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落素为什么不能喷施在叶面上
冬季,尤其是每年春节前后市场上的各类瓜果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利用温室大棚所种植出来的各类瓜果蔬菜总能卖个好价钱!
但是冬季气温比较低、光照比较弱,再加上温室大棚内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生长环境,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棚内各类瓜果蔬菜的生长发育,所以要想搞好冬季温室大棚管理、种好棚内的瓜果蔬菜,尤其是在解决好冬季棚室蔬菜的浇水排水与通风调温等重点管理问题上,咱们农民朋友还是要多学一些技术、多掌握一些技巧的,而且冬季温室大棚通风要以调温保温、降湿防冻、排气(排除有害气体)换气(补充二氧化碳)为根本核心。在上一篇文章中,农技小背篓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冬季温室大棚浇水后不能立即通风、不能大风口通风的知识内容,今天呢,农技小背篓就再接着给大家讲一讲:冬季温室大棚蔬菜在晴天时、阴天时应当如何正确通风的内容,温室大棚蔬菜在冬季通风管理时“看天气”、“看温度”、“看风口”、“看风量”、“看时间”等方面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以便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搞好冬季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
第一个问题:通风时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通风的时间和方法
天气情况,对冬季大棚通风的影响非常大,晴天通风效果最好、最安全,无雨无雪的阴天也尽量进行通风,但要注意方法,农技小背篓针对温室大棚的晴天通风和阴天通风分别给大家说一下具体操作事项。1、关于温室大棚的冬日晴天通风
正常情况下,选择晴天上午9-10点(掀棚后1个小时开始通风)到下午2-3前(温度降到22-23度时闭棚保温)的这段时间通风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晴天通风时还要尽量采取“晚开口通风,早盖棚保温”、“先小风口小风量通风,后逐步加大通风口和通风量”、“先升温后通风、再升温再通风”的操作方法,这样的晴天通风方法,既能保证温室大棚内蔬菜有适宜的温度,又能为棚室内的蔬菜补充充足的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同时还能及时有效的把温室大棚内多余的湿气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都排出去。在晴天温室大棚的通风具体操作管理上,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早上8点左右太阳出来后及时拉开大棚覆盖物,先让大棚在阳光照射下升温一个小时左右,等棚内温度升高到28-30度左右时,这时候可以在大棚上部的通风口开个3-5公分的小风口少量通风,等棚温降到25度以下时再关闭风口升温,等温度在上升到28度以上时,先保持28-30度的棚内温度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左右(尤其是发生叶部病害的蔬菜一定要这么做,这样可以抑制病菌传播),然后再次打开上风口进行通风,按此一直循环操作3次左右(随着外部温度的升高,通风口大小可以慢慢增加到到8-10公分,以此逐步增加棚内的通风量),等到下午3点前后棚外开始降温时关闭风口、覆盖好大棚保温即可。2、关于温室大棚冬日的阴天通风
在遇到连续阴云雨雪天气时,很多农民直接关闭大棚闷着长时间不通风也是不对的,一方面因为这样这会导致温室大棚内的湿度和有害气体不断增加,而高湿环境容易诱发蔬菜发生高湿性病害、有害气体多了会危害蔬菜生长,另一方面长时间闭棚不通风,会造成温室大棚内的二氧化碳严重不足,而蔬菜缺少了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就会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苗株长势变弱。
不论哪个季节(即使是冬季),在遇到连续阴天的情况,只要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不是特别低(最低不可低于12-15度),只要天气没有下雨、下雪的天气,咱们农民朋友还是要及时打开大棚上方风口进行通风的,以便能够降低棚内的湿度、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排除棚内的有害气体。只不过在阴天通风时尽量推迟的晚一些、让大棚内外的温度都升高一些、把通风口调小一些、把通风时间缩短一些,比如说等到中午12点到下午2点间温度最高的时候再通风,比如说等把棚内温度升高28-30度及以上时再通风,比如说把温室大棚的上风口调小到4-6公分大小,比如说把每次通风的时间由半个小时缩短到15分钟左右(通风降温后再闭棚升温,升高棚温后再通风,以此循环操作2-3次)。第二个问题:通风时要根据“温度”高低灵活掌握通风口大小和通风量多少
温室大棚内所种植的绝大部分蔬菜都是喜欢有个较高的温度环境的,尤其是番茄、辣椒、黄瓜等茄果喜温性果蔬,不论何种情况下(包括夜间)都不可有最低温度低于13度以下的情况(对温度敏感度较低的叶菜类蔬菜温度稍低一些),白天棚内温度最低也不要低于22-23度。
我们在冬季温室大棚通风前,一定要看一看大棚内外的温度高低,就一定要保证棚内温度不影响棚内蔬菜的正常生长,否则,温度过低时就不能进行开口通风。一般来说,大部分蔬菜在15-30度的温度环境中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是23-25度左右,如果温度低于15-18度以下时或高于30-33度以上时就会生长发育缓慢。咱们农民朋友在进行温室大棚通风时,在棚内温度高于蔬菜生长适宜温度上限时开始通风最合适,在开口通风过程中等到棚内温度降到蔬菜生长适宜温度下限时关闭风口升温最合适,简单的来说就是——当温室大棚内的温度高于28度以上时才可以通风,当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低于23度前要及时闭棚升温,不论白天通风时间多长或一共通风几次,都要保证温室大棚的温度始终在23-28度这个适宜作物生长的温度区间内。另外,在冬季温室大棚“看温度”通风的时候,还要注意根据棚温高低和蔬菜是否喜温等情况灵活调整通风口的大小,棚内整体温度较高的时候、棚内温度较高的局部位置和对高温度环境要求不高的蔬菜,通风口大小可以适当增加8-10公分或6-8左右来适当增加通风量,棚内温度较低的时候、棚内温度较低的局部位置和喜欢较高温度环境的蔬菜,通风口大小则应当掌握在6-8公分或者4-5公分左右来适当减少通风量,通风口的大小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好。第三个问题:通风时要注意对风口进行“缓冲”来预防冷风直吹入棚的危害
在冬季温室大棚的通风排湿管理上,有很多农民在通风后遇到蔬菜发生“闪苗”、萎焉、干叶、皱皮以及生长发育受阻的问题,其实啊,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通风管理不当、冷风直吹蔬菜所造成的。
冬季的气温低、空气干冷,如果我们在冬季对温室大棚进行通风时让冷风直接进入棚内,这就很有可能使在棚内一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蔬菜因为冷风直吹、温度骤降、湿度锐减等而发生生理性生长障碍,从而对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损失危害性。在冬季温室大棚通风时,我们一定要避免大量的冷风直接吹入大棚里,解决通风时冷风直吹入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通风口处增设“缓冲带”,以此来让棚外干冷空气在进入棚内前有一个增温增湿的缓冲时间差。
咱们菜农朋友具体应该怎么去操作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在温室大棚的风口处增加一道缓冲膜就可以了!对于温室大棚上我们常用的几个通风口,我们可以在距离每个通风口20-30公分的地方,拉上1条长度约1-2米的塑料薄膜(用钢管、木棍、扎丝等固定),让通风时进入到的干冷空气先吹到这个塑料薄膜上再阻挡到墙壁墙体上,这样就可以延长棚外干冷空气吹到棚内蔬菜上的时间和距离,在外部空气接触到棚内蔬菜这个过程中,棚外干冷空气会先在与棚内温湿空气接触过程中被加热加湿,被加热加湿的空气就不会再对棚内蔬菜带去任何不良影响。
除了放风用的通风口以外,温室大棚的入门口也容易发生外部冷风直吹蔬菜情况,这种情况很多菜农都会在门口处设置一个缓冲室、悬挂保温帘等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第四个问题:冬季温室大棚通风及浇水、施肥、病害防治等管理上的其他几个注意事项
1、冬季阴天通风时(保证棚温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中午通风时)外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阴天一般温度会相对高一些),也可以适当增加通风口的大小,这样能够快速排出棚内累积的湿气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也可以很好的预防棚内蔬菜发生病害。
2、冬季晴天通风时(保证棚温的情况下),如果棚内的蔬菜已经发生了叶霉病、灰霉病等病害时,为了不给病菌营造传播病害的有利温度环境,这时候通风时一定要注意:在每次通完风关闭风口升温后(把温度升高到30度以上),应当使棚内的温度连续保持在30-35度这个范围内,然后在进行下一次的通风。3、冬季浇水后通风时,切忌一定不可盲目性地立即打开通风口去通风,正确的做法:是先保持棚内处于封闭状态且使棚内温度升高到30度左右后(主要是提高浇水后降低了的土壤温度),然后再进行通风-升温-通风-升温的连续性间隔通风,否则容易造成土温因浇水降低后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而对蔬菜的根系造成损失或影响根系正常吸收。
4、冬季温室大棚通风时,农技小背篓建议大棚东西两侧的通风口稍微开小些,因为东西两侧位置的棚内温度会比大棚中间的温度低、升温慢,这样做可以保持棚内温度平衡。
5、冬季温室大棚内处于结果期的蔬菜应当比其他季节适当减少留花留果量。在蔬菜的冬季浇水管理上,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结合浇水使用高钾水溶肥或平衡型水溶肥(两种水溶肥建议交替使用,每隔15天冲施1次即可)搭配微生物菌剂或微生物菌肥一起冲施,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冬季蔬菜根系的活性和减少棚内蔬菜上的病害发生率。除此之外,如果蔬菜在开花结果期遇到连续阴云雨雪天气时,为了提高蔬菜的开花坐果率和保花保果率,农技小背篓建议咱们农民朋友建议为蔬菜补充一些硼肥(叶面喷洒)和灵活进行药物蘸花处理(蘸花药物如2,4-D和防落素,具体使用方法与操作注意事项去翻看我以前写过的文章)。在蔬菜的冬季施肥管理上,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比其他季节适当减少10%左右的用肥量,因为冬季蔬菜的根系活性差、水肥吸收能力弱且土壤中的养分分解释放速度慢,即使大家用肥量比较多,但把肥料用到地里土壤中以后,一来棚内蔬菜吸收不完,二来会造成较多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积累而加重土壤的酸化或富营养化问题。
在蔬菜的冬季病害防治管理上,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应当尽量选择使用粉剂、烟剂等类型的农药熏棚,尽量避免在使用水剂、悬浮剂、乳油剂等类型的农药喷洒药液,因为叶面喷打药液的方法会进一步增加棚内的湿度,而农药熏棚则不会增加棚内湿度。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