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苗木灰霉病防治 针叶苗木灰霉病防治措施
针叶苗木灰霉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效地防治针叶苗木灰霉病对于提高苗木产量和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一、灰霉病的概述
灰霉病是由灰色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针叶树木上。灰霉病的病原菌在潮湿环境下容易生长繁殖,病害初期表现为针叶苗木的叶片发生枯萎、变黄、变褐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苗木的死亡。灰霉病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苗木的管理
针叶苗木的管理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施肥。同时要定期对苗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防治。
2.使用防病药物
在防治灰霉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防病药物,如多菌灵、氧化锰等。但是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和使用不当导致苗木的污染和损坏。
3.加强环境管理
灰霉病菌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因此要加强苗圃的通风、排水和保持干燥。同时要加强苗圃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落叶、残枝等垃圾,避免病害的传播。
三、常见问题解答
A1:灰霉病会导致针叶苗木的叶片发生枯萎、变黄、变褐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苗木的死亡,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A2:预防灰霉病的发生,可以加强苗木的管理,定期检查苗木的状况,并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防治。同时可以使用一些防病药物,如多菌灵、氧化锰等,但要注意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和使用不当导致苗木的污染和损坏。
A3:灰霉病的病原菌在潮湿环境下容易生长繁殖,因此要加强苗圃的通风、排水和保持干燥。同时要加强苗圃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落叶、残枝等垃圾,避免病害的传播。
A4:针叶苗木还容易发生松枝锈病、松叶锈病、松树蓟马等病害。
A5:防治松枝锈病可以使用一些防病药物,如多菌灵、氧化锰等。同时要加强苗圃的通风、排水和保持干燥,定期清理落叶、残枝等垃圾,避免病害的传播。
相关拓展:
问:小叶杨的病虫害防治
小叶杨树苗灰斑病(别名灰霉病、黑脖子、整头苗、黑茎苗、枯斑病)
发生与危害
该病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危害多种杨树、以幼苗、幼树受害最重,病叶早落、嫩梢枯顶、造成多顶苗,不符合造林要求,是育杨苗的大敌。
识别
主要发生在叶上及嫩梢上,有三种类型。灰斑型:多简友吵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灰色,病斑告哗边缘呈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上有霉绿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小叶杨树苗黑斑病(别名褐斑病、黑点病、黑叶病、黑苗病、秃尖等)
发生与危害
该病是东北地区杨树苗的大害,不仅引起杨树苗早期落叶,还能造成育苗失败。在内蒙古主要危害小叶杨(实生苗)、小青杨、青杨、苦杨(插条苗)。
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在北方,一般出土期发病,首先是被害植株的叶背面出现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植株,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防治措施
该病是由杨棒盘孢引起,此病菌随拦侍落地病叶及感病枝梢越冬,所以秋季落后到第二年新叶发生前,一定要彻底清除落病叶及感病枝梢。新疆杨、银白杨不感病,加杨较抗病,而小叶杨、小青杨、青杨等易感病,在易感地区应选择抗病品种。
合理密植、加强管理,实行大垄撒播、条播或插条,密度过大时适当音苗或打去底叶3-5片,密切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及时除掉可减少病害发生。药剂防治一般于6月下旬向幼苗喷药,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1:125-170的波尔多液,每半个月喷1次,共喷3-4次。
新疆杨树锈病(别名黄粉病、叶锈病、落叶松-杨锈病)
发生与危害
该病发生普遍,主要危害杨树苗及幼树,引起卷叶、早期落叶,是苗圃和幼林的常见病害之一。
识别
该病是转主寄生性病害,首先发生在落叶松上,然后发生在杨树叶片上。发病初期,落叶松叶正面(近轴面)出现短段退绿,以后病斑逐渐变成淡黄绿色,并有肿起的小疱,即病菌的性孢子器,针叶背面(远轴面)长出***粉堆――锈孢子堆,严重时针叶枯死;在杨叶背面初生淡绿色的小斑点,很快出现桔***小疱,疱破后散出黄粉――真孢子堆,在秋初杨树叶正面可见到多角形铁锈色斑――冬孢子堆,叶片卷曲、早落。
治理措施
该病是由松杨栅锈菌引起,该菌具有较强的寄生专化性,发病严重地区可考虑选择毛白杨、银白杨、新疆场等高度抗病树种。同一圃地避免既育落叶松又育杨苗,圃地周围不应有转主寄虫,两者相距500米以上。
该病原以落地杨病病叶越冬,有条件的苗圃在落叶后松苗上喷1%波尔多液预防,若落叶松已发病,可用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或敌锈钠200倍液喷雾,每半个月1次;6月份向杨苗上喷保护剂,发病后喷治疗剂,药剂同上。
问:灰霉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灰霉病是一品红的常见病害,危害多种草本和木本花卉,不论是插条还是盆栽植株均发生。上海、南京、长沙、南昌、广州等地发病较严重,常引起花序、嫩枝、叶变褐腐烂,影响观赏。
症状灰霉病危害花序、花枝和嫩梢。花序受侵染后,最初花丛和花托出现褐色病斑,继而迅速变褐枯萎、腐烂。病害可沿花柄向下蔓延而危害花枝,致使植株顶端的嫩梢变成黄褐色,枯死。在受害部位均长出灰褐色的霉状物,此为灰霉病的重要特征。对牡丹、百日红等则使叶表和枝条上产生一种煤霉,远看树叶变黑,苗木生长不良,
病原一品红灰霉病是由真菌门,半知菌亚门BotrytiscinereaWers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
发病规律一品红灰霉病在阴冷潮湿的天气发生最严重。在温室和家庭养殖,当温度低和潮湿时最容易发病。尤以重瓣花品种发病严重。对小叶女贞、百日红、牡丹等北方露地栽培花木来说,夏秋多雨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最严重。大多是由于蚜虫危害后,感染灰葡萄孢菌引起。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室内温度基销。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家庭或宾馆盆栽的一品红,一旦发生此病,应立即将病株移至通风、透光良好的环境中,置于阳光下,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或将下部叶子去掉烧除,通风干燥。
(2)药剂防治发病严重的花圃或温室,缓孝在发病初期可喷洒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800倍液,或搏哪游喷0.3~0.5度的石硫合剂。
(3)及时防治蚜虫,提高苗木抗性。
问:大白菜灰霉病防治措施是怎样的?
答:大白菜灰霉病防治措施:①栽培管理:栽培上应注意避免过量偏施氮肥,作到适期采收,预防冻害。采收、运输、挑选时,应尽量减少各种机械损伤。②控制贮藏条件:尽可能改善贮藏条件,当库温为0~20℃,相对湿度90%~95%时,对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有明显抑制作用。③化学防治:可在收获前1~2周喷施1次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对贮藏期防病有一定效果。
问:西红柿灰霉病防治的好药?
灰霉病是危害大棚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花、果实、茎叶,以青果受害较重。花染病,病菌一般侵染已过盛花期的残留花瓣、花托或幼果柱头,产生白色霉层,然后向幼果或果实发展。果实染病,以幼果和青果为主,染病后一般不脱落,被害部果皮先呈灰白色,中期发生组织软腐,后期密生灰色霉层。叶片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叶缘开始,病斑呈“V”字形扩展,并伴有不规则灰褐色轮纹,表面生有少量灰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可使整叶全部枯死,严重时可引起植株下部多数叶片枯死。防治的方法:
(1)保持大棚空气流通,上午和傍晚各通风一次,每次时间0.5-1小时;
(2)灰霉病菌最宜生长温度是24-28℃,因此要尽量避开此温度段,大棚温度控制在20-24℃间,可抑制病害发生;
(3)用“坐果灵”点花时,可混用800-1000倍的“速克灵”和“扑海因”,这样,既可减少人工,又可防治灰霉病;
(4)一旦发生灰霉病时,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交替使用,效果比较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