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皇竹草种植技术要点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399 次
皇竹草种植技术要点 皇竹草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的草种,广泛应用于牧草、生态修复等领域。在皇竹草的种植过程中,关键要点包括选择良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等方面。本文将围绕这些要点,为大家介绍皇竹草种植技术的相关知识。选择良种选择良种是保证皇竹草种植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选择良种时,需要考虑草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等因素。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皇竹草良种有新鲜玉米草、披碱草、黑麦草等。合理施肥皇竹草的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草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施肥。一般情况下,皇竹草的生长期为4-5个月,需要进行3-4次施肥,其中第一次施肥应在草坪整地前进行,后续施肥应根据草坪生长情况进行。科学管理皇竹草的科学管理包括草坪整地、播种、浇水、修剪等方面。草坪整地应保证土壤松软、排水良好;播种应注意草种密度和播种深度;浇水应适量、均匀;修剪应根据草坪生长情况进行。用户关心问题1.皇竹草的种植有哪些优点?答:皇竹草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旱耐寒、产量高、品质好,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和生态修复植物。2.皇竹草的施肥应该注意什么?答:皇竹草的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草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施肥,一般应在草坪整地前进行第一次施肥,后续施肥应根据草坪生长情况进行。3.皇竹草的修剪频率是多少?答:皇竹草的修剪频率应根据草坪生长情况进行,一般情况下每月修剪一次即可。4.如何判断皇竹草是否生长正常?答:判断皇竹草是否生长正常可以通过观察草坪颜色、草丛密度、草高等因素进行判断,如果草坪颜色浅黄、草丛稀疏、草高不均匀,说明皇竹草生长不正常。5.皇竹草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答:皇竹草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草地贪夜蛾等。灰霉病主要表现为草叶变色、枯黄、腐烂,草地贪夜蛾则会对草坪造成严重破坏。皇竹草皇竹草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的草种,广泛应用于牧草、生态修复等领域。皇竹草的种植要点包括选择良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等方面。皇竹草的主要优点包括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旱耐寒、产量高、品质好等。在施肥方面,皇竹草的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草种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施肥。在管理方面,皇竹草的管理包括草坪整地、播种、浇水、修剪等方面。皇竹草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需要进行及时防治。

问答拓展:皇竹草种植皇竹草怎么种

一、选地整地

皇竹草对土质要求不太严格,但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整地时,需要深翻土壤,清除杂草和石块,并将土块整细,撒上充足的农家肥做基肥,其中以牛粪最佳。最后开沟作畦,等待播种。

二、播种育苗

皇竹草种植一般采用的是无性繁殖的方式,因为它的种子出芽率很低,所以一般都是使用茎节来进行种植。在种植之前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育苗再进行移栽。育苗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二月份到五月份之间均可,其中最好的时间是三月份左右。茎节我们要选用成熟的、健康的、没有病虫害的。每节上面需要有至少一个芽点,然后将终结进行消毒,这样可有提高成活率。最后将种节斜放入土中,并且及时的进行浇水施肥,一般七到十天左右出苗。

三、田间管理

皇竹草种植管理较简单,需要注意的就是灌溉、除草和防止病虫害,在皇竹草的生长高峰期,需要大量地浇水和施足肥料,一亩地可追施复合肥45公斤,但是也要依据当地天气情况,择机浇水。


问答拓展:皇竹草种植技术

皇竹草又叫王草,属禾本科,狼尾草属。由象草和非洲狼尾草杂交育成的品种,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植株高、叶量大、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的多年生植物。每667平方米年产鲜草15-20吨,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利维生素,是一种高产优质的高蛋白牧草。据有关资料介绍,茎叶干品中含粗蛋白质18.06%,粗脂肪3.33%,粗纤维33.64%,无氮浸出物33.85%,蛋白质含量相当于玉米的8-10倍。皇竹草由于根系发达,对陡坡耕地及河滩沙地均轮缓有极强的改造能力,能有效腊好模地抑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目前大力推广的牧草新品种。
一:皇竹草的种植技术介绍
1、种植地区
在我国南方冬季0度以上无霜的情况下,上部分仍青枝绿叶,四季常青在气温低于-4C的北方地区根部难以越冬,但可于入冬前将根部或茎放在大棚或地窖内越冬。
2、种植特点
由于皇竹草适宜温暖湿润的环境,一-般要求地理位置在海拨200~1500m之间,向阳。生长期内气温在15度以上(25~35度最为适宜),年降雨量在800mm以上。对于土质而言,沙质上最为适应,不过皇竹草的适应性强,在各种类型的土壤均能生长,具有很强的耐酸性。坡地、沟沿房前屋后均可种植,最好尽最靠近利用地点。
3、种植方法
(1)种子选择
选择6~7月龄的植株,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茎杆,取其中部以下的部分,撕去包裹叶芽的叶片,用刀切成小段,刀口的段面应为斜面,每段保留1-2节,每个节上应有一-个叶芽。
(2)繁衍方式
皇竹草繁殖主要为无性繁殖,还可以进行自苗移栽和分蘖繁殖,一般在3-6月份进行较为适宜。
无性繁殖:每薇种草1-2个芽,按窝行距要求将种落与地而成45度角斜插土内,芽朝上,留一个芽露出地面。此方法简单易行,出芽快,除耗种外,对成活率有-定的影响,使用此法时,要考虑假植部分种苗备用补植。
育苗移栽:每藏种茎-一个芽,在育苗地中集中培育,当种苗出土成活后,再选择适合天气进行大田移栽。该方法省种且成活率高,并可以节约生产用地,但用工较多。
分蘖繁殖:挖取老兜,在不伤害根茎的情况下,每株1苗分取开来便可按育苗移枝的方法种柏。行距:一般以50cmx70-80cm为宜,即亩种植1600-2000株。
4、苗期管理
施肥:足量的施肥可促使分蘖。要保持土地湿润,切忌长期水涝。
种苗裁种后,对缺苗的地方要及时移苗补裁,保证成话率在90%以上。皇竹草种植30天左右开始分蘖,当苗长出30-50cm高时,追施尿素,清除地内杂草,适当松土,以后看出施肥,加强肥水管理,这样可以保证苗全、苗壮、加速分蘖生长,提高产草量。越冬时,为保证王草繁殖能力,因此要确保种茎的安全越冬,在温度低于0度的冬不种茎的保存必须放在地窖里或者覆上,保持它在0度以上的温度,才能安全越冬。另外老草地5~6年后应更新重种或移植,以保证其产草量。
5、病虫害防治
危害皇竹草较严重的为粘虫和蝗虫。防治时期选择在幼虫3龄前防治效果较好,一般可用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50%辛硫磷乳油袜改1000倍液防治。应注意的是,喷施农药15天内严禁刈割饲养牲畜。
6、收获利用
适时收获:全年收获时间一般为3~12月,收获期长达9个月左右,新种下的种苗一-般2个月就可以第1次刈刮,这时高度在100cm左右,喂养牛、羊较好,每次刈割后,667平方米施5kg尿素,刮后留荐10cm左右,养猪、禽应在50cm左右刈刮,以后每隔1个月左右即可刈割1次,管理较好的可在20天左右刈1次。
利用:当皇竹草长到100cm高度时,应及时刈刮利用,此时利用,粗纤维含量低,可同时获得较高产量、营养和保持较好的适口性:皇竹草因纤维含最高,是造纸和纤维板的好原料,同时也是制作食用菌、药用菌的好原料,具备烘干条件的地方可考虑加工草粉,这样它的利用更为广泛。

问答拓展:皇竹草的种植技术

1.皇竹草整地
皇竹草好高温,喜水肥,不耐涝。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种植前就深耕,清除杂草、石块等物。将土块细碎疏松,并重施农家肥作基肥,最好实行开畦种植,有利于排水及田间管理。沙质土壤或岗坡地应整地为畦,便于灌溉,陡坡地应沿等高线平行开穴种植,以利保持水土,平坦粘土地、河滩低洼地应整地为垄,垄间开沟,便于排水。如新建基地,最好在栽植的上年冬季就将土地深翻,经过冬冻,使土壤熟化,在栽种前再浅耕一遍,每亩施足农家肥300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种草前土壤最好能精耕,分别作好整地,梨平等工作,按1%平方米宽开畦,畦与畦之间作好排水沟。苗地准备:应选择水肥光照条件良好的沙地或疏松的壤土为育苗地。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地块应深耕细作,使地表土细而疏松,土面平整,开畦宽11.5m,畦与畦之间做排水沟。
2.皇竹草育苗时间
一般在2~5月份进行育苗较为适宜。但最好在3月气温达到15℃以上时下种育苗。气温较低时,也可拱棚覆盖塑料薄膜保温育苗(温度较低地区要采用双层农膜小棚育苗),可在全年任何时候育苗。种苗处理:对发芽健全的种苗,在切口处粘上草木灰,或用2%的石灰水泡30分钟,进行防腐杀菌。2.种节准备:选择6月龄以上的成熟植株,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茎秆为种节,先撕去包裹腋芽的叶片,用刀切成小段,刀口的段面应为斜面,每段保留一个节,每个节上应有一个腋芽,芽眼上部留短,下部留长,为提高成活率,有条件的可用ABT生根粉100ppm浸条28小时(1克生根粉可处理茎节3000-5000株),然后在切口处沾上草木灰或用20%的石灰水浸泡30分钟,进行防腐消毒处理。腊带当天切成的种节就及时下种,以防水分丧失。
3、皇竹草育苗期管理
在育苗期每天(晴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下种后约7-10天开始出苗,若因浇水造成土表层板结,影响出苗、生长,应及时轻松种节周围土层,适时除草、追肥,待苗长高20-25厘米时(20-30天)即可取苗移栽。苗期有一定分蘖现象,为扩大大田种植面积,可将分蘖株分数株移栽。皇竹草产量高、需水量、肥量大,在栽种或收割后,应加强田间管理。
施好追肥,一般第一次施肥,在苗高30—50cm时,清除地内杂草,适当松土,每亩用尿素20—30kg兑水淋施。以后根据生长情况衫念看苗施肥。(1)对缺窝缺苗的地方及时进行移苗补栽,确保每亩的基本苗达到900—1000株。
适时收割
皇竹草的收获期一般在三月至十二月。种植后40—60天青割一次,青割后灌水施肥,可促进生长发育并抑制杂草生长,欲制成青贮料者可稍晚再青割,收获方式以“高于地面5—15cm用刀青割”为宜。积水过多,应搞好排水,以免茎部、根部腐败1.栽培时间:冬天无霜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有霜地区,一般在3~6月份为最佳栽培时期;也可随时育苗随时移栽。
2.栽培规格:根据植株栽培的目的,用途不同,而栽培的株行距不同。作青饲料栽培应密些,亩2000-3000株,株行距为50×66厘米或33×66厘米;作种节繁殖、架材、观赏,栽培轮塌芦应稀些,每亩800~1000株,株行距为80×100厘米或70×90厘米;作围栏、护堤、护坡用的应更密些,其株距33×40厘米为好;对不规则的坡地、山地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光照不足地块宜稀植。
3.施足底肥:在大田移苗栽培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和过磷酸钙200公斤,在无农家肥的情况下,必须每穴(窝)施用复合肥和过磷酸钙各100克,并与底土拌均匀,以增加植株分蘖能力。
4.浇足定根水:种苗移栽后同时浇足根水或施少量清粪肥,确保土壤湿润,以定根
促苗。若遇天晴干旱,需2天浇水1次,直到种苗转青时才能缓解。皇竹草产草量高,需水肥量大。初栽种或收割后,都应当加强田间管理。
1.及时补苗。“皇竹草”经大田移栽后,直到种苗返青,均要坚持浇水保湿。对缺苗缺蔸的地方,需及时移苗补栽,保证成活率在98%以上。确保每亩基本苗数量。
2.中耕除草。“皇竹草”前期生长较缓慢,容易受杂草的影响,应在植株封垄(行)前进行1~2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宜在种植1个月后,“皇竹草”开始萌发新芽,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除草松土,并每株施放10克尿素;第二次除草宜在种植2个半月后进行,这时为“皇竹草”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按每株施放碳铵或尿素25克,若作为培育种苗时,为避免倒伏,在植株蔸周围进行培土。每次植株收割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疏松土壤,减少杂草危害和再生,应注意的是,中耕除草不可伤害植株的根部和茎部。
3.浇水追肥。皇竹草喜水,故逢晴天久旱,每隔3天上午就应普遍地浇水一次;在连续多天阴天时也应注意浇水,但不耐渍水或水淹,浇水应适度,雨季还须特别注意排涝。“皇竹草”嗜肥,故在基肥施足的前提下还须适时多次追肥,以促使植株早分蘖,多分蘖,加速蘖苗生长。在植株长到60厘米左右高时,应追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在每次收割后两天,结合松土浇水追肥一次。一般追施氮肥(亩用量20-25公斤)或人畜粪肥,以确保牧草质量,提高牧草单位产草量。入冬前收割最后一茬后,应以农家肥为主重施一次冬肥,以保证根芽的顺利越冬和来年的再生。在移栽后15天时若进行一次叶面肥(一般叶面肥、激素均可,如叶面宝、农大120等,每7-10一次),将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和分蘖能力,并能提高产量和改善草的品质。
4.加强对留种苗的管理。留作种用的皇竹草,应在收割2-3茬(7月份)就不再收割,但可继续割剥叶片,使“皇竹草”留有6-8片生长叶片即可。每亩追施钙美磷肥50公斤,这样种苗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营养物质的积累,当植株长到株高180厘米以上时,可收割其下部叶片来利用,但不应剥落包裹腋芽的叶片和伤害上部嫩叶,要求留作种用的植株茎秆粗壮、无病虫害,茎秆老熟后,于打霜前砍下,打捆保存。皇竹草宿根性强,可连续生长6~7年,在冬季应防冻保蔸,在海拔1100米以下,室温在0℃以上的地区,在最后一茬收割时,留荐10~15厘米,可自然越冬;在海拔1100米以上,霜冻期较长的地区,应培土保蔸或加盖干草或塑料薄膜越冬,同时要清除田间残叶杂草,减少病虫害越冬场所。皇竹草在温度低于5℃时便停止生长,低于0℃时会发生冻害,为了减轻冬季低温对皇竹草的损害,在低温来临前应将植株的叶片去掉。若冬季气温在0℃以上的地区,留荐15cm左右,其上还需加盖干草或塑料薄膜保温越冬。留作种用的茎秆,于打霜前砍下打捆保存。
1.挖坑保存法。
选择地势较高处(地下水位低于200cm),坑挖深150cm,然后铺10cm厚稻草,将不剥叶片留尖的皇竹草以50根为一捆放入坑内,每坑装入10-15捆。若天气太干需在装坑时撒水淋透,盖20-30cm或盖塑料薄膜后用20-30cm泥土覆盖,保存温度控制在10-12℃,到年3月挖出切节种植,该方法适宜批量留种使用。
覆盖干草和碎土。覆盖干草具有保暖、吸收水分、保持窖内温度和防止碎土落于茎杆上的作用。方法和顺序是在堆放的茎上覆盖干稻草3~5cm,覆盖均匀后山两边向中间覆碎土5~l0cm,覆上厚度视气温高低而定。霜冻严重的地区可盖厚一些,反之可薄一些,插入的透气秸需露出覆上而30~40cm高,用于通风换气。四周修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坑内。
2.地窖保存法。
将皇竹草茎秆尖上面留50cm左右叶子,以50根一捆,直接放入地窖,对较长的植株可将其砍成两段,用塑料薄膜包扎捆好,再放入地窖保存,直到翌年3月后,再切成一芽一节,用于栽培。该方法投资少,管理简单,适宜农户小面积种植采用。
顺窖的长度排架于枕木上.头梢与蔸部交替排放.堆的厚度一般在40cm为宜呈中间高、两边低的脊梁型堆放。每隔一米呈梅花状直插一捆玉米秸秆作透气孔,保证贮存茎杆在窖内呼吸,是防止霉烂烧窖的关键措施。堆放的厚度不宜超过50cm,过厚容易造成烧窖或霉烂,过薄不能充分利用上窖则费工费时。
3.塑料大棚法。
将皇竹草种株,按每平方米20窝,连根移栽到塑料大棚内,根茎间隙用泥土覆盖,然后浇足水。日常管理重点是通风、保温,控制棚内温度在5-15℃内,相对湿度在80%-90%。此种方法投资大,越冬效果最佳,适宜大规模保种采用。
根蔸保存。根蔸留种是靠主根保鲜.开春发芽后分蔸移栽的繁殖办法。其保存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收割茎杆后的草蔸上洒草木灰(每蔸0.5kg左右).然后盖干草厚度为20~30cm.再覆碎上10~15cm即可达到防冻目的。此法保存颇费干草,盖上多.来年起挖分蔸费工费时。一是将根蔸起挖后放置塑料大棚贮存.操作办法是与茎杆保种相同.挖好上窖.窖内消毒.垫好枕木.先放一排皇竹草茎杆.然后再将起挖的草蔸放入窖内贮存。放2~3层根蔸后覆草5~l0cm.再覆10cm以上的碎土.土窖表面高于地面.中间呈脊梁型.四周修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流入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