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蚜虫
棉花蚜虫是一种危害棉花的昆虫,它们以棉花为食,会导致棉花叶片萎缩、卷曲,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如何有效地防治棉花蚜虫是棉花种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棉花蚜虫的危害与防治方法棉花蚜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棉花蚜虫吸食棉花汁液,导致棉花叶片萎缩、卷曲,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
- 棉花蚜虫分泌一些黏液物质,使棉花叶片变得粘腻,影响棉花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 棉花蚜虫还可以传播病毒,导致棉花病害的发生。
防治棉花蚜虫非常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 物理防治:利用高压水枪、喷雾器等工具对棉田进行喷洒,将棉花蚜虫冲洗掉。也可以利用***粘虫板、***水盆等***物体吸引棉花蚜虫,然后进行集中清除。
- 化学防治:利用杀虫剂对棉田进行喷洒,杀死棉花蚜虫。但是要注意,化学防治应该在棉花蚜虫数量较少的时候进行,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伤害。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对棉花蚜虫进行控制。例如,利用瓢虫、蚜茧蜂等昆虫可以有效地控制棉花蚜虫的数量。
- 农业措施防治:通过调整种植时间、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棉花的生长质量,增强棉花的抗虫能力,从而减少棉花蚜虫的危害。
防治棉花蚜虫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避免单一防治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伤害,同时也可以提高棉花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拓展百科知识瓢虫(piáochóng)是一种常见的天敌昆虫,它们以蚜虫为食,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瓢虫体型小巧,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杀虫剂(shāchóngjì)是一种用于杀死害虫的化学药品。常见的杀虫剂有有机磷杀虫剂、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等。过度使用杀虫剂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使用时要慎重。
蚜茧蜂(yǎjiǎnfēng)是一种对蚜虫进行生物防治的天敌昆虫。蚜茧蜂以蚜虫为食,可以在蚜虫体内产卵,使蚜虫死亡。蚜茧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虫的数量。
参考文献:- 王刚.棉花蚜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植物保护,2024(5):38-40.
- 刘丽.棉花蚜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棉花,2024,45(2):48-51.
- 李华,张伟.棉花蚜虫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保护,2024,45(4):61-63.
相关问答拓展:
棉花上的蚜虫什么样子?
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长不到2毫米,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身体一半长。复眼暗红色。腹管黑青色,较短。尾片青色。有翅胎生蚜体长不到2毫米,体***、浅绿或深绿。
棉花和蚜虫的资料?1、在棉花上已发现的蚜虫有5种即:棉蚜、棉长管蚜、苜蓿蚜、拐枣蚜、菜豆根蚜。
2、其中为害棉花的以棉蚜为主,是我国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3、以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棉区为害最重,长江流域棉区次之。
蚜虫和棉花叶的关系?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棉花蚜虫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造成棉花产量的减产。
成虫、若虫吸食叶片或嫩头汁液,干扰棉花正常的新陈代谢。苗期受害,造成棉叶卷缩,开花结铃期推迟;蕾铃期受害,易落蕾。
棉蚜大量聚集在叶背面,排泄的“蜜露”在叶子上,形成“油光”叶,阻碍棉花正常呼吸,并诱发霉菌生长,影响光合作用。
棉花蚜虫什么时间打最好?防治时期,真正大面积防治棉蚜时期也就一个月,即6月底至7月底,如果防治失误会延长半个月。在6月底以前应该是零星和点片防治时期,只要点片用药就行。6月底后要根据防治指标进行大面积用药防治。在一个月的时间,用吡虫啉或啶虫脒等烟碱农药,根据农药持效期,全部防治也就三次用药就结束用药了。但是乱用农药就难说了。
农药问题。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只有防效更好,更速效的农药。与害虫斗争了那么多年,认识到农药只能推迟棉蚜在棉田发生高峰期,不可能斩尽杀绝。近几年棉田棉蚜虫口高峰一般在7月中下旬(7月15~28日),但是在近十几年里,棉田棉蚜在7月下旬以后棉田虫口就会自然消退。如果乱用药只能延长棉蚜的发生期,对棉花造成更大的损失。
下雨棉花上的蚜虫会不会死一些?不会,但是会减少。蚜虫容易由于不好的天气(如春季冻融期)而死亡。过高的温度会杀死蚜虫体内的共生菌,从而使得蚜虫缺乏营养而死降雨会阻止带翼蚜虫的迁移,并且会将蚜虫从植物上击落使得蚜虫由于撞击或饥饿而死亡。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