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茎腐病特效药(辣椒茎腐病的特效药)
茄子发生茎腐病初期,病株地上部会表现为青枯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反复几日后,病株叶片萎蔫,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发黄,全株叶片萎蔫,叶片失绿而不能恢复常态,叶片枯死后多残留在枝上不脱落,最后全株枯死。#行业人士招募计划#
茄子茎腐病初期叶片由下币出现白天萎蔫早晚恢复现象
仔细观察,叶片无病斑,但检查茎基部时会发现,在靠近地面3cm处有褐色凹陷斑,病斑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向上下和左右进行扩展,有的病斑可围绕整个茎的基部,形成褐色凹陷病斑,之后病部失水干缩,湿度大时皮层腐烂,露出木质部。检视根部则未发现异常,此病有别于因尖镰孢菌茄专化型引起的茄子枯萎病。
茄子茎腐病症状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后导致幼苗枯死
二、茄子茎腐病发病规律有哪些?茄子茎腐病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主要有3种,尖镰孢菌、黄色镰孢菌和烟草疫霉,前二种属于半知菌类,后者属卵菌,生产中尖孢镰孢菌发病率为100%,黄色镰孢菌为50%,烟草疫霉也发病。此外茄病镰孢菌,也可引起茄子茎腐病。#我是推广官#
茎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的形式寄生在病残体上或掉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当茄子定植后菌核萌发,抽生子囊盘并散发出子囊孢子,然后随气流传到寄主上,从寄主的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而形成初侵染。研究发现,尖镰孢菌、黄色镰孢菌的菌丝即使在10-15℃条件下均能生长,其中尖孢镰孢菌生长适温为20-25℃,黄色镰孢生长适温为20-30℃,而后者则耐高温能力强。塑料大棚的高温环境容易满足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发育,因而容易发病。
茄子茎腐病使基部腐烂,叶片萎蔫但无病斑
高温高湿条件下是非常有利于病害发生的。在田间病害传播除了空气传播外,病株与健株的接触,或发病部位的病叶、病花、病果软腐后,落在健株上均可引发病害,成为扩大侵染的途径,在早春连续阴雨或棚内低温高湿时该病发生严重。
引起茄子茎腐病主要因素包括,营养土带菌、营养土中有机肥带菌,病区引种或病株上自留种带菌形成初侵染源;环境因素方面,因苗床地势低洼积水或营养钵浇水过多,使营养土通透性差而造成种芽不透气,病菌"趁虚而入";定植后由于长期阴雨、光照不足、高温高湿时,可引起病害发生。
三、茄子茎腐病通过哪些措施可得到有效防治?茄子茎腐病的发生与生长环境及病菌残存量有直接关系。在生产中要注意病原菌的控制,尤其是病害严重发生区域,要注意在育苗期间每个环节的病菌控制,定植后应加强棚室管理,积极为植株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控制适宜病菌发育的环境条件形成。#学问分亨官#1、种植地块的选择。种植地块应尽量与非茄科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定植前应将田间病残体清理干净,从而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降低发病率。定植前深翻20-25厘米,将其菌核埋于地下。
2、种子消毒处理。要到无病区引种,自留种子时应尽量避开发病田,选择无病株采种。为防止种子带菌,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再催芽播种。3、育苗床土消毒。配制苗床土时,床土要选择连续多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肥沃园土,或林带腐殖土、河塘淤积土等,目的是减少病菌侵染。加入的肥料应是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或市场的优质有机肥。按照土、肥比2:1的比例进行配制床土,然后按每立方米床土100克与下列药物之一进行混合消毒,药剂可选用50%的乙膦铝可湿性粉剂、8%恶霉灵水剂或40%的五氯硝基苯粉剂等。也可将上述药剂10克混与4-5公斤细土里制成药土,在营养钵育苗时,可"上铺下盖",即在苗床浇透水的基础上,按每平方米苗床用药土4~5公斤,1/3撒于苗床面上,2/3播后盖在种子上面育苗。
4、育苗期间的预防。幼苗出土后要加强苗床越冬期的管理,晴天注意通风散湿,低温寒潮天气要及时覆盖保温。播种出苗后,要严格控制浇水,提高棚室温度,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抗病力。5、高温闷棚抑制土壤病菌。棚室栽培茄子时,要在定植前的一个月提早扣膜,将温室内土壤深耕后浇大水,并结合浇水每亩施用速效氮肥20-30公斤,然后用地膜覆盖地面,进行高温闷棚。这样可以利用太阳光达到高温消毒作用,此时的土壤温度最高可达60-70℃,能有效地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病菌,降低发病率。
6、合理定植管理。首先是要做到合理密植,通常根据品种及栽培条件行距保持55-60厘米,株距35-40厘米即可。其次采取高垄地膜覆盖种植,这样可阻止土壤中的病菌子囊盘出土传染,减轻病害。定植缓苗后应尽量控制田间持水量,需要浇水时尽量选择晴天的早晨,不可大水漫灌。7、科学选择药剂防治。对发生茎腐病的田块,对初期发现的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对病穴用生石灰消毒。然后采取药剂防治,可选择50%多硫(灭病威、清宁)悬浮剂500倍液,或5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3%噻氟菌胺(满穗)悬浮剂1000倍液进行喷洒茎叶,可间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2-3次即可。对于在连续阴雨天发病的棚室,可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300克药剂,于傍晚后在棚内均匀布点,闭棚熏一夜,5-7天后再熏一次,可有较好的控病防治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