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品方法

2024-06-1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003 次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品方法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品方法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小麦条锈病的症状和危害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茎部。小麦条锈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长条状的***或橙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变成条状,呈现出***或橙色的条纹状,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茎部感染后呈现出条状的棕色坏死斑,严重时会导致植株倒伏,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品方法

目前,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药物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对小麦进行喷洒,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常用的药物包括三唑酮、螺旋霉素、多菌灵等。生物防治则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害,常用的有益微生物包括拟青霉、木霉、绿僵菌等。还可以采用生物有机肥、病害防治剂等方法来防治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品方法的优缺点

药物防治方法效果较好,能够迅速控制病情,适用于病情较严重的情况。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生物防治方法相对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效果相对较慢,需要长期的施用。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品方法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防治方法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和使用不当导致的药害。在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时,应该选择适当的微生物,保证微生物的质量,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品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将趋向于生物防治,同时也会发展出更加环保、高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还将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关问题:

问: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答: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药物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对小麦进行喷洒,以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生物防治则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害,常用的有益微生物包括拟青霉、木霉、绿僵菌等。

问: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哪种方法更好?

答:药物防治方法效果较好,能够迅速控制病情,适用于病情较严重的情况。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生物防治方法相对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效果相对较慢,需要长期的施用。

问: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答:小麦条锈病的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长条状的***或橙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变成条状,呈现出***或橙色的条纹状,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茎部感染后呈现出条状的棕色坏死斑,严重时会导致植株倒伏,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问: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什么?

答:在使用药物防治方法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和使用不当导致的药害。在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时,应该选择适当的微生物,保证微生物的质量,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问: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将会如何发展?

答: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将趋向于生物防治,同时也会发展出更加环保、高效的生物防治方法。还将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用什么药防治?和哪些因素有关?农户如何避免?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发生面积广泛,基本上在所有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大多数农户都会选择喷施杀菌剂,具体用什么药?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比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60克/亩、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3毫升/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漏拍迹、30%氟环唑悬浮剂20-25毫升/亩、250克/升戊唑醇水乳剂30毫升/亩等等。
如果田间条锈病发生比较严重,或者常见使用某一种单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复配药剂,提高防治效果。
比如戊唑·咪鲜胺、烯肟·戊唑醇等等。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格意思上来说,条锈病属于锈病的一种,还有2种不同的“锈病”,分别是秆锈病和叶锈病。
虽然,这3种锈病在小麦田都返并比较常见,不过,据多年种植经验观察,条锈病的发生频率相对大一些。
判断条锈病的方法很简单,当小麦发生锈病以后,观察受害的叶片,会有很多夏孢子堆,这些夏孢子堆呈直线规则性分布,看起来一行一行的,比较平行,或者说呈“条状”,所以被称为条锈病。
而夏孢子堆呈无规则分布,并且面积较大,基本上属于叶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常见的种子原因(抗病性不强)、天气因素(连续长时间降雨,条锈病发生几率增加)、土壤因素(土壤自身携带的病菌数量较多)、小麦自身原因(苗弱、苗黄、旺长等,降低自身的抗逆性)。
小麦条锈病还有一个特点,传播速度比较快,一旦田间小面积地块发生条锈病后,如果不及时防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蔓延至整个田块。
这是由于条锈病可以依靠气流进行传播,尤其是当叶片上的夏孢子堆破裂以后,会散出很多粉状物,这些粉状物经过风吹以后,快速蔓延至周边,导致条锈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除了开头所说的化学药剂外,预防工作也很重要。
如果从播种的角度来说,小麦播种不要过密,每亩25-30斤种子即可,据观察,越是播种过密的地块,发生条锈病的几率越大,并且,传播速度也会更快。
而播种过早的小麦,也容易发生条锈病,尤其是播种过早,还发生旺长的小麦,不及时进行控旺,自身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侵染条锈病。
另外,如果田间过于干旱,或者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小麦自身的长势较弱,苗黄、苗弱现象明显,自身的抵抗力不足,不仅容易发生条锈病,其它的病害也容易侵染。
所以,水肥管理要跟上,水分和养分不可或缺。
关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不要等后期再去防治,能够提前打药预防更好。
如果是已经发生条锈病的地块,喷施杀菌剂的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芸苔素(每亩10ml)或者磷酸二氢钾(每亩100克),促进小麦更好的恢复生长。
上述就是关于小麦条锈病防治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看完后会有所收获,力争在种植小麦过程中,不要受贺谈到条锈病的危害,让小麦丰产又丰收。

问:小麦条锈病怎么治疗?

防治小麦条锈病,要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小麦条锈病一旦发生,蔓延很快,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快速扩散,影响防治效果。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等。可亩用有效成分烯唑醇8克,或三唑酮10克,或丙环唑10克,或腈菌唑4克、或醚菌酯9克,或氟环唑7.5克喷雾防治。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7-10天再防一次。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面积最广,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燃吵性的气传叶部病害之一,引起植株叶片早衰,灌浆不良,籽粒秕瘦,严绝灶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这种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条锈病在我国新疆、并段扮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等小麦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在西北、西南、黄淮等地的冬麦区流行危害,以及西北春麦区发生严重,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要贯彻落实“减少菌源为主,适期用药防治”的植保方针,尽量采取农业措施控制病害发生,对非施药不可的,应根据生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小麦田使用农药的规定要求,选择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问:小麦条锈病防治有哪些过程?和方法

看看这里也许能帮助你
2024年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治方案:
甘谷县小麦条锈病防治示范区的综防成效及经验:
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研究:

问:小麦条锈病如何防治?

一、标本兼治
  1、实施采用多基因型品种的合理布局:小麦锈菌的发生是小麦品种和锈菌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互作的结果。如果采用生产品种的抗性基因多样化,则不利于病原菌的定向选择,从而减少病菌新小种产生和发展的机会,还能使抗病品种延长使用限。这样一来,使具有丰富多样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群体与复杂多样的病菌群体成为互作体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而不会因为某一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大面积病害流行。我省应加快推广不同基因型的抗病品种,以降低当前条锈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
  2、在条锈菌越夏、越冬的关键地区,从源头上控制小麦条锈病的菌源基地的菌量:越夏区:(1)彻底更换与内地相同基因型的品种的种植;(2)严格控制秋苗发病早的地区和周边环境,除实行冬麦播种前深翻1—2次外,并用药剂防治秋苗发病的中心病田及周边田块;(3)提倡冬麦播种前应全部使用药剂拌种,推迟菌源早发及减少菌量;(4)实施推迟播种期,将越夏区的播种时间推迟在10月中、下旬为宜;(5)对春麦区,必须实施用药保护。越冬区:在全省各地(市)州,均有不同面积的越冬场年,除在平坝采用不同基因型品种布局外,对一些早发地区,可实施冬前早防早治,春后全面用药保护,采取播前药剂拌种。特别应注意平坝周围半山桥梁区的防治工作。只有严格控制了冬前菌量,才能减缓春后发病程度的压力,而且也降低了流行程度。
  3、采用物种多样性防治条锈病:目前,采用物种多样性防治新方法,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也收到了一定成效。物种多样性等于多个小麦品种的混播,是对相同季节里生长的多种作物而言,比如与小麦能同季节里生长的有蚕豆、油茶、大蒜、马铃薯、蔬菜、药材等。也就是说利用自然界共生的多种作物,来达到控制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目的。其原理是对条锈菌具有的特殊传播方式(高空远距离传播)进行阻断来达到控制小麦接受外来菌量的目的,并降低发病程度及再传播的机会。
  4、药剂防治:目前市面上药剂种类很多,有特效的百理通,粉锈灵等。但在实际操作上还应重视:(1)加强对农技干部的培训,正确使用对路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2)要求条锈病菌源越夏、越冬的关键地区,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加强冬季早防早治。(3)在冬前条锈病发生早的地区及其周边地区,春后必须用药防治,确保小麦后期正常生长,减少产量损失。
  二、强化防治措施的落实
  1、对越夏关键地区,除采用不同基因型品种布局外,应逐步减少小麦播种面积,以降低冬麦区条锈菌的压力,减缓新小种产生的速度。
  2、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物一般采用三唑酮(粉锈宁)粉剂或乳油,150克/亩。也可选用先正达公司的敌力脱(Tilt)25%乳油,25毫升/亩;巴斯夫公司的欧博(opus)12.50克/亩。打一次药可持效40天左右,效果很好。国产的氰菌唑、烯唑醇、粉菌特等防治效果也不错。据了解,今年我省许多地方小麦白粉病发病较重,上述药剂均可兼治白粉病。由于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主要着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故喷药时应以叶背为主。为了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药时加少量洗衣粉,将药液充分搅匀后喷雾,这样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