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法

2024-05-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518 次
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法

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

小麦锈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病害,给小麦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本文将从病害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小麦锈病的特点

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茎秆和穗部等部位出现红褐色、黄褐色或黑褐色的锈斑,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茎秆折断、穗部***等现象。锈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于繁殖,因此小麦生长期间是锈病发生的高发期。

二、小麦锈病的危害程度

小麦锈病的危害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轻度感染时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小,但重度感染时可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据统计,小麦锈病每年给我国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达到数十亿斤,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为了有效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础,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抗锈小麦品种,具有抗锈病毒、高产、优质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2.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小麦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干燥,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及时施肥、灌溉和喷药,可以有效控制小麦锈病的发生和传播。

3.科学施肥

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同时,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过多的氮肥会使小麦生长过旺,容易感染病毒。

4.合理使用农药

在小麦锈病高发期,可以使用适量的农药进行喷洒,有效控制锈病的传播。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用量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五、小麦锈病的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小麦锈病的病原体是锈菌,主要分为条锈菌、黑锈菌和赤锈菌三种。

2.小麦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种子传播和农具传播等。

3.如何选择适合的抗锈小麦品种?

选择适合的抗锈小麦品种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如何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锈病?

小麦感染锈病后,叶片、茎秆和穗部等部位会出现红褐色、黄褐色或黑褐色的锈斑,可以通过观察植株表面的锈斑颜色和形状来判断是否感染锈病。

5.如何避免小麦锈病的复发?

避免小麦锈病的复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干燥,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加强小麦的养分供应和科学施肥,同时适当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选用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速保利)等拌种,立克秀(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敌力脱(丙环唑)、特富灵可湿性粉剂等喷洒,或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洒。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适期晚播、消灭田间菌源、加强田间管理等。

一、化学防治

1、拌种和包衣

(1)选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g,拌种50kg;或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g,拌种50kg。

(2)选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

2、农药喷洒

(1)秋季和早春,每亩可用25%三唑酮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兑水60kg喷雾;也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若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

(2)其他药剂如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以及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小麦锈病都有一定的防效。

二、农业卜纤防治

1、合理选用抗锈病良种

(1)种植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余悔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烟农19、23等系列品种。

(2)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还要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防止品种单一化。

2、播种地块的选择及播种

(1)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以型毁仿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2)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1500-2000kg有机肥,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cm以上。

(3)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3、适期晚播

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可有效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

4、消灭田间菌源

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在锈菌的越夏基地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也可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及时浇水,以补充因孢子堆表皮破裂而损失的水分。

问: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防治方法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神亩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
小麦条锈病,这几年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大范围发生,而且发生的严重程度逐年递增。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梁敬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发生面积1327万亩。2024年的发生面积预计还要大。
如何防治?推荐使用戊菌唑+吡唑醚菌酯防治。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下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特性和危害:
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俗称“黄疸病”。主要是在叶片和叶鞘上危害,有生锈状的病斑,延叶脉依次排开呈条形,所以称为条锈病。
属于真菌性病害,担子菌纲锈菌目。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周年侵染循环。在气温低于1-2℃时,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可随气流远程传播。
条锈病的危害,主要在于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掠夺养分和水分,增加蒸游渣森腾量,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另外导致灌浆受阻,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严重时绝产。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剂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
近几年使用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己唑醇、戊菌唑比较多。
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另外农户对该病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病不打药预防,一旦发现病害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很严重了。
小麦条锈病推荐防治用药方案
(1)每亩地使用:10%戊菌唑乳油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克叶面喷雾。吡唑嘧菌酯既有治疗作用,还有保护功效,使持效期更长。
(2)每亩地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30克+32%唑酮乙蒜素乳油40毫升叶片喷雾。有条件的话,建议加入20毫升植物精油,以提高展着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药效。
(3)如果严重发生,适当加大药量,另外5天左右重喷一次。

问:简述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以菌源基地治理和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1.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耐)锈丰产良种是防治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2.做好品种的合理化布局,以切断病菌的周年侵染循环,抑制或延缓新小种的产生流行。3.栽培防病调节播期,适期播种;合理用肥;铲除自生麦苗;加强田间管理。4.药剂防治。粉锈宁等药剂拌种、喷雾。

问:综合防治小麦锈病的主要措施有()。

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