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椪柑灰霉病介绍 柑橘灰霉病症状

2024-05-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733 次
椪柑灰霉病介绍 柑橘灰霉病症状

椪柑灰霉病高清图片

椪柑灰霉病是椪柑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椪柑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控制椪柑灰霉病,我们需要了解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椪柑灰霉病的发生规律

椪柑灰霉病主要发生于椪柑果实上,其发生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条件

椪柑灰霉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于发生,尤其是雨季和梅雨季节,因此要加强对椪柑的防雨措施。

2.果实损伤

果实损伤会导致果实表面破损,为病菌提供进入果实的条件,从而引发椪柑灰霉病的发生。

3.病菌传播

椪柑灰霉病病菌主要通过果实之间的接触和空气传播进行传播,因此要加强对果实的清洁和通风。

椪柑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针对椪柑灰霉病的发生规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椪柑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2.加强管理

加强椪柑的管理,包括修剪、施肥、清洁、通风等,可以提高椪柑的免疫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使用生物制剂

使用生物制剂可以提高椪柑的免疫能力,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椪柑灰霉病的效果。

拓展问题

1.椪柑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椪柑灰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逐渐扩大并腐烂,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

2.椪柑灰霉病的病因是什么?

椪柑灰霉病的病因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主要通过果实损伤和病菌传播而引发。

3.如何使用生物制剂防治椪柑灰霉病?

使用生物制剂时,需要根据生产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通常需要在果实成熟前进行喷雾处理。

4.椪柑灰霉病对椪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椪柑灰霉病会严重影响椪柑的产量和品质,导致果实腐烂、变质,从而降低椪柑的市场价值。

5.如何判断椪柑是否感染灰霉病?

可以通过观察果实表面是否出现灰色霉斑来判断椪柑是否感染灰霉病,同时还可以进行病菌检测等专业检测方法。

问答拓展:如何区分小葱灰霉霜霉疫病,劳烦老师专家解答?图下是哪种病害呢

上图为霜霉病,以下回答由大葱种植一站式服务平台葱满满提供。

灰霉病:病株叶片上产生白色斑点,斑点梭形至长椭圆形,长1~5mm,病斑多时汇集成斑块,使半叶或全叶卷曲、枯焦,潮湿时枯叶上生大量灰色的霉层,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使葱叶卷曲枯死。

霜霉病:发病始于外裤纤升叶中部或叶尖、很快向上、向下、向心叶发展。鳞茎受害后长出的病叶为灰绿色,发病严重的叶片扭曲畸形、枯黄矮缩、变肥增厚。湿度大时病株表面遍生灰白色绒霉,无明显单个病斑,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也是鉴别该病的重要依据,中上都叶片受害时,在干旱状况下,病部以上组织逐渐干枯***、易从病部折断枯死。在潮湿的情况下,病叶易腐烂,遇上风雨时,发病的叶片便掉落到根际上面,干燥后皱缩扭曲。中下部叶片发病时,病部上方叶片***干枯,病害迅速蔓延,叶片似开水烫伤,随后枯黄凋萎。假茎早期发病后。其上部生长不平衡,致使植株向被害一侧弯曲。假茎晚期发病后,病部易开裂、严重影响种子成熟。

葱疫病:主要为害叶片、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温湿条件适竖携宜时、病斑迅速扩胡老展,重病田枯死部位常达葱管长的一半,甚至2/3。当病斑扩展到叶片的一半时,呈湿腐状,并导致葱叶***。受害部位黄化干枯,只残留两层膜状表皮、茎部受害后,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可长出白色稀疏霉层。

问答拓展:番茄灰霉病怎么办?

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状况之下,番茄灰霉病比较容易发生,很多农户都在寻找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特效药,其实做好施肥、管理等内容,就能很好地防止灰霉病出现。

夏季多发番茄灰霉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灰霉病是一种真宽隐菌类病害,除了番茄之外,在黄瓜、辣山巧卖椒、茄子等作物上也会出现灰霉病,在连续阴雨、低温的年份容易出现。

一般灰霉病的真菌会在土壤、残枝落叶上进行越冬,等到合适的温度时就会通过根系进行传播,一般其发育适温为20℃~23℃,最高32℃,最低4℃,在空气湿度达到90%时是灰霉病出现的最佳时机。

出现灰霉病对于番茄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包括茎秆、叶片、花蕾、果实都会受到灰霉病的影响,最初会从叶面出现症状,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不规则、深浅相间的轮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表面生少量灰白色霉层。

出现灰霉病,番茄园区就面临着减产的风险,因此要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预防番茄灰霉病出现没有特效药,只能从平时做好园区管理和水肥管理,不要等到灰霉病症状出现以后再去治疗,那就为时已晚了。

园区管理:番茄灰霉病是通过土壤、病枝、落叶等载体进行越冬的,所以在番茄采收后,及时对园区进行清理,杀菌消毒、清理落叶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在番茄定植之后,控制浇水量、避免湿度过高,合理修剪,增加通风和日照,都是为了避免出现灰霉病发作的环境出现。

预防灰霉病还需要做逗逗好水肥管理,及时施肥、追肥,能够提升作物的抗逆性,这样灰霉病出现的几率也会变小。

在番茄的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绿之洲平衡水溶肥、高钾水溶肥,同时配合微生物菌剂有根有苗进行使用,可以有效提升番茄的抗逆性,减少各类病害出现的危机。

问答拓展:【和田地区甘蓝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甘蓝灰霉病图片

和田地区是新疆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随着甘蓝种植消轮旅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灰霉病的危害日趋严重。甘蓝灰霉病是甘蓝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一般病株率10%~15%,严重时可达30%~40%,对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在和田地区做好甘蓝灰霉病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
  
  1 灰霉病的症状表现
  
  灰霉病危害甘蓝时,靠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开始呈水渍状。后来病斑扩大呈褐色,并发展到茎基部,最后腐烂,导致上部叶片萎蔫;或者从外部叶片扩展到内层的叶片上,后来腐烂。干燥时,不长灰霉,虽然腐烂,但没有臭味。
  一般在甘蓝包心时开始发病,植株外叶展开果实膨大期发病达到高峰。
 拿凳 
  2 灰霉病的发生原因
  
  2,1选种不当
  由于和田地区桐灶甘蓝品种的选育不能满足目前生产的需求,因此农户对甘蓝种子的选择不够重视,大部分都是自己找的种子,品种优势退化,而且种子未进行消毒,导致病害逐年加重。
  
  2,2温湿度控制不合理
  一般高温高湿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如果苗期湿度过大,病害发生就比较严重;相反在干旱的条件下,病害不太发生或者发生不严重。
  
  2,3连作因素
  甘蓝连作3年以上的地块病害发生严重。由于年年的重复种植导致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灰霉病病原,引起病害逐年加重。
  
  2,4水肥管理不合理
  一次浇大水后没有及时排除积水的田块发病比较严重。一般长期超施尿素和二铵的地块土壤板结,植株营养不良,抗病性减弱,易发生病害。另外田间使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也易造成病害的发生。
  
  3 防治措施
  
  3,1严把种子关
  做好种子植物检疫宣传工作,让农民知道不能选择未经检疫的甘蓝种子,否则易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同时,严格监管种子市场,确保甘蓝种子不带菌,给农民创造一个可靠的种子市场,避免经济损失。播种前,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在50℃温水中浸种20min后,放人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种子,晾干备用。
  
  3,2轮作倒茬
  通过轮作倒茬减少病害的发生。发病比较严重的田块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如瓜类、茄果类、豆类、芹菜、菠菜)轮作两年以上。
  
  3,3土壤消毒
  播种前,用多菌灵2~2.5kg/667m2与细沙土30~50kg拌匀撒在土表将地耕翻,使药剂与土壤彻底混合。
  
  3,4合理密植
  合理的栽培密度有利于田间透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甘蓝育苗采用撒播法,播种量50g/667m2。早熟品种株行距60cm×30cm,定植密度2500~2800株/667m2;中晚熟品种株行距60cm×35cm,定植密度3000株/667m2左右。
  
  3,5合理施肥
  重视农家肥,控制化肥施用量。播种前,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灰霉病易于甘蓝包心时开始发病,植株外叶展开果实膨大期达到发病高峰,因此在生长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控制植株生长过旺,减少未熟抽薹。不要盲目追施,一般可在定植后25d后浇缓苗水,同时追施尿素10~15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
  
  3,6清洁田园
  注意苗期通风排湿,保持覆盖物清洁,增加透光率。病叶、病残体及时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防止病害大面积扩散。
  
  3,7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10%速克灵烟剂250g/667m2,在傍晚进行闭棚烟熏,连熏2~3次,每次间隔7d左右;或喷施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连喷3~4次,每次间隔7d左右,具有较好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