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豌豆的种植密度多少为宜
豌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在种植豌豆的过程中,种植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请问豌豆的种植密度多少为宜呢?
豌豆的种植密度豌豆的种植密度与品种、生长期、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豌豆的种植密度为每亩25-30万株左右。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土壤、气候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豌豆的栽培管理除了种植密度之外,豌豆的栽培管理也非常重要。在豌豆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土壤:豌豆喜欢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5。
- 施肥:豌豆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在种植前,应进行基础施肥。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追肥。
- 灌溉:豌豆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需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影响根系发育。
- 防治病虫害:豌豆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Q:豌豆的生长周期是多长时间?
A:豌豆的生长周期一般为70-100天左右。
Q:豌豆需要进行摘心吗?
A:豌豆需要进行摘心,可以促进分枝和花荚的生长。
Q:豌豆容易受到哪些病虫害的侵害?
A:豌豆容易受到豆荚蚜、豆蛾、豌豆花叶蝉等害虫的侵害,还容易发生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
豌豆的百科知识豌豆,是豆科植物的一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分枝,高可达2米。豌豆的果实为豆荚,种子为绿色或**,形状为球形或扁圆形。豌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钾、钙、镁、铁等营养成分。
参考来源:《现代农业技术》
释义拓展:无公害食品:豌豆生产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著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豌豆生产技术规程(NY/T5028-2024)》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豌豆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建立生产档案,适用于无公害食品豌豆的生产。
问答拓展:豌豆播种时的适宜株行距、密度和深度是多少?
普通叶搭没败豌豆条播行距一般25~40厘米;点播穴距一般15~30厘米,每穴2~4粒种子。半无叶株型豌豆行距20~30厘米,株距5~10厘米。大粒软荚豌豆,最佳播种密度60粒/米2左右;小白粒和小褐粒硬荚豌豆90粒/米2左右;青豌豆介于80~100粒/米2之间。有灌溉条件、土壤肥沃的地块,密度需适当减小;种植半无叶豌豆,或在贫瘠干旱的地块种植知颤豌豆时,密度需适当加大。豌豆播种深度宜在3~7厘米之间察激,最多不宜超过8厘米。仅供参考
问答拓展:豌豆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作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豌豆现在已经是世界第四大豆类作物。不过豌豆怎么种植呢?以下就是我整理豌豆的种植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豌豆的种植1、土地选择:
以排水良好PH为6.0-7.5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为宜,豌豆忌连作,如能与水稻轮作最理想。
2、播种量:
净种每亩种子用量约5-7公斤,种子要进行消毒,每公斤种子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5克拌种消毒,以防苗腐病为害。
3、种植方法:
豌豆可纯种或套种,纯种时,开墒2—4米,行距40厘米,塘距20厘米,烟豆套种时,每墒种植两行,塘距20厘米。每穴播种3—4粒,播种后用农家肥覆盖种子,若苗腐病为害严重地块,则改用土砂覆盖为佳。
4、施肥:
底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或复合肥40公斤。发芽出苗后喷施400倍**素水3-4次于叶面,有利于生长,肥料三要素要酌量配合施用,尤其不可缺乏钾肥以免蔓叶变软弱或徒长。豌豆施肥量应视土地肥瘦酌情增减。
5、日常管理
株高30~40厘米时在盆土中插入数条竹竿,牵引豌豆苗攀爬,注意使茎叶分布均匀。
喜凉爽,不耐高温和霜冻,开花结果期15~20℃时最利于开花和豆荚发育;不耐旱。曲不耐涝,要求土壤保持湿润而不积水。
施肥以昌迹基肥为主,应多施磷钾肥料,氮肥基本可不施。从枝叶生长旺盛期开始,每10天左右施1次腐熟有机肥。
采收
一般每2~3天可收1次。食豆粒的品种则在豆荚内的种于充分长大而鼓胀时再采收,此时豆荚仍为绿色。若留种或采收干豆,可等豆荚枯黄时再摘下。
冬选良种
可选用白花豌豆、中豌4号、中豌6号、荷兰豆、食荚大菜豌1号、无须豆尖1号、美国豆苗等品种。
深耕细整
豌豆忌连作,种过豌豆的地块要隔4~5年才能再种。深耕细整,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排水状况确定畦宽,菜用高秆品种1.5米(连沟)种2行,粒用高秆品种2米(连沟)种4行,矮秆品种2.5~3.5米(连沟)种6行。
施好基肥
播前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条施或穴施。也可以用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穴施。
适期播种
一般10月中下旬播种,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穴,每穴播种2~3粒,每亩用种量5~7.5公斤。高秆品种和苗用品种适当密植。菜用高秆软荚豌豆、高秆甜豌豆,行距70~80厘米,株距30厘米,便于管理采摘。中豌4号、中豌6号等早熟矮秆品种在11月下旬播种,每亩用种量10公斤,行距30~35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穴2~3粒。
适时收获
根据食用方式决定收获时间。一般粒用豌豆于开花后15~18天子粒饱满时采收;干豌豆于70%~80%豆荚枯黄时收获;菜豌豆(荷兰豆)在开花后12~14天嫩荚现子不现粒时采收;豌豆苗在播后30天左右苗高18厘米时采顶端嫩梢;作饲料的在盛花期收获;作绿肥的在收荚果后及时翻压。
豌豆在生长期间常会发生芽枯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枯萎病等。发病后要及时摘除病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豌豆主要虫害有蓟马、塌搭潜叶蝇、蚜虫、青虫、斑潜蝇、豆荚螟等,主要为害茎、叶、荚,特别是蓟马以成虫在豌豆子房膨大形成豆荚时为害,伤口在豆荚长成后形成**状斑点,虽不影响产量,但严重影响商品性。
豌豆的起源苏联瓦维洛认为豌豆起源中心为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演化次中心为近东;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高加索南部至伊朗。豌豆由原产地向东团迅拿首先传入印度北部、经中亚细亚到中国,16世纪传入**,新大陆发现后引入美国。豌豆是古老作物之一,在近东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000年)和瑞士湖居人遗址中发出碳化小粒豌豆种子,表面光滑,近似现今的栽培类型。
最早的豌豆有近东的耐干燥型和地中海沿岸的湿润型二类,前者可能是栽培品种的祖先。古希腊和罗马人公元前就栽培褐色小粒豌豆,后来又将豌豆传到欧洲和南亚,16世纪欧洲开始分化出粒用、蔓生和矮生等品种并较早普及菜用豌豆。
中国最迟在汉朝引入小粒豌豆。《尔雅》中称“戎菽豆”,即豌豆。东汉崔寔辑《四民月令》中有栽培豌豆的记载。16世纪后期高濂著《遵生八笺》中有“寒豆芽”的制作方法和做菜用的记述(寒豆即豌豆)
豌豆的生长习性豌豆是长日照植物,喜冷冻湿润气候,耐寒,不耐热,幼苗能耐5℃低温,生长期适温12~16℃,结荚期适温15~20℃,超过25℃受精率低、结荚少、产量低。多数品种的生育期在北方表现比南方短。南方品种北移提早开花结荚、这与北方春播缩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故在北方,豌豆的生育期,早熟种65~75天,中熟种75~100天,晚熟种100~185天。
豌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垦地均可栽植,以疏松含有机质较高的中性(pH6.0~7.0)土壤为宜,有利出苗和根瘤菌的发育,土壤酸度低于pH5.5时易发生病害和降低结荚率,应加施石灰改良。
问答拓展:豌豆每亩播多少斤种子才最合适?为什么?
序言:豌豆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食物,它的做法非常多,同时在种植豌豆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豌豆的种植密度,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收益。在种豌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播种器或者是人工均匀的撒在表面,然后用平板类的物体轻轻压平即可。在播种豌豆的时候,一般每亩地播种二十斤左右是最合适的。
一、播种20斤左右最合适
在种植豌豆的时候一亩地大概播种20斤左右就可以了,因为这样的话帆腔种植密度就会比较的合适,而且不会影响采光。同时非常有利于豌豆吸收营养物质,如果再多一点的话是会影响到豌豆生长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适量。在收豌豆的时候,一亩地大概可以收600~800斤左右。不过袜侍大家一定要注意豌豆的生长条件,同时给予一定的营养物质,这样豌豆才能长得更好。
二、豌豆种植方法
在种植豌豆的时候首先是需要催芽的,我们可以先用40%的盐水选种,然后去除告轿吵上浮的干瘪种子和虫害的种子,在对种子进行催芽,等到种子露出牙之后,可以将它放在0度的温度中进行处理,等到半个月左右再去播种。在播种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根瘤菌拌种,因为这样可以提高产量。
三、种植豌豆的注意事项
等到豌豆长出幼苗之后,我们要对它进行施肥**需要的营养,同时还要去除一些病虫害,豌豆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白粉病,褐斑病等等。虫害有黑潜蝇、潜叶蝇等等,如果发现自己的豌豆生长情况不好的话,我们一定要对症下药,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豌豆的生长周期是比较短的,一般在开花后13天左右就可以进行收获。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