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草莓病毒病特效药(目前治疗病毒病特效药)
今年第一次种大棚草莓,现在开花膨果期,这两天发现草莓花柄上、果柄上出现很多蚜虫,自己用吡虫啉打,发现效果不理想,同时发现蜜蜂有死掉,请问防治蚜虫用什么药好呢?我听邻居说用吡蚜酮、氟啶虫酰胺效果不错,而且不伤蜜蜂,我要不要试试呢?
草莓蚜虫防治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草莓种植户必须要重视的课题!
首先认识一下草莓蚜虫!蚜虫,俗称腻虫、蜜虫,是草莓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蚜虫刺吸汁液为害草莓植株,其分泌的大量蜜露污染草莓叶片与果实,易滋生霉菌,引发煤污病,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及品质。蚜虫传播病毒病,感染病毒病的草莓生长和结果均受到严重得影响,往往比蚜虫直接为害造成的损失更大。
草莓种植户都已经知道的方法先列举一下:1.利用蚜虫趋黄性,采取黄板诱杀法。2.利用银灰色对蚜虫的驱避作用,可以用银灰色的地膜覆盖,防止蚜虫迁飞到草莓地。
3.大棚通风位置挂防虫网阻挡蚜虫进入棚内。
4.利用蚜虫天敌进行防治。
蚜虫发生初期,田间释放瓢虫,每亩放100卡(每卡20粒卵),捕杀蚜虫。5.利用化学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蚜虫。
防治药剂有: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噻虫啉、溴氰虫酰胺、氟啶虫酰胺等常见药剂。
着重介绍下这五种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22%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防治蚜虫效果上:通过实验数据发现这五种药剂对草莓蚜虫的的防治效果均较好,药后7天防效均达95%以上。
对蜜蜂的影响上:建议草莓生产中优先选用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来防治蚜虫,20%啶虫脒可溶粉剂次之。啶虫脒的残留风险商值远低于1,喷施3%啶虫脒乳油防治草莓蚜虫,对人群膳食风险较小,是草莓生产中防治蚜虫安全性较好的杀虫剂。
而使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或者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时,注意对蜜蜂的保护,以免造成危害。
除了上述药剂防治草莓蚜虫,草莓种植户可以参考一下三种方法:1.实验表明:施用30%吡蚜·异丙威可湿性粉剂450~600克/公顷,药后1~14天对草莓蚜虫的防治效果达79.96%~95.17%。防治效果优于吡虫啉:对照药剂10%吡虫啉600克/公顷的防治效果只有62.58%~83.67%。
2.利用20%辣根素水乳剂处理大棚,草莓的虫害蚜虫、红蜘蛛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棚室。
3.臭氧气体和臭氧水联合施用能有效控制草莓灰霉病、白粉病和二斑叶螨、蚜虫等病虫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