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适宜发生温度 玉米锈病发病时间
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其主要发生于玉米生长期,会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而玉米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那么,玉米锈病适宜发生的温度范围是多少呢?
玉米锈病的发生温度范围玉米锈病的适宜发生温度范围是20℃~30℃。当气温在20℃~25℃之间时,玉米锈病的发病率较高;当气温在25℃~30℃之间时,玉米锈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当气温超过30℃时,玉米锈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这是因为高温会抑制玉米锈病菌的繁殖和生长。
温度对玉米锈病的影响温度是影响玉米锈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玉米锈病菌的繁殖和生长,从而促进病害的发生。而高温则会抑制玉米锈病菌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玉米锈病的危害。
如何预防和治疗玉米锈病为预防和治疗玉米锈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玉米时,应选用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3.使用化学药剂:在玉米锈病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畜带来危害。
相关问题拓展1.玉米锈病有哪些症状?
玉米锈病的症状包括叶面出现***小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黄褐色,最后形成黑色疱痂,疱痂表面有棕色锈孢子粉。严重感染的玉米叶片会干枯,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2.玉米锈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玉米锈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风传、种子传播和人工传播等。其中,风传是玉米锈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玉米锈病的传播。
3.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化学药剂等。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畜带来危害。
4.玉米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玉米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玉米品种等因素有关。其中,气候条件尤其重要,温度是影响玉米锈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5.玉米锈病的危害有哪些?玉米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玉米减产或死亡。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和治疗玉米锈病。
相关拓展:
问:玉米发生锈病怎么办?
玉米在每年的种植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病害,如常见的玉米锈病就是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尤其是近些年来前茬种玉米出现锈病后,直接会影响到下一茬小麦也易感染锈病。
一、锈病发生的条件
1、首先来说,锈病是南方随着季风传到咱们北方的,一般在每年的八月份,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发病严重。而且,当年如果发生锈病的地块,病菌的孢子会在土壤中越冬,从而影响我们来年的小麦。
2、对于锈病来说它最适宜的发病温度在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并且田间的相对湿度在90%左右,也就是特别潮的情况下最易发生。
3、一般情况下,玉米的锈病多发生在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没有合理化控、氮肥施用过多造成徒长的地块。
4、对于锈病的症状不做过多的介绍,种地的老百姓基本都清楚,叶片呈铁锈色并且上面还有黄褐色的病孢。
其实,以上说的这些都是为了悔尺仿让我们清楚,在防治锈病这一块,我们应该提前防,要求我们尽管改变不了天气的情况下,尽量做好相应的田间管碧纤理,以此综合的来应对玉米的多种病害。那么对于玉米的锈病来说,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玉米锈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1、清理田间发病的地块,这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发病严重的地块,要格外留意,尽量干净的清理好。
2、种衣剂,也就是拌种,现在买的种子基本都是厂家包好种衣剂的,但是建议大家留意观察下里面是否含有以下成分:丙环唑,烯唑醇,腈菌唑,三唑醇,三唑酮或者粉锈宁。这些都是常见的可以预防玉米锈病的药剂。
3、药剂防治,如果田间发现了锈病的苗困竖头,建议大家选择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唑醚·戊唑醇或代森锰锌等药剂喷施。建议大家,间隔一周左右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问:如何预防玉米锈病?麻烦老师告知一下
玉米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够侵染叶鞘、茎秆和苞叶。发病后,叶片被橘***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所覆盖,导致叶片干枯死亡,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严重地块甚至绝收。玉米锈病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5%以上。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此册,加上不少地区接连降雨,为锈病爆发提供了有利环境,
针对玉米病害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您可以分别在玉米5叶龄期,喇叭口期使运颂用两次高收增产套餐可保障玉米整个生育期不受病害侵袭。另外,玉米锈病可以随气流远距离森悄宏传播,且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所以一定要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前期没有使用增产套餐的农户,一定要在雨后及时补喷施高收增产套餐,避免玉米感染锈病。
问:玉米一生的病虫害
玉米叶斑病(胡麻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为针头状班点,后来变成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而成为长形或纺缍形,中央淡褐色,边缘为深褐色。全年玉米各生长期均会发生,气温20-32℃时最易发生,中下位叶斑病较多。发生时喷施丁香油400倍液防治之,预估防治率可达70-75﹪。玉米煤纹病
主要危害叶片,初期为针头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变成水浸状纺缍形,2-15公分长灰绿色病斑,高湿时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春作生长中期,即3月下旬至5月中旬,气温在18-27℃,高湿时最容易发生,冬季及夏季时,气温不适合,所以很少发生。防治方法同叶斑病。预估防治率可达70-75﹪。
玉米锈病
分为普通型及南方型锈病,病斑多见于叶片,但叶鞘及苞叶也会感染。普通型锈病之夏孢子堆生在叶片表皮下,破裂后产生咖啡色粉末状之夏孢子。南方型锈病之夏孢子堆埋生在叶片表皮下,为小圆形并成金***。幼苗期较易感染疾病,但田间会发生大多在生长中后期。防治方法同叶斑病。预估防治率可达70﹪。
玉米嵌纹病
玉米矮化嵌纹病毒B型系统为主要病原,经由机械传播或蚜虫媒介感染健株。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出现密集黄斑后,扩散至全叶片成黄绿相间的系纹病征。严重时叶片退绿黄化,甚至茎部、叶鞘、穗叶及雄花上都出现系纹。若苗期被感染,有生长缓慢及植株矮化现象。防治方法,玉米在第6、7叶时感染,可增施一次氮肥促进罹病株之生长,若在第8叶以后感染,对产量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用防治。另外应注意媒介昆虫玉米蚜虫之防治。
玉米螟
为玉米最重要害虫,在3-9月间播种的玉米被害较严重。成虫在深夜活动,将卵块产于株高约20公分以上的玉米叶片背面,孵化的幼虫危害玉米各部位,最后在为害部化蛹。防治方法,可于株高20公分开始释放赤眼卵寄生蜂,每公顷施放蜂片200片,以抑制玉米螟卵粒孵化。另外分别于玉米轮生初期,轮生中期,雄花抽初前4-5天,雌花吐丝后3-4天,施用苏云金杆菌(iu/mg)粒剂于心叶。每公顷用量5公斤。预防防治率可达70-80﹪。
玉米蚜虫
为玉米生育后期的主要害虫,尤其气候干燥时为害严重。蚜虫群集心叶或苞叶、雄花及雌花梗吸汁为害,使植株生育不良,发生时喷施4.5﹪苦楝油2500倍液防治之。预估防治率可达70-80﹪。
玉米病虫防治
玉米穗腐病的初侵染来源广,湿度是关键,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必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抗(耐)病品种,改善贮存条件,农药灌心与喷施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亲本(制种)或品种
建议科研单
位、制种企业选用对穗腐病具有优良抗性的亲本及组合,建立无病制种基地,培育健康种子。同时县市种子公司、农技中心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中,应把对该病的抗性列为鉴选重点,对抗性差的品种不予引种;庄浪县应在推广抗病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2、地膜覆盖,适期早播
采用地膜全覆盖或半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提早成熟,降低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能有效减轻收获和贮存期的病菌感染。
3、及时剥掉苞叶,防雨淋湿受潮
玉米收获期多秋雨,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应及早剥去苞叶,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对不能打结成串的果穗应摊薄晾晒,并经常翻动,防止受热而发病,如有降雨及时遮挡,防止雨淋。折断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新扩展
在剥苞叶过程中,对发现有病的果穗,应在发病与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烂的顶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增加损失。据试验观察:果穗受雨淋不剥苞叶堆积3d,果穗顶端霉烂长度由3cm扩展到7cm;剥掉苞叶如不清除病果穗顶端霉烂部分,在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由5cm扩展到15cm;对果穗霉烂部分清除不彻底,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扩展2-5cm;而清除彻底干净,穗腐病就不再发展。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