有效方法。扣膜粗察历后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注意中耕保墒。白天通风排湿,尽量缩短夜间叶面结露时间。
③药剂防治:预防灰霉病的关键是采用药剂防治,可供使用的药剂有: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
近来开始使用的特立克杀菌剂是一种无污染、无残留、对作物无任何不良影响的菌制剂。主要作用机理是以绿色木霉菌通过寄生和营养竞争杀死病原菌。使用特立克后,木霉菌可迅速消耗侵染位点附近的营养物质,立即使致病菌停止生长和侵染。若以600~800倍液喷洒保护地韭菜对灰霉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为了彻底预防灰霉病的发生岩搜,要根据韭菜的生长情况来用药。头刀收割后彻底清除残株烂叶,待3~4天刀口愈合后地面普遍喷药,当韭叶长至6~7厘米时喷药保护,当长至15~16厘米时再喷一次,叶长达20厘米以上时进行最后一次用药,冬春季长至30厘米即可收割。
问答拓展:几种韭菜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韭菜常见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和菌核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几种韭菜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韭菜灰霉病的防治1、灰霉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
白点型和干尖型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浅灰褐合成斑块,致使全叶或半叶焦枯。
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绿色茸毛状物,伴有土霉味,叶上不产生白点。
形,并可向下延伸2-3厘米,呈黄褐色,湿度大时,表面生灰褐卖旁或灰绿色绒毛状霉。
2、灰霉病发病规律。
该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
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5-30℃,菌丝生长适温为15-21℃,高温时产生菌核越夏。
孢子萌发需要水滴或95%以上相对湿度,一般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重,低于60%则发病较低或不发病。
3、灰霉病防治方法。
在韭菜每次培土前喷1次农抗120瓜菜烟草型或7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连喷2-3次,效果很好,重点喷洒新生叶片周围土壤表面。
二、韭菜疫病的防治1、疫病症状。
根、茎、叶、花薹均可受害,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
叶片染病多始于中下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长5-20毫米,有时扩展到叶片的一半。
根部染病变褐腐烂,根毛棚正减少。
2、疫病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放出游动孢子侵染寄生,借风雨、流水传播,有多次再侵染。
高温(25-30℃)、高湿(相对湿度在95%以上)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3、疫病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喷4%农抗120瓜菜烟草型500-6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喷2-3次。
三、韭菜菌核病的防治1、菌核病症状。
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都。
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后腐烂干枯。
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
2、菌核病发病规律。
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大、偏施氮肥易发病。
3、菌核病防治方法。
抗120瓜菜烟草型液,每隔10-15天链配悔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止菌核病的发生。
问答拓展:西葫芦烂瓜是什么原因,怎么防治
1、灰霉病:如果西葫芦染上灰霉病就会导致烂瓜发生,灰霉病会使西葫芦的花叶果实受到危害。2、菌核病:这种病会危害到果实和茎蔓,果实感染这种病时会出现水浸状病斑,进而会腐烂出现白色的菌丝。3、果腐病:果腐病常从花蒂部位或受伤处侵染,病部初期呈水渍状,以后会变褐软腐。
一、西葫芦烂瓜是什么原因
1、灰霉病
(1)西葫芦感染灰霉病就会出现烂瓜的情况,灰霉病会危害西葫芦的花叶果实。
(2)发病初期花瓣会出现水浸状或者水渍状的病斑,渐渐的花瓣会变得软烂,从而出现脱落的现象,最后会直接侵害幼果,慢慢出现腐烂症状。
2、菌核病
(1)菌核病会危害到果实和茎蔓,初期果实会出现水浸状病斑,慢慢的果实腐烂出现白色菌丝。
(2)初期茎和果实一样会出现水浸状病斑,随后病斑会变成黑色,慢慢的长出菌丝,直到病变部位枯死。
3、果腐病
(1)果腐病主要从花蒂部位或受伤处进行侵染,病部初期会出现水渍状病斑,慢慢的会变软腐,后期病部表面会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最后病瓜会完全腐烂。
(2)病菌可以在土壤中进行越冬,果实与土壤接触就会感染,当环境湿度高,水肥管理不当时发病较重。生长期雨水多,雨量大,田间积水或浇水过大,也容易发病。
4、软腐病
(1)发病初期病瓜会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然后会迅速变软,病部内部组织会腐烂。
(2)该病扩展速度较快,病瓜腐烂后会散出一股恶臭味,但无霉毛,这是和灰霉病、菌核病及果腐病最大的区别。
(3)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依靠雨水、灌溉水以及昆虫进行传播,由伤口侵入。如果在阴雨天或露水未干时进行整枝打杈、农田操作,会损伤叶柄基部发生裂口,引起病菌侵染,导致软冲慧腐病发生。
二、西葫芦烂瓜是怎么防治
1、灰霉病防治
(1)灰霉病防治方法比较简单,当西葫芦出现灰霉病时可以在蘸花时用异菌脲进行预防。
(2)如果已经发病可以喷洒异菌脲或乙烯菌核利,或者使用核净烟剂进行熏烟防治,效果比较好。
2、菌核病防治
(1)菌核病与灰霉病的防治方法、用药基本差不多,可以采用蘸花、喷雾和烟剂熏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2)在蘸花药中加入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喷施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防治;在闭棚后每亩用10%菌核净烟剂200克进行熏蒸。
3、果腐病防治
(1)防治西葫芦果腐病可以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加强管理,适时追施有机肥,增强植株免疫力。
(2)一定要减少瓜果伤口,发现病瓜时要及时清除。重病地块雨后要及时进行排水,黏哪历质土壤要适当控制浇水,避免田间积水。
4、软腐病防李判搜治
防治软腐病可以使用铜制剂,比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500倍液),或20%松脂酸铜乳油(500-800倍液)等。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5天停止用药。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