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圆田螺对植物产生的危害怎么能够消灭中华圆田螺
如何消灭中华圆田螺
中华圆田螺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害虫,它们会在植物上产卵,导致植物死亡。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消灭中华圆田螺呢?
1.使用化学农药
目前,使用化学农药是最常见的消灭中华圆田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农药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要求,比如选择合适的农药、使用正确的浓度和用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等。由于中华圆田螺的适应性比较强,使用化学农药可能会导致农药抗性的产生,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另一种消灭中华圆田螺的方法。通过引入中华圆田螺的天敌,比如它的天敌——鸭子、鱼类等,来控制中华圆田螺的数量。相比于化学农药,生物防治的优点在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天敌的引入需要经过科学的评估和实验,避免引入的天敌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3.使用物理方法
使用物理方法消灭中华圆田螺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比如使用热水浸泡、烘干、紫外线灯等。这些方法需要对植物进行一定的处理,因此需要考虑到对植物的影响。
4.预防措施
除了以上三种消灭中华圆田螺的方法,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比如,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检查植物、清除杂草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中华圆田螺的产生。
用户关心的问题
1.中华圆田螺对人体有害吗?
答:中华圆田螺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但是它们的分泌液和**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接触中华圆田螺时需要注意防护。
2.中华圆田螺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吗?
答:中华圆田螺的大量繁殖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对土壤、植物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破坏。
3.如何避免农药抗性的产生?
答:避免农药抗性的产生需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频率,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避免使用过量的农药等。
4.生物防治是否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答:生物防治需要对引入的天敌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实验,避免引入的天敌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中华圆田螺
中华圆田螺是一种危害农业生产的害虫,它们会在植物上产卵,导致植物死亡。中华圆田螺的数量繁殖速度非常快,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它们的数量。目前,使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物理方法等都是常见的消灭中华圆田螺的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检查植物、清除杂草等预防措施。消灭中华圆田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强研究和实践。
参考资料:
1.陈宝生.农业害虫病害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杨志华,张辉.中华圆田螺的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24(9):17-18.
释义拓展:中华圆田螺(田螺科圆田螺属动物)
中华圆田螺(拉丁学名:CipangopaludinacathayensisHeude),田螺科圆田螺属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等级为LC无危。
中华圆田螺的壳大,呈卵圆形,壳质薄而坚实。壳高50毫米,壳宽40毫米;螺层6到7层,各层表面膨大,螺层在宽度上增长迅速,螺旋部较短而宽;体螺层特別膨大;壳顶尖锐;壳面呈绿褐色或黄褐色;壳口为卵圆形,周缘经常具有黑色的框边,外唇简单,内唇厚,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与中国圆田螺相似。生活在池塘、湖泊、水田及缓流的小溪內,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等省。肉可供人食用,药用;以及作为某些鱼类的食料;壳粉可作家禽的饲料。
问答拓展:田螺用什么药物可杀死
你好!浸螺杀
产品简介»
【化学名称】:N-苯基-3-吡啶甲酰胺硫酸盐
【英文名称】:N-Phenyl-3-PhridinecarbcexamideSulphate
【分子式】:C12H12N2O5S
【分子量】:296.2
【用量】:
85%粉剂为原药粉(需加辅剂折算后使用)
25%粉剂2g/m²
5%水剂8g/m²
【浸螺杀的特点】:
杀螺效力强、用药量少,现场用药0.4PPm浸杀或2g/核歼纤m²剂量25%可湿性改租粉剂或5%水剂8g/m²喷洒可获满意杀螺效果,浸杀和喷洒的用药量(按有效含量算)分别是五氯酚钠的1/25和1/10,杀螺同时兼杀螺卵。改仿对田螺和尖崤蚌均有捕杀效果。
药性稳定,日晒后对杀螺效果无影响,现场持效不少于10天。五氯酚钠日晒8小时即无杀螺作用。
对鱼类、植物低害,该药灭螺对秧苗、水草、水蚤(鱼的饵料)无明显影响,该药浸杀灭螺浓度为0.4PPm,是鱼类安全浓度的1/32,在有鱼水域灭螺对鱼类安全,还可用于杀灭危害农作物、鱼类的其它贝类。
钉螺接触药物后有上爬现象,为了避免漏杀,用现场含药物的水冲坡能收到满意效果。
【包装】: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净重25KG。
问答拓展:急急,急**了,我养殖田螺快半年了田螺老是出现死亡,在水底偷死,求有经验者告诉我怎样去解救田螺。
您好!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很抱歉!根据您的描述,我们暂时难以判断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现将稻田养螺技术介绍如下:
1、稻的选择。用于养螺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遇旱不干,遇涝不淹,土质肥沃,无冷浸,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稻田形状没有严格要求,面积可大可小。养螺稻田宜栽插矮秆抗倒伏稻谷品种。
2、放养前的稻田工程。主要是加高加固田埂达到高和宽均在50厘米以上防逃,能蓄水深30厘米。进排水口设置防逃栅(网)。按田的大小在田中开"一"、"+"或"井"字形田沟,沟深和沟宽为30-40厘米。另外还需开挖集螺坑。集螺坑蓄水深60-80厘米,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根据田的大小设一个或多个,坑的总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的1/10左右,坑一般靠近田埂边。同时做到沟沟相连,沟坑相通,沟底面向坑倾斜。开挖沟和坑,一是为了炎热或寒冬时供田螺避热避冷,二是收割水稻干田时集螺。首次进行养螺的稻田在开挖稻田工程前,按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田均匀泼洒消毒,同时每亩稻田施用发酵后的猪牛粪300-500公斤,翻耕后开挖沟和坑。
三、放养田螺
1、放螺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一是未施基肥的稻田先要施基肥培肥水质,二是稻田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三是进出水口设置防逃栅(网)。对于首次养螺并在开挖稻田工程时已消毒和施基肥的稻田,到秧苗返青后可直接放螺。放养前应先放少量田螺,测试水中药性是否已消失。
2、螺种的选择。螺种最好是自己从稻田、水渠、鱼池等处采集,当然也可以从市场采购,但采购时一定要把握质量,否则养殖成活率低。螺的品种多,应选择养殖中华圆田螺。主要要求是:个体较大,贝壳面完整无破损,受惊时螺体快速收回壳中,使厣有力地紧盖螺壳口,螺体无蚂蝗等寄生。
3、放养时间。田螺放养在3-10月份分批或一次性放足。但考虑成活率,最好避开炎热酷暑时投放。
4、放养密度。每亩放养10克以上的螺种5000-个,或放养数量更多的小规格螺种。
四、饲养管理
1、投喂饵料。人工投喂的饵料主要有米糠、麦麸、菜饼、豆渣历拍、菜叶、浮萍以及动物下脚料。水温15℃以下时不投喂饵料,水温20-28℃时为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需大量投喂饵料。投饵每天一次,时间为早晨或傍晚。饵料投喂点必须固定,投饵点的数量多些,而且在田中分布均匀,使之形成食场瞎猛,减少饵料浪费。投饵数量根据查看食场上一次的吃食情况而定,食场饵料被吃净,应适当增加投饵量,饵料有剩则减量。观察到母螺繁殖后,投喂的饵料颗粒必须非常细小,同时最好在饵料中拌加鸡蛋或甲鱼饲料或鳗鱼饲料等配料,使小仔螺能够吃到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饵料。
2、追施肥和调节水质。水体是田螺生活的直接环境,要求水体水质较肥、浮游生物多、溶氧丰富,含氧量在3.5毫克/升以上,养殖期水深一般在10厘米左右,磨烂桥温度过高或过低可适当增减水深来调控。追肥品种可以是沼液、发酵后的猪鸡鸭粪等有机肥,也可以用**素等化肥,但不管是哪类肥料,都应少量多次施用,根据水质差异,有机肥每次用量50-100千克,化肥每次0.5-1千克。水质不良、缺氧或水温过高时应及时换注新水,防止田螺死亡。换水量每次为1/4至1/2,不宜过大。炎热夏季水温高,水质容易败坏缺氧,要勤换,早春和晚秋水温低,换水次数可减少。
3、防逃。田螺常从进出水口和满水的田埂逃逸,要经常检查拦栅(网)是否破损,暴雨天要注意疏通排水口,防止田水过满甚至田埂倒塌。
4、预防病害。从养殖实践观察,田螺除缺钙软厣、螺壳生长不良和蚂蝗病危害外,一般无其他**。经常向田中泼洒生石灰水能消除田螺缺钙症,发现蚂蝗,用浸过猪血的草把诱捕有良好的效果。田螺的敌害主要有鸭、水鸟和老鼠,尤其要特别防止鸭进入田中。另外养螺稻田不宜放养青、鲤、罗非和鲫等鱼类。因为它们也吃食田螺。
5、过冬。入冬前要强化培育使田螺体质健壮,入冬后必须将水加深到30厘米以上保温,还可向田中投放一些稻草,让田螺在草下越冬。
五、正确处理养螺与种稻的矛盾
稻田养殖田螺可扬长避短,挖掘稻田潜能,大幅度提高经营效益,是一种良好的生态种养模式。当然养螺与种稻间也有一些矛盾,需要正确处理:
1、与耕田插秧的矛盾。首次养螺应先翻耕,再开挖养螺沟坑,然后插秧放螺。已养螺的稻田,耙耕前尽量先把螺引诱到集螺坑中,坑与田间以泥埂分隔,防止耙耕时泥水进入坑中,插秧后田水返青,再清除坑与田间的泥埂,让田螺重新向田中活动。
2、与施肥的矛盾。水稻施肥应坚持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同时施肥一定要少量多次。对已养螺的稻田不宜大量施用基肥,主要采取追肥方式给水稻施肥。
3、与打农药的矛盾。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杀虫双、三环唑、多菌灵、井岗霉素等,预防和杀灭水稻病虫害。水剂农药在晴天露水已干后喷洒在水稻叶面上,喷药时喷雾器喷头朝上。粉剂农药则在晴天露水未干时喷在水稻叶面上。打农药前可适当增加稻田水深,减少入水农药的浓度。同时可根据不同农药对田螺的安全浓度及田中水的体积,计算控制全田农药使用总量。
4、与晒田的矛盾。由于水稻分蘖时稻田需要短时间干水晒田,这时可缓慢排水将田螺引入沟和坑中饲养。
5、与收割稻谷的矛盾。同晒田一样,先将田螺引入沟和坑中饲养,干水晾田后收割稻谷。若是收割早稻,必须给集螺坑和一部分水沟搭上荫棚,以免烈日曝晒水温过高造成田螺死亡。
六、收获田螺
小螺养到10克左右的较大规格时,就可捕捞上市。捕捞**应错开田螺的繁殖季节,捕出大的,留下小的和足够多的亲螺继续繁育。入秋后的田螺最为肥美,价格也最高,是高效**的最好时机。
问答拓展:鱼缸里有无数的田螺,怎么消灭?
(1)生物清除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孝斗乎巧悉一些水生生物会吃螺的特点来除螺,包括潜水艇、绿河豚、巧克力娃娃、8字娃娃、斑马狗头、**螺等等。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这些鱼都适合。通常会选用体形相近并且相对温和的工具鱼来除螺。
(2)诱饵清除法
将地瓜叶或者菠菜叶烫熟,放冷后放到鱼缸角落里(避免水流比较急的地方),防治几个小时候后,杂螺会爬到叶子上,这时只要把叶子拿出来即可。同时,这段时间喂食量最好不要有剩余。这种方法跟手工清除效果差不多,只是利用了技巧,多用几次倒也有可能把鱼缸里的螺清除掉。
(3)利用螺的习性清除
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利用螺会在没有食物和没有灯光时容易爬到缸壁的特性,可以轻松地从缸壁把螺夹出来。依然是要自己动手。为了除掉杂螺,把鱼缸完全置于没有光的地方。
(4)用除螺药清除
用药剂除螺简单、粗暴、彻底,不过只适用于鱼缸里只有“不请自来”的杂螺,不然有可能通杀。而且药剂还销销有可能伤害观赏鱼和水草。
扩展资料:
螺类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族群,有超过40,000个品种,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贝壳可以用来保护柔软的身体,身体分泌的液体可以帮助其很轻松地附着于光滑的表面,也可以分泌有害的混合物来阻挡掠视者。
螺壳圆锥形,坚厚,壳高约3厘米,壳顶尖,螺层7层,缝合线深,体螺层略大;壳面黄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生长纹及较粗的螺棱。壳口卵圆形,边缘完整。厣角质,黄褐色,卵圆形,平滑,上有同心环状排列的生长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螺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