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疱锈病菌防止措施 松疱锈病菌防止措施是什么
松疱锈病菌防止措施
松疱锈病是松树上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导致松树生长缓慢、叶片变黄、落叶等问题。为了保护松树健康生长,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
预防措施
1.加强松树养护
松树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才能保持健康。要定期施肥、浇水,并及时修剪枯枝、病叶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2.松林防火
松林经常发生火灾,容易引发松疱锈病。要加强松林防火工作,避免火灾发生。
治疗措施
1.化学药剂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代森锰锌、多菌灵等。使用时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浓度、用量喷洒。
2.生物防治
可利用松疱锈病菌的天敌,如拟松小蠹、松针虫等,进行生物防治。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人畜产生危害。
相关问题
问答拓展:松疱锈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是什么?
【症状特点】红松疱锈病主要为害幼苗和20年生以内的幼树树枝、干皮部,开始在枝干皮部出现淡橙***的病斑,不易发现。病斑逐渐扩展并生裂缝,8月下旬至9月初在病部挤出初为白色后变橘***的蜜滴,具甜味。生蜜滴的皮下干后,可见血迹状斑痕,叫“血迹斑”。第2~3年的4~5月,在病部长出橘***疱囊,囊破散放出***的锈孢子。因年年发病,皮部加粗变厚,并流出松脂,所以病部稍显粗肿。
本病的转主寄主是返顾马先蒿和它的多枝变种穗花马先蒿、东北茶藨子、兴安茶藨子、刺李等。在自然状态下,某些地区茶藨子容易发病;而在另一些地区只侵染马先蒿,只有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才侵染茶藨属植物。起初,它们的叶片上病斑不明显,直至出现夏孢子堆时才明显可见。夏孢子可以再侵染,最后在夏孢子堆中或新的叶组织处生出毛状冬孢子柱来。
【发病规律】
冬孢子最早于7月底出现,8~9月陆续产生,并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借风力传播与松针接触,萌发后由气孔侵入,个别由嫩皮侵入,在松针上可见小褐点。菌丝不断蔓延至枝干皮层中。至第2~3年,枝干皮上出现病斑,生裂缝。8~9月生蜜滴,为性庆租孢子***的混合液,第3~4年的5~7月在病部生锈孢子器,内有锈孢子或胡,以后每年都可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力传播与茶藨子、马先蒿叶接触,萌发后生芽管,由气孔侵入叶片。6~8月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进行重复侵染,8~9月生冬孢誉团兆子柱,冬孢子柱再萌发成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松针上进行侵染。
本病发生在松树干薄皮处,因而刚刚定植的幼苗和20年生以内的幼树易病。在杂草丛生的幼林内、林缘、荒坡、沟渠旁的松树易感病。转主寄主马先蒿、茶藨子多的地区病害严重。
【防治措施】
(1)由疫区输出苗木时要检疫。在病区附近不设松类苗圃。如设苗圃时,应在冬孢子成熟前进行化学防治。
(2)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铲除树旁林内的杂草和转主寄主。有条件的地区可用五氯酚钠、2,4-D钠盐或铵盐、萎去净等消灭转主寄主。
(3)对发病率在10%以内的林木,可用松焦油原液和不脱酚洗油进行涂干,或用300毫克/千克内疗素注射皮部治疗。发病率在40%以上的幼林要进行皆伐,改造其他树种。
(4)成林后要及时修枝、间伐、通风透光。
问答拓展:松树常见的病虫害都有哪些?怎么防治?
首先我们要重视对于树种的选择以及处理,因为如果我们可以选择健康、优质的松树来进行是树种采集的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松树的健康生长与发育,为松树提供一个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松树的抗病害能力。我们通常会选择每年的8~10月份来采集树种,当树种采集结束之后,我们要把树种保存在干燥并且通风的室内,并且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
松树在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以及轮纹病。如果松树的叶片边缘开始往上卷,并且被害部会覆盖一层白粉,后期白粉逐渐变为黄褐色的话,那么松树就很有可能是感染白粉病了。我们应当如何进行防治呢?首先我们要清除病原,加强松树的栽培管理。如果松树的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我们可以将甲基托布津溶液均匀地喷洒在松树的枝干上。
松树在生长与发育时,还有可能会感染上一清大种非常严重的病害——轮纹病。轮纹病通常会出现在松树的枝干以及果实上,一般不会出现在松树的叶片上。当松树感染了轮纹病时,其枝干上会出现一块直径大约为3~20cm的红褐色病斑。病斑的中心部分会向外突出,边缘则会向外开裂,使松树的枝干表皮看起来非常的粗糙。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我们首先可以将患病的树皮刮去,然后在树干上涂抹1~2次杀菌剂,药剂可以选择石硫合剂以及腐烂灵等。
点击
如果我们观察到,松树的枝干上出现蜜汁黏滴以及疏松状的斑点,斑点逐渐地会连成片,然后形成谈没比较坚硬的黑色霉层。那么松树就很有可能感染到煤污病了。松树在感染这种病害后有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病状,所以我们要及时进行处理。我们要适当地对松含正纳树的枝叶进行修剪,以达到通风透光的效果。如果松树的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我们可以在枝干上喷洒0.3波美度的石硫合计。
总结:对于松树在生长与发育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或者是已经发生的病虫害,我们要坚持预防与治疗结合的原则。为了提高松树的抗病害能力,我们要选择抗虫害性能比较强的树种,以达到预防病虫害的效果。我们要结合科学的水肥管理,来不断地增强松树的树势。在气温比较低的秋冬季节,我们要及时清除并且烧毁枝干上的虫卵,以降低松树感染病虫害的可能性。
问答拓展:松瘤锈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是什么?
【症状特点】病害发生在松属植物的枝干上,和栎、栗等叶上。
在松树枝干上,由于皮层受到刺激,木质部增生形成木瘤。木瘤小的有指蚂誉头大,大的可达60厘米,一株树上少的只有1个,多的超过350个。每年春夏季瘤的皮层破裂,溢出蜜***的蜜滴,这是性孢子混合液。第二、三年瘤面皮再裂开,显示出皮层下***疱状的锈孢子器,器破散出***锈孢子。以后可以从瘤面上生出锈孢子器,破皮处闷慎段当年长出新的皮层,下一年再裂开。
在栎类的叶背面初生***夏孢子堆,以后在夏孢子堆中长出毛状冬孢子柱。
【发病规律】
冬孢子当年成熟后,不经休眠即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借风传播,落到松针上萌发生芽管,由气孔侵入松针,并向枝皮部延伸,有的担孢子落到枝皮上,萌发产生芽管后,由伤口侵入皮层中。第2~3年瘤面上挤出蜜滴,第3~4年生出锈孢子。在南京4月上旬锈孢子即行飞散,锈孢子落到栎树叶上,由气孔侵入,5~6月生夏孢子堆。6~8月生出冬孢子柱,8~9月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孝此,再侵染松针。病菌以菌丝体在松树皮层内越冬。木瘤中的菌丝体多年生,每年产生锈孢子,受病菌刺激木瘤年年增大。
据调查,病害在夏秋间气温较低、空气湿度经常很高的地方松类容易发病,而在气温高、相对湿度小的地区,即使松栎相邻栽植,病害也不严重或完全不发生病害。
【防治措施】
(1)在适合发病的地段上,不造松、栎混交林,两树种距离至少2千米。
(2)砍掉重病树,或砍掉蒙古栎以减少病菌繁殖基地。病轻的松树幼林也可以剪去病瘤枝条。
(3)幼林喷洒65%可湿***美锌的1∶300倍液或65%代森锌1∶500倍液效果最好。
(4)松树用0.025%~0.05%链霉菌酮液喷干3毫升,可兼收预防与治疗作用,也可以作成软膏每树涂5克,用松焦油涂抹树干病部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