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_桃树_好

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桃小食心虫是一种害虫,它的危害特点主要表现在桃树上。它会危害桃树的果实和幼叶,使得桃树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是在春季和夏季比较多,而在秋季则比较少见。为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使用农药、修剪桃树等。
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特点
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桃树上的果实和幼叶。它会在桃树上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会钻入桃果内部,吃掉果肉和果核。这样不仅会导致桃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还会使得果实容易腐烂。桃小食心虫还会危害桃树的幼叶,吃掉幼叶的组织,导致桃树的生长受到限制。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是在春季和夏季比较多,而在秋季则比较少见。在春季,桃小食心虫会从地下爬出来,开始寻找桃树上的果实和幼叶。在夏季,桃小食心虫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它们会在桃树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会钻入桃果内部。而在秋季,随着天气的转凉,桃小食心虫的数量会逐渐减少。
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为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农药
可以使用一些专门针对桃小食心虫的农药,如乙酰甲胺、氧乐果等。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2.修剪桃树
可以定期修剪桃树,清除枯枝败叶,以减少桃小食心虫的栖息地。还可以修剪桃树的枝条,使得桃树的通风和光照更好,从而减少害虫的滋生。
3.使用黄板
可以在桃树上安装黄板,黄板上涂抹一些黏性物质,吸引桃小食心虫爬上来,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1.桃小食心虫对人体有害吗?
桃小食心虫对人体没有直接的危害,但是如果吃了被桃小食心虫危害过的桃子,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等不适症状。
2.使用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
使用农药过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3.有没有其他的防治方法?
除了使用农药、修剪桃树和使用黄板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寄生性天敌等。
百科知识:乙酰甲胺
乙酰甲胺是一种杀虫剂,属于有机磷农药的一种。它可以通过破坏害虫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来达到杀虫的效果。乙酰甲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详见使用说明书。
参考来源:
1.《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手册》
2.《现代果园管理》
问答拓展: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桃小食心虫不仅仅危害桃树,还危害山楂,苹果,梨,杏,李等核仁类果树,掌握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对管理好桃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
桃小食心虫以幼虫为害果实,被害果表面出现针头大小的蛀果孔,孔外出现泪珠状汁液,汁液干后呈白色蜡状物。幼虫在果实内为害,造成纵横弯曲的虫道。虫粪留在果内,果实呈豆沙馅状。
幼果被害后,生长发育不良,形成果面凹旁岩凸不平的猴头果。被害果表面大多留下圆形脱果孔,孔口处有少量虫粪,有丝粘连。
二、桃小食心虫的的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苹果落花后半个月开始,每亩放置桃小食心虫诱捕器3~5个,或每3~4公顷设置1台果园专用频振式杀虫灯,可大量诱杀成虫,减少落卵量。
2、地面防治:苹果落花后半个月左右,在果园设置桃小食心虫性诱捕器,自诱到成虫之日起或于5月中下旬降雨或果园浇水后,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3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400倍液,喷洒树盘后浅锄。
3、树上喷药:喷药时期应在成虫产卵期和幼虫孵化期。当果园卵果率达到0.5%~1%时喷药。药剂可选用30%氰马乳油1500~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三、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该虫1年发生1~3代,以老运仿御熟幼虫在土壤中做冬茧越冬。翌年苹果落花后半个月左右,幼虫开始出土。继而在地面做夏茧化蛹。该虫在河南省5月下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盛期在6月中下旬。
第一代卵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初孵幼虫在大棚果面爬行一段时问后,从果实胴部蛀入果实,在果实内取食,排粪便于其中。幼虫老熟后从果中脱出,7月下旬以前脱果的幼虫,脱果后在地面做茧化蛹,继续发生下一代;
8月中旬脱果的第一代幼虫,一部分入土做茧越冬,另一部分继续发生下一代。
四、桃小食心虫的预防方法
1、清洁田园:捡拾落地虫果和摘除虫果,集中处理,能减少虫源。
2、果实套袋:实行果实套袋,既能防止病虫害,又能增加果实光洁度。
问答拓展:桃树梨小食心虫为害特点有哪些?怎样进行人工防治?
(1)为害特征梨小食心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桃树新梢。雌虫产卵于桃新梢中部叶片的背面,幼虫孵化后,多从桃梢顶端第二、三片叶的基部蛀入,向下蛀食,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受害新梢常流出大量树胶,梢顶端的叶片先萎缩,然后新梢干枯***,脊坦此时幼虫多已转移。一头幼虫可转移为害2~3个新梢。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树,对定植后当年的幼树影响较大,应加以防治。(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我国北方地区,如河北、辽宁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缝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第一、二代(5、6、7月份)幼虫主要为害桃树的新梢,第三代成虫主要转移到梨果实上产卵为害。
(3)防治斗或方法①诱杀成虫:利用糖醋液和果醋,装入罐中挂在桃树上诱杀成虫。②剪除虫梢:当顶梢1~2片叶凋萎时,及时剪除被害顶梢,集中处理,消灭幼虫。③喷洒农樱销桐药:从5月上旬开始,根据性诱剂预测,当诱到成虫数量连续几天突然增加,应及时喷洒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松乳剂5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
问答拓展:桃小食心虫为害桃树有何特点?怎样防治?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7~8毫米,翅展16~18毫米;雄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3~15毫米。前翅近前缘中部处有一个近似三角形的蓝黑色大斑。卵淡红色或深红色,竖椭圆形。幼虫体长13~16毫米,全体为桃红色。蛹长6.5~8.6毫米,全体淡***或黄褐色,羽化前变为灰黑色。茧有两种:一为扁圆形的培丛越冬茧,由幼虫吐丝缀合土粒而成,十分紧密;另一种为纺锤形的“蛹化茧”,亦称为“夏茧”,亦由幼虫吐丝缀合细土而成。
【为害症状】
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为害。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蛀果孔常有流胶点。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并将粪便排在果内,形成“豆沙馅”果,并在果实上留蛀果孔。
【发生规睁带律】
在河北、山东等地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越冬。翌年5~6月出土。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卵盛期在8月中旬左右,孵化的幼虫为害至9月份脱果入土做茧越冬。
【防治方法】
①树盘覆地膜。根据幼虫脱果后大部分潜伏于树冠下土中的特点,成虫羽化前,可在树冠下地面覆盖地膜,以阻止成虫羽化后飞出。②树下药剂处理土壤。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越冬幼虫出土,二是老熟幼虫脱果期。在幼虫出土始盛期,进行地面施药。可用50%辛硫磷300~500倍悉中芦液,每次每667米2用原药0.5~0.75千克,着重树冠下施药。第一次施药后,隔半月再施第二次。秋季脱果的桃小食心虫入土整齐,这时,地面施药效果更好。③化学防治。在成虫羽化产卵期、幼虫孵化期及时喷药。可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20%杀铃脲悬浮剂8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④生物防治。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幼虫,用小黑花蝽刺吸桃小食心虫的卵,其天敌还有桃小甲腹茧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