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细蛾简介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农产品之一,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生产过程中会遇到茶叶害虫——茶细蛾,它会危害茶树的叶片和嫩芽,对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茶农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治茶细蛾,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茶细蛾的危害茶细蛾是一种以茶叶为食的害虫,它的幼虫主要在茶树的嫩叶、嫩芽和嫩枝上取食,导致叶片损伤、生长发育受到阻碍,严重的会导致茶树死亡。而成虫则会在茶树上产卵,使得茶树的叶片和嫩芽受到更多的损伤。茶细蛾的危害对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茶叶的口感变差、外观不佳,同时也会降低茶叶的产量。
防治茶细蛾的措施为了防治茶细蛾的危害,茶农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寄生性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茶细蛾的天敌主要有寄蝇、蚜茧蜂、蜘蛛等,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茶细蛾的数量。茶农们可以在茶园中释放这些天敌,以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茶农们可以在茶园中喷洒杀虫剂,以达到化学防治的效果。化学防治也有一些缺点,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抗药性等。
3.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是指通过调整茶园的生态环境,以减少茶细蛾的危害。茶农们可以采取以下农业措施:
(1)清除茶园中的杂草和落叶,以减少茶细蛾的栖息地;
(2)及时修剪茶树,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减少茶细蛾的滋生;
(3)在茶园中种植其他作物,以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茶细蛾的危害。
拓展百科知识茶叶(cháyè),是指从茶树的叶子经过加工制成的饮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之一,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国家,茶叶的种类和品质也非常丰富。
茶细蛾(cháxìé),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之一。茶细蛾的幼虫主要在茶树的嫩叶、嫩芽和嫩枝上取食,导致叶片损伤、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茶细蛾的危害对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shēngwùfángzhì),是指利用天敌或寄生性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的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huàxuéfángzhì),是指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化学防治具有控制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容易产生抗药性等缺点。
农业措施(nóngyècuòshī),是指通过调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管理措施,以减少害虫的危害。农业措施具有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无害等优点,是一种可持续的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1]茶叶茶艺.茶叶生产技术手册[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王绍强.茶园害虫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3]李振彪.茶叶害虫综合防治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相关问答拓展:
甲维盐灭幼脲防治哪些害虫?
1、林木舟蛾、美国白蛾、松毛虫等:在害虫处于3龄前,使用甲维灭幼脲1000-1500倍液均匀喷洒;如果蒸检况将乱迫背巴现连是采取低容量飞机喷药的方式,每亩使用30-50g甲维灭幼脲兑水后喷洒。
2、蔬菜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在幼虫初期时,每亩地动从使用25~30克甲维灭幼脲兑水3.75-6kg水稀释诗轮刻鱼后均匀喷洒。
3、果树小卷叶蛾、潜叶蛾、金纹细蛾等:使用甲维灭幼脲1500-2000倍液均匀喷洒果树。
4、茶树茶尺蠖、茶毛虫:每亩地使用30-40g甲维灭幼脲兑水3-6kg稀释后喷洒。
哪些动物生吃茶叶?吃茶树的动物那就是茶树的害虫啦。
中国常见茶树害虫约有300种,其中主要的有40-50种。这些害虫大都为昆虫,部分为螨类。茶树的新梢、成叶、老叶、枝干、花果、种子、根部都有害虫为害,其中以芽叶害虫种类最多,为害最大。常使茶叶减产10-20%。
一、刺吸为害芽叶的害虫有:小绿叶蝉、长白蚧、蛇眼蚧、椭圆蚧、茶牡蛎蚧、蜡蚧、角蜡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黑刺粉虱、柑桔粉虱、绿盲蝽、茶角盲蝽、茶黄蓟马、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茶跗线螨。
二、咀食芽叶的害虫,主要有茶毛虫、茶茸毒蛾、茶尺蠖、油桐尺蠖、木橑尺蠖、茶银尺蠖、云尺蠖、茶蓑蛾、大蓑蛾、褐蓑蛾和小蓑蛾、茶小卷叶蛾、茶卷叶蛾、茶角刺蛾、扁刺蛾、红点龟形小刺蛾、白痣刺蛾、茶丽纹象虫、大绿象虫、茶细蛾、茶斑蛾、茶蚕等。
三、蛀害茎干的害虫,常见有的茶梢蛾、茶织叶蛾、茶堆沙蛀蛾、咖啡豹蠹蛾、茶天牛、黑跗眼天牛、茶吉丁虫、茶枝小蠹。
四、茶籽害虫,主要有茶籽象虫、油茶宽盾蝽。
五、地下害虫,以咬食切断幼苗根部的蛴螬类最为普遍,还有大蟋蟀、黑翅土白蚁等。
杀虫双水剂能杀几种虫?对潜叶蛾、风蝶、菜青虫、小菜蛾、茶尺蠖、茶细蛾、小叶绿蝉、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均能有效防治。
1、稻纵卷叶螟、稻苞虫防治方法:在1至2龄幼虫盛发期,每亩用18%杀虫双水剂150-200毫升兑水喷雾。2、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防治方法:每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兑水喷雾。3、菜青虫、小菜蛾防治方法: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00-200毫升兑水喷雾。
氟氯菊酯原理?中文名称:氟氯菊酯;联苯菊酯;毕芬宁;(1R,S)-顺式-(Z)-2,2-二甲基-3-(2-氯-3,3,3-三氟-1-丙烯基)环丙烷羧酸-2-甲基-3-苯基苄酯
英文名称:Bifenthrin
英文别名:3-[(1Z)-2-Chloro-3,3,3-trifluoro-1-propenyl]-2,2-dimethylcyclopropanecarboxylicacid(2-methylbiphenyl-3-yl)methylester
分子式:C23H22ClF3O2
分子量:422.87
物化性质
熔点:68-71ºC
水溶性:0.01G/100ML
性质描述
纯品为白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为0.1mg/l,溶于丙酮、氯仿、二氯甲烷、乙醚、甲苯、庚烷。微溶于戊烷,甲醇,原药在25°C稳定1年以上,在常温下贮存,稳定性大于1年。在PH5-9(21°C)稳定21天,在土壤中DT50-65-125天。
产品应用
防治棉铃虫,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山楂叶螨、柑桔红蜘蛛,黄斑蝽,茶翅蝽,菜蚜,菜青虫,小菜蛾,茄子红蜘蛛,茶细蛾等20多种害虫,温室白粉虱、茶尺蠖、茶毛虫。
茶树修剪了打什么长得快?1、修剪应与肥水管理密切配合
修剪对茶树生长来说,显然是一种创伤,每经过一次修剪,势必耗损一部分养分。伤口的愈合和修剪后新枝的发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树体贮存的营养,特别是根部营养贮藏量。也就是说,修剪主要是对树体内营养分配起调节作用,并未在总体上增加茶树的营养水平。土壤改良、施肥和供水则能在总体上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是茶园优质高产的物质基础。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修剪才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所以修剪前要施较多的有机肥和磷肥,修剪后待新枝发芽时,及时追施催芽肥。尤其对重修剪和台刈茶树,在同地经多年生长,土壤渐趋老化,表土冲刷和土壤中盐基的流失,土层变薄,使自然肥力降低,这类茶园在修剪的同时应对园地进行一次全面深翻,使茶树势较快地得到复壮。在缺肥少管的情况下修剪,只能是消耗树体的养分,加速茶树势衰败,达不到修剪复壮的目的。在生产实践中得出“无肥不改树”的经验。
2、修剪应与采、养结合
幼龄茶树骨干枝和骨架层的形成,主要通过三次定型修剪,而广阔的采摘面和茂密的茶树新梢则来自合理的采、养技术。定型修剪的茶树,在新枝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应采用留叶采摘法,要多留少采,做封以养为主,采摘为辅,实行打顶轻采,目的是控制分枝高度,增加分枝粗度。
对于深修剪的成年茶树,要视修剪程度注意留养。修剪初期茶树处在无叶片状态,树冠高度又有所下降,为尽快恢复树势,待新枝长到一定高度后,实施多留少采。因为从修剪口以下生长的新枝,一般都比较稀疏,需经留养1~2个茶季,增加茶树枝条的茎粗,并在此基础上萌发出另一轮茶枝,待重新培养成采摘面后。方可正式投采。
重修剪和台刈更新茶树的采养技术,如同幼年茶树,重新培养树冠骨架枝,只是它的发枝数较多。尤其是台刈茶树,更新当年,生长较旺,新枝展叶几乎不出现休止状态,节间长,叶片大,芽叶肥壮。如果为追求眼前利益,实行不合理的早采或强采,就会削弱更新的效果。所以对更新的茶树采摘,要特别注意以养为主,采养结合,在未培养成一定采摘面之前,采不是目的,而是培养树冠,须经1~2年留叶打头,采高养低,待采摘面形成后,才能正式投产。
3、修剪应注意病虫防治
茶树经修剪后,刺激枝叶繁茂,芽梢柔嫩,是病虫滋生的良好场所,特别是对于为害嫩梢的茶蚜、小绿叶蝉、茶尺蠖、茶细蛾、茶卷叶蛾等害虫,需及时进行防治。对于茶园刈割下来的病虫枝干,必须及时清出园外处理,并对树桩及根际的地面进行一次彻底喷药防治,以杜绝病虫繁殖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