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植物病害病原及症状观察)

2024-04-1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306 次
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植物病害病原及症状观察) 一、猝倒病

发病症状:

未出土或刚出土的幼苗发病,幼苗茎基部形成水渍状斑,继而病斑变黄色褐收缩状,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病情发展快,幼苗叶未凋萎仍未绿色时幼苗迅速倒伏。

发病条件:

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土温低、湿度高、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易发病。多在幼苗1-2片真叶前发生。

预防方法:

1、与非茄科作物轮作

2、苗床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灌溉方便、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无病地块

3、使用腐熟的农家肥

二、立枯病

发病症状:

发病时病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直至死亡。

发病条件:

菌丝在土壤中越冬,可通过雨水、农具、带菌农家肥传播蔓延。播种过密、土壤忽干忽湿、间苗不及时或幼苗徒长,造成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易诱发其病。

预防方法:

1、加强苗床管理、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2、防治土壤忽干忽湿,减少伤根。

3、注意合理放风,防止苗床在高温高湿条件出现病害。

三、病毒病

发病症状:

一为斑驳花叶型,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二为叶片畸形和丛枝形,叶片畸形丛生,叶脉褪绿,出现斑驳,叶茎节间缩短,后期植株矮化。

发病条件:传播途径主要靠蚜虫蓟马叶蝉等刺吸式口器传播特别遇高温干旱天气,不仅可促进蚜虫传毒,还会降低寄主的抗病性。5月底和6月上旬为病毒病易感期;果实膨大期缺水干旱,土壤中缺钙、钾等元素也易感病。

预防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整地前把枯枝落叶全部清净,并用848消毒液液或氯溴异氰尿酸。

2、生长前期要多中耕,少浇水,以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性。夏季高温干旱,傍晚浇水,降低地温。

3、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

4、种子处理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放入10%磷酸钠中浸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5、减少污染机会。病毒病多由于蚜虫传播农事操作传播,可采用诱杀蚜虫法防治。

6、轮作

四、疫病

发病症状:

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暗褐色缢缩。扩大后边缘呈黄绿色,中间暗褐色,茎部发病多在茎基部和枝权处并出现缢缩。叶片由下向上逐渐枯萎死亡。

发病条件:

露地辣椒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上旬遇到高温高湿或雨后暴晴天气发病快而重。主要通过空气、雨水和土壤传播预防方法:

1、实行轮作,深耕晒地,清除田间病残体。

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采用高畦或高垄栽培方式,及时排除积水。

3、温室栽培时要加强温度、湿度和放风管理。注意发现病株后立即拔除,带到田外深埋。

五、炭疽病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湿度大时边缘出现软腐状,幼苗茎基部呈水发病时造成枝杈处发黑整个茎杆坏死折断叶子脱落果实腐烂严重时引起整株枯萎死亡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积水过多、田间郁闭长势衰弱、氮肥过多发生较重

预防方法:

1、与瓜豆蔬菜类实行轮作

2、定植前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

4、夏季高温干旱,适宜傍晚浇水,降低低温

5、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

六、枯萎病

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下,与地面接近的茎基部皮层呈现水渍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

发病条件:

田间积水,偏施氮肥雨后积水条件下发病严重

预防方法:

1、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2、加强田间管理与非茄科作物轮作

3、土壤消毒:结合整地、可以全田撒施多菌灵、福美双等杀菌剂

七、软腐病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脐部,发病为水渍状暗绿色斑,果肉腐烂有明显臭味,有时果实变形,好像在袋子里装满了泥水,俗称“一兜水”。

发病条件:

湿度大,6-8月份阴天多雨,天气闷热时,病害易流行。另外重茬地、排水不良、种植过密、蛀食性害虫危害严重时发病严重。

预防方法:

1、培育壮苗,合理密植,进行地膜覆盖。

2、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摘除病果并深埋。

3、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并及时防治驻果害虫。

文章来源:蔬菜植保卫士

更多精彩内容

测土配方施肥|动植物疫病诊断

发布农业政策|发布农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