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
目前,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应用,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也带来了潜在风险。同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往往存在盲目追求效果、超量使用等问题,导致了农药滥用的现象,加剧了病虫害的抗药性和农产品残留问题。
我们需要提倡绿色农业,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推广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还能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病虫害防治的措施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天然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等天然资源来防治病虫害。这种方法无毒性、环保、可持续,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好处。例如,在水稻种植中,可以利用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水稻的抗病虫性,同时也可以利用水稻天敌——蜘蛛捕食螟虫等害虫,达到防治的目的。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例如,在果树种植中,可以利用**粘虫板、白色粘虫板等物理措施,吸引和捕杀害虫,达到防治的目的。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和不同的作物来选择合适的农药,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并注意安全使用,以避免产生农药残留等问题。
三、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将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我们必须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推广生态友好型、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保障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拓展百科知识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天然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等天然资源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的防治技术。
2.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作物或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物,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潜在风险。
3.抗药性
抗药性是指病虫害对某种农药产生抵抗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农药的效果降低,甚至失去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1.《现代农业生态学》2.《绿色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相关问答拓展:
1、芍药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种植时间
芍药的种植时间最好选择在每年的8、9月份,种植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太晚温度都不是很合适,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
2、处理种子
在种植芍药的种子之前,首先需要挑选种子,把残缺、干瘪和一些不健康的种子去掉就可以了。芍药的种子在种植之前需要先用水浸泡,让它的种子充分的吸收水分。
3、土壤适宜
芍药花最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当中,建议使用腐叶土、河沙土、田园土混合养护。另外,在配土的时候需要往土壤中加入少量有机肥,保证土壤的肥力,并使用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消毒。
4、进行播种
把处理好的种子摁进土壤中,种植的深度在2厘米左右,不能太深。种子种植的间距保持在3厘米左右,不要种植太过密集,不利于后期的生长。
5、控制温度
芍药花喜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5℃之间,养好芍药花一定要做好夏冬两季的控温措施。夏季将它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控制温度不超过30℃,冬季将它搬入室内进行保暖,控制温度不低于10℃为宜。
6、光照充足
芍药花属于长日照植物,植株的生长以及开花对光照的需求较高,建议将它放在采光较好的地方进行养护,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以及花芽的分化。另外,夏季的光照较强,此时应当做好相应的遮阴措施,避免强光晒伤植株。
7、浇水方法
养殖芍药花一定要控制好浇水量,保持土壤微湿润,浇透即可,不得出现积水现象。一般情况下,春秋季节每星期浇水2~3次,夏季高温水分蒸发较快,每天清晨浇水一次,冬季植株对水分的需求下降,10~15天浇水一次。
8、修剪
芍药花在养护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病枝和多余的枝干,病枝会传染影响芍药的生长,而多余的枝干会导致爆盆。所以这些都需要被修剪掉,既能够使芍药花更好的生长,也能够保持更美的体型。花朵凋谢后应马上把花梗剪掉,勿让其产生种子,以避免耗费太多营养成分,使花卉的生长发育及开花受到影响。
二、注意事项:
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
2、芍药的养殖方法?
种植时间芍药种植时间最好选择在每年的8、9月份,种植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太晚温度都不是很合适,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要是出苗之后根系比较弱的话,到了第二年春季长势就会比较差,容易出现死亡的情况。
?处理种子在种植芍药的种子之前,首先需要挑选种子,把残缺、干瘪和一些不健康的种子去掉就可以了。芍药的种子在种植之前需要先用水浸泡,让它的种子充分的吸收水分。
3、芍药花怎么养护?
芍药花被誉为花中宰相,花朵又大又鲜艳,颜色还非常多,不仅观赏价值非常高,还具有药用价值,非常适合代替牡丹花在家里养护。不过如果掌握不好芍药的养护技巧,芍药开不出大如“盘”的花朵可就太可惜了,快来和花花一起看看芍药的养护技巧吧!
一、土壤的选择
芍药虽然比较好养护,但是对土壤的要求相对来说是比较严格的,除了和其它植物一样需要疏松肥沃且透气透水的土壤之外,养护芍药的土壤还要呈微酸性,这样芍药在生长的过程中才不会营养不良、叶子发黄。
我们在配置土壤的时候可以用松针腐叶土和大颗粒的河沙等比例混合均匀,松针腐叶土不仅营养丰富还呈微酸性非常适合芍药的生长。不过北方的土壤和水分碱性比较大,我们在配土的时候也可以自己用吃剩的橘子皮或柚子皮沤一些土混合进去,来增强土壤的酸性。
二、适宜的水分
芍药喜欢比较干燥的生长环境,对水分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严格把控芍药的浇水频率和浇水量,既不要让它生长过程中缺失水分,又不要浇太多导致盆土积水,影响根系正常呼吸。
一般来说我们给芍药浇水都是在土壤干透了之后浇一次透水,开花之前可以多给芍药补充一些水分,在土表干燥之后浇一次透水。平时我们发现芍药有黄叶现象就是土壤偏碱性了,我们就可以给它浇2-3次充分稀释的硫酸亚铁,等黄叶慢慢恢复过来及时停止就可以了。
三、充足的光照
植物开花当然离不开充足的光照,芍药也是一样,光照不充足开花的质量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是不开花,所以除了夏天我们都要把芍药放在家里光照最充足的地方全日照养护,这样芍药开得花才会更加艳丽,枝叶也会更加茂盛。
到了夏天因为光照太强烈,我们就要进行适当的遮阴了,不然在高温环境下阳光直射很容易晒伤花朵和叶片,所以夏季的正午就要把它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养护,在早上和下午让它接受光照就可以了。
另外,芍药的耐寒性非常好,除了东北地区其他地区只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基本可以在室外养护,不过为了芍药的能平安过冬,花花还是建议大家,如果冬季在室外养护芍药,早晚要给它的植株套上一层塑料袋保暖,扎上几个孔保证透气性,到中午温度高的时候打开塑料袋,接受光照,这样芍药就会生长得更好!
四、充足的养分
还有对于观花类花卉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充足的养分,营养不足自然也开不了花,所以我们平时一个月要给芍药补充2-3次营养均衡的复合肥,千万不要以氮元素为主,不然非常容易只长叶子不开花。在花期前一个月我们可以给它补充2-3次的磷钾肥,促进芍药分化出更多的花苞和花芽,开出更鲜艳的花朵!
冬天虽然芍药进入了休眠期,但我们也要提前给它补充足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这样可以给芍药提供充足的养分,为来年复花做好准备。
相比牡丹芍药的养护方法是不是超级简单,喜欢芍药的花友等开春赶快在家里养一盆吧!
4、芍药种植技术?
芍药别名白芍、杭芍、亳芍、川芍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丽,其根入药有平抑肝阳,敛阴养血,收汗缓中之功效,其栽培技术如下: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层浓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田块种植。每亩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60公斤作基肥,深翻60厘米,耙细整平。
选种繁殖
芍药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等方法,生产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法。秋季结合收刨芍药,选取根粗长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植株,把直径0.5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药,留下具有芽头(也称芍头)的根丛作种用。将作种用的芽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块(也称芍芽),每块以带粗壮芽2--3个、厚度2厘米左右为宜。每亩芍药根的芍芽可定植3-5亩大田。芍芽应随切随栽,如一时栽不完,可将芍芽贮藏到20厘米深的湿沙坑内。
栽植浇水
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栽植,宜早不宜晚,最迟不超过10月下旬,否则芍芽已发新根,会影响芍药的产量和质量。为出苗整齐,便于管理,应将芍芽按大小分级进行穴栽。栽植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深12厘米、直径20厘米;穴内先浇足水,水渗下后在穴底铺4厘米厚的腐熟厩肥,其上覆土4厘米厚,压实后将芍芽芽尖朝上放入穴中间,每穴放芍芽1-2个。栽后每穴培土10-15厘米高。越冬前要浇足防冻水。
中耕除草
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去除培土,并松土保墒,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的2年内,每年应中耕除草3-4次;以后每年在植株萌芽至封垄前应除草4--6次。夏季干旱时应中耕保墒;冬季结合中耕进行全面清园,以减轻病虫害。
肥水运筹
芍药是喜肥作物。除施足基肥外,从栽后第2年起,每年需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2000公斤;第2次、第3次分别在5月和7月,每次每亩施人畜粪肥水1500公斤、饼肥25-3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芍药喜干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仅需在严重干旱时一次灌透水。多雨季节必须清沟排水,否则淹水6小时后会导致烂根而全株枯死。
剪花去蕾
药用芍药在栽后第3年开花。开花后除留种植株外,于4月底至5月初的早晨,将初绽的花蕾从花茎基部轻轻剪下,作插花或切花,以利于集中养分供应根部生长需要。
病虫害防治
危害芍药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锈病、软腐病、蛴螬、小地老虎等。灰霉病可用甲霜灵、波尔多液等防治;锈病可用粉锈宁、敌唑酮、敌力脱等防治;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加瑞农等防治;蛴螬、小地老虎等用甲基异柳磷、辛硫磷、呋喃丹等药剂灌根或顺垄撒施防治。
采收加工
一般于栽后第4年的8-9月,选晴天采收芍药的老根。采收时,先割去植株茎叶,然后挖出全根,除去泥土,将主根和侧根剪下待加工。
拓展好文:【推荐】深入解析香蕉的催熟原理及技术
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已有百年之久,催熟剂不超标使用对人体无害。由于香蕉要长途运输,必须采摘青果,而从树上砍下来的成串香蕉很难自熟,如果不使用乙烯利,大部分香蕉就会腐烂。所以香蕉正常催熟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超量使用则有害人体健康。
1、自然生理后熟。
即靠香蕉果实自身的后熟作用,不用人为加入催熟剂即可黄熟的方法。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0℃-30℃),香蕉落梳后装入果箩,每箩25千克左右,然后放入可密闭的房间,堆垛3-5层,约7-10天左右即右黄熟。
2、薰香催熟。
将落梳的香蕉整齐地放入大瓦缸、木桶或大塑料袋内,大批量的可在密闭的房间内进行,蕉果用箩装,堆垛3-5层。如容积为2500升的催熟室,气温30℃时用棒香10支,密闭10小时;气温20℃时,用棒香20支,密闭24小时。饱满度高的香蕉可少用棒香,缩短密闭时间;反之要多用棒香并适当延长密闭的时间。经过密闭薰香催熟后,在热天要将香蕉移运到空气流通、比较阴凉的地方。温度最好在20℃左右,如天冷则要保暖,防止受冷害。
3、加温催熟。
将香蕉放入密闭的房间中,室内置火炉。烧木炭或无烟煤加温,炉上放锅煮水,使室温保持在27℃左右,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此法常用于冬天,效果较好。蕉果一般经2天可黄熟。
4、乙烯利催熟。
乙烯利催熟的浓度不同及处理后的气温不同,香蕉转熟的速度也有差异。在17℃-19℃,浓度为0.2%-0.3%时,催熟后70小时果皮即变为大黄;在20℃-23℃,浓度0.15%-0.2%时,催熟后60小时果皮多为大黄;在22℃-27℃,浓度0.1%时催熟48小时出现大黄;但在浓度超过0.3%时容易降低果品质量,果肉软化,失去特有风味。所以,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应使用较高浓度并结合加温的方法,催熟的效果更好。使用时按需要的浓度配好乙烯利溶液(加入0.05%的洗衣粉)后,直接喷洒(整个蕉果浸湿),然后自然晾干,存放3-4天便会黄熟。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香蕉催熟过程中呼吸强度很大,尤其是呼吸高峰期,需要大量的氧气,并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抑制延迟香蕉的黄熟,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时,香蕉会产生异味。故香蕉数量大时,催熟房应适当通气。国外先进的催熟房,装有抽气机及乙烯气体进气机,恒定**乙烯量和氧气量,并抽出房内的二氧化碳等。
果实的饱满度和采收季节--果实的饱满度越高,对催熟处理越敏感,后熟时间相对较短。但饱满度过高(90%以上),果实后熟时易爆裂,货架期也较短。
乙烯气体催熟法--在密闭的催熟房,用乙烯气体进行催熟,乙烯的浓度为200~500ppm。乙烯可由碳化钙(乙炔石、电石)加水反应产生,也可由乙烯发生器用乙烯利或酒精产生。用乙烯催熟,可将包装好的蕉果在催熟房中原装催熟,节省人工,这是国外大型催熟房采用的方法。空气中乙烯浓度达到3%左右时易发生爆炸,须注意安全。
5、混果催熟
将青香蕉同成熟的苹果、梨、熟香蕉混放在一起也可将青香蕉催熟。此法特别适宜家庭小量香蕉催熟。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要获得颜色鲜黄、优质高档的香蕉,都必须控制好催熟房的温度湿度,最好使用能控制温度的冷库。温度低,催熟时间长效果差。温度过高,如超过30℃,叶绿素不能消失,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显现不出来,香蕉虽然软了,但果皮仍然是绿色的。最适宜的催熟温度是20~22℃。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香蕉不能正常后熟,最适宜的湿度为85%~90%。
香蕉的货架期也叫货架寿命
是指蕉果后熟5级(果身黄,果柄和果尖绿)至后熟7级(果身有梅花点,脱指)有商品价值的时间。提高香蕉的货架期,是提高蕉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香蕉的货架期远不如进口香蕉长,这除采前因素(如品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外,还与后熟过程的许多因素有关。
提高蕉果货架期的采后措施有以下凡点:
(1)采后失水处理及降低催熟后期的湿度。
据台湾香蕉研究所试验,采后失水处理5天,可延长货期1.4-4.6天。香蕉转色后,降低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防止果指脱梳,提高货架期。
(2)降低转色温度及货架温度
据台湾香蕉研究所试验,7天催熟(20-15-15-15-15-15-15℃)比4天催熟(20-20-18-18℃)货架期可延长2天;而货架温度15℃比25℃延长货架期5.85天,配合采后冷藏失水处理5天可延长7.1天。在催熟实践中,通常第一天可用较高的温度(21-23℃),以缩短催熟时间,以后降至16-18℃,以保证催熟时间不变。
(3)加入防腐保鲜剂
香蕉货架期结束的主要标志是出现梅花点和脱梳断指。梅花点主要是炭疽病斑,脱梳主要是果柄和果身交界处的果皮纤维分解而不受力。故香蕉采用后催熟前,用低毒的防腐剂如特克多等浸果防炭疽病;催熟液加入30ppm2,4-D液,可延长果柄和果尖的退绿时间,从而延迟断指时间。
(4)果实涂蜡及装袋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