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菌酯与小麦白粉病 醚菌酯对小麦赤霉病有效吗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会使小麦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为了控制小麦白粉病,农业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有效的药剂——醚菌酯。
醚菌酯的作用机理
醚菌酯是一种杀菌剂,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其作用机理主要是破坏真菌细胞膜,导致真菌死亡。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醚菌酯的使用方法
醚菌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喷雾,另一种是土壤处理。喷雾是将醚菌酯溶液喷洒在小麦叶片上,能够有效地杀灭叶片上的真菌,预防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土壤处理是将醚菌酯溶液浇灌在小麦生长的土壤中,能够杀灭土壤中的真菌,防止病害从土壤中传播。
醚菌酯的注意事项
使用醚菌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
- 使用时需要佩戴防护服和口罩,避免接触药剂;
- 使用后需要及时清洗喷雾器和其他工具,避免药剂残留;
-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药剂误入眼睛或口中。
醚菌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遵循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避免药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相关拓展:
问:小麦白粉病己到穗子准备用50%醚菌酯20克加12.5%氟环唑30克喷1亩。不知效果如何?
你的配方很好,小麦白粉病,高温,田间湿度大,发病严重,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防治,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小麦白粉病严重的可以用50%醚菌酯20克加30%苯甲·嘧菌酯30克喷施。问:小麦打吡唑醚菌酯后几天能浇水?
小麦打吡唑醚菌酯后7天能浇水。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掉,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吡唑醚菌酯除对病原菌有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变许多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现象,如提高对氮的吸收,从而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作用方式及特点
属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通过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应用技术
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枯病、枝枯病等,可用100克/公顷,施药5至7次,施药间隔期为12至14天。
2、防治枇杷角斑病,可用25%乳油1000至3000倍液喷雾,间隔10至15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3、防治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可用50克/公顷施药2至3次,施药间隔期为34至58天,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若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4、防治草坪褐斑病、茶树炭某病、杜果树炭某病,可用25%乳油125至250mg/kg喷雾。防治草坪病害如立枯病、疫病、白绢病、雪腐病等,可用250至560克/公顷,施药3至5次,间隔14天。
5、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凤梨等炭某病、叶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均匀细致地细喷雾。
6、葡萄黑痘病、白粉病、炭某病,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发生蔓延,应采取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发病前喷1次,相隔7至10天视病情发展,气候条件情况再喷2至3次,可有效预防多种葡萄病害的发生。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均匀细致地细喷雾。
7、防治各种草坪腐霉枯菱病、夏季斑病、币斑病、镰刀枯萎、白粉病等病害,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
8、对蚕有影响,对附近有桑园地区使用时应严防飘移。梨树上使用时,在开花始期及落化的20天左右时间内,为防止药害应尽量避免施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