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介绍病害介绍 西葫芦介绍病害介绍
1.西葫芦花叶病
西葫芦花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枯萎。病害还会影响花朵的生长,使其变得畸形。
2.西葫芦疮痂病
西葫芦疮痂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色凹陷的痂皮,病害还会导致果实变形,影响品质。
3.西葫芦霉病
西葫芦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白色霉斑,病害还会导致果实腐烂。
4.西葫芦疫霉病
西葫芦疫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病害还会导致果实腐烂。
5.西葫芦病毒病
西葫芦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斑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叶片枯萎。病害还会影响果实的生长,使其变得畸形。
相关拓展:
问:这西葫芦什么病害?
西葫芦种植过程中,西葫芦很容易出现病害的现象,如果不加以处理,西葫芦的产量会严重下降,甚至绝产。种植户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预防病害以及如何处理这些病害的准备,才能保证其产量。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西葫芦主要有哪些病害?这些病害都有什么症状?
西葫芦病毒病:西葫芦病害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花叶型,病叶的症状为叶片上呈现黄绿相间的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生叶片畸形,茎蔓的前端节间短缩。另一种是蕨叶形,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皱缩、扭曲,新生叶片狭长,呈鸡爪状或线状。第三种为混合型,表现为兼有花叶、蕨叶两种病症,发病植株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花发育不好,难以坐瓜。即使坐瓜,长成的瓜也较小,瓜面有瘤状突起,失去食用价值。病毒主要通过种子传播,蚜虫和守瓜等昆虫传毒和汁液接触传染,高温、干旱是发病的主要条件。
西葫芦灰霉病:灰霉病是西葫芦棚室栽培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可达80%以上,甚至毁棚主要为害幼瓜。病菌先从凋萎的雌花开始侵入,逐渐变软腐烂,并生长出灰褐色的霉层,病部逐渐向幼果发展,受害部位先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发病组织如果落在叶片或茎蔓上,会引起茎蔓或叶片发病。叶片上病斑为不规则形,中央有褐色的轮纹,湿度大时出现灰色霉层。茎蔓发病时出现灰白色的病斑,绕茎一周后可造成茎蔓折断。该病在植株衰弱,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
西葫芦白粉病:以春、秋两季发生最为普遍。苗期至收获期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淡***小点,后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逐渐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的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在病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以后小粒点戚袭变黑。受害叶多枯黄、死亡。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易流行。
西葫芦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的背面产生水渍状的小点,叶面上的病斑为浅***。病斑沿叶脉发展,形成多角形病斑,清晨叶面上有结露或吐水时,病斑呈水渍状,后期病斑变成浅褐色或黄褐高指兄色多角形斑。在连续降雨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或融合成大斑块,致使叶片上卷或干枯,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有时仅剩下生长点附近几片绿叶。温暖湿度时有利于发病。
西葫芦镰刀菌果腐病:果腐病是西葫芦的一种见病害。主要为害成熟的果实。发病初期,果实上出现褐色至深褐色的水浸状病斑,病斑大小1.5~3厘米,深约1.5厘米。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向内扩展,引起腐烂,病组织白色或玫瑰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的霉状物。高温多雨季节,或湿度大时,发病重。发病后,可选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10天左右逗备喷药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
西葫芦菌核病:主要为害果实及茎蔓。果实染病,残花部先呈水浸状腐烂,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上散生黑色菌核。茎蔓染病,初呈水浸状,病部变褐,后也长出白色菌丝和黑色菌核,病部以上叶、茎蔓枯死。湿度大、偏施氮肥、连作地、霜害、冻害等条件下发病重。
西葫芦软腐病:主要为害西葫芦的根茎部及果实。根茎部染病,髓组织溃烂,湿度大时,溃烂处流出灰褐色黏稠状。
问:温棚西葫芦,五种常见病有哪些?
在种植西葫芦的过程中,西葫芦容易发生病害。如果不处理,西葫芦的产量会严重下降,甚至永远无法生产。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段告者必须做好预防***和如何应对这些***的野燃老准备,以确保其产量。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西葫芦的主要病害。这些***的症状是什么?
西葫芦病毒病:西葫芦***有三种类型
1.花叶型,病叶症状为叶片上有黄绿色斑点,叶片凹凸不平,新叶畸形,茎蔓前端节间短。
2.蕨叶形,特点是植株矮小,叶片皱缩扭曲,新生叶片狭长,有鸡爪或线。
3.混合型,以花叶和蕨叶为特征。病株的特点是生长发育不良,花发育不良,坐瓜困难。即使坐在瓜上,种出来的瓜也比较小,瓜表面有瘤状突起,失去了食用价值。病毒主要通过种子传播,蚜虫、瓜农等昆虫通过毒物和汁液接触感染。高温和干旱是该病的主要条件。
西葫芦灰霉病:灰霉病是西葫芦温室栽培中的重要病害。病情严重时可达80%以上,甚至棚室破坏主要危害幼瓜。病原体首先从萎蔫的雌花侵入,逐渐变软腐烂,长出灰褐色的霉层。发病部位逐渐发育为幼果,发病部位先变软腐烂,表面有密集的灰绿色霉菌层,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如果患病组织落在叶子或茎上,就会引起茎或叶的***。叶片上的病变不规则,中央有褐色的环,湿度高时出现灰色的霉层。茎蔓生病时会出现灰斑,缠绕茎蔓一周会导致茎蔓断裂。该病在植株较弱、低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生。
西葫芦白粉病:在春季和秋季最常见。它发生在苗期到收获期。主要是损害叶子。病斑起初为淡***斑点,后在叶面、叶背和幼茎上出现白色近圆形粉斑,逐渐扩展为边缘不清的连片白色粉末,整个叶片被白色粉末严重覆盖。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化而变灰颂升,病斑上产生成堆的黄褐色小颗粒,然后小颗粒变黑。受伤的叶子是***的,会死掉。高温干旱高湿交替,容易流行。
西葫芦霜霉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渍,叶片上的斑点呈淡***。病斑沿静脉发展,形成多角形斑。早晨叶片上有露珠或吐水时,病斑涝渍,后期病斑变成浅棕色或黄棕色多角形斑。在持续降雨的情况下,病斑迅速扩大或合并成大斑块,导致叶片卷起或干枯,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有时在生长点附近只留下几片绿叶。温暖的湿度对***有益。
西葫芦镰刀菌果腐病:果腐病是西葫芦的一种常见病害。危害成熟果实。发病初期,果实上出现褐色至深褐色涝渍斑,大小1.5~3厘米,深度约1.5厘米。随着***的发展,病变向内扩展,引起腐烂。患病组织呈白色或玫瑰色。湿度大的时候,病长白到粉霉。高温多雨的季节,或者湿度大的时候,病情严重。发病后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47%广灭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等。可每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
问:西葫芦常见病害有哪些?需如何防治?
西葫芦的常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西葫芦菜果之一,主要病害有:
一,病毒病。得了病毒病的西葫芦,产量降低,采摘期缩短,果品质差。其主要表现在植株顶部叶片皱缩不展,叶片失绿,病叶窄小畸形,雌花发育不良,不能结果。
发病原因,高温干旱,蚜虫传播,风雨传播,农事过频,氮肥过重。
防治方法:1,防止蚜虫传毒。苗期开始防蚜,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2500倍液,两用星期喷一次,特别注意迁飞的蚜虫。2,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等,10天喷一次,2到3次可好。如能添加一下些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效果还要好一些。3,合理施肥。注重磷钾肥的使用,切记氮肥用量不要过重。氮磷钾的比例3:2:4就可以了。
二,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蔓。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退绿变黄园斑点,过几天以后,叶b背面产生近似园形小粉斑,最终很快扩散,严重的全叶长满白色的粉状物,最后变黄枯萎。属真菌侵染。在西葫芦的生长中,一般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忽视防治的话,产量减一半。防治方法:1,喷洒20%唑菌酯悬浮剂900倍液或10%已唑醇乳油3000到4000倍液等,每10天喷一次,2到3次为好。2,要减少此病的发生建议非瓜田轮作,合理密植,通风透光,注重氮磷钾肥的搭配施用。
问:西葫芦什么病害呀,怎么用药呢
根据图片判断应该是西葫芦霜霉病1、用百菌清烟雾剂熏治,每次每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烟雾剂200-250克,分堆放置,均匀放在保护地内,点燃后闷棚,一般是傍晚开始,次日早晨结束。这种方法可在发病初期使用。
2、药剂防治,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喷施。7-10天喷1次,交替用药,同时配合喷施嘉美金点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供您参考
欢迎交流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