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蔬菜病毒病害的症状特征有(不符合病毒病害症状特征的是)

2024-04-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813 次
蔬菜病毒病害的症状特征有(不符合病毒病害症状特征的是)

作物病毒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所有种植户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病毒颗粒很小、又与作物共生,在不损害作物的情况下,任何药物难以杀灭病毒。而病毒病是则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病毒病原迅速复制,并抑制作物生长,花叶,黄叶,畸形,蕨叶,植株矮小丛植等病毒病危害。

番茄病毒病

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刺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播,如蚜虫、白粉虱、叶蝉等。还有小部分是由于生产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如:修枝、打杈时接触过病株的工具没有清洗或是伤口过大等。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3种市面上较为好用抗病毒药剂——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和盐酸吗啉胍,希望对您生产中预防病毒病有所帮助。

香菇多糖

香菇多糖:香菇多糖是一种多糖类预防型病毒钝化剂,属于微生物源低毒农药,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核算和蛋白质的合成,来进行控制病毒增殖;

优点:药效期长,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后可在植物体内形成一层“致密保护膜”,阻止病毒的二次侵染。并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喷施后不仅抗病毒病,还能增强植物的抵抗能力,并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缺点:不能根除病毒病,只能控制其症状和为害程度减轻。要单独喷施,配药时要使用清水,不能与酸性及碱性物质混用。喷药后24小时内遇雨水需要及时补喷。

使用方法:喷雾: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叶面喷雾,10天左右一次,连续2-4次。一般每亩地使用0.5%水剂150-250毫升,或1%水剂80-120毫升,兑水30-60千克均匀喷雾。植株较小的瓜菜选用低剂量,植株较大的选用高剂量;重病区域应适当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浸种:有的瓜果蔬菜种子可能带有病毒,播种前用0.5%水剂100倍液,或1%水剂2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对控制种传病毒病效果很好。

盐酸吗啉胍

盐酸吗啉胍:盐酸吗啉胍是吗啉类广谱低毒病毒防治剂,对植物病毒病有较好的控制与保护作用。药液可通过水孔、气孔进入植株体内,抑制或破坏核算和脂蛋白的形成,从而钝化病毒、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起到控制病毒的作用。

优点:盐酸吗啉胍使用安全性较高,在实验中无致突变作用,在动物体内代谢、排出较快,无蓄积作用。

缺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只能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不能将病毒彻底杀除。需要与其他类型的病毒钝化剂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度最多使用3次。

使用方法: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病毒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与其他类型药剂交替使用,连续喷施3-4次。每亩使用20%可湿性粉剂200-300克,或20%悬浮剂200-300毫升,或5%可溶性粉剂800-1000克,兑水45-60千克均匀喷雾。

十字花科蔬菜、芹菜、花生病毒病: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10天左右一次,连续喷施2-3次。每亩使用20%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20%悬浮剂100-150毫升,或5%可溶性粉剂400-600克,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氨基寡糖素

氨基寡糖素:氨基寡糖素是从海洋生物外壳提取而来的的多糖类天然产物,经酶解或微生物发酵提取的低毒杀菌剂。

优点:具有显著的整体调节作用,可提高开花和坐果质量。其成分易被土壤中微生物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环境易吸收物质,无残留,对人、畜安全性极高。可有效提升作物整体抗性(抗病、抗逆性等)。

缺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无法直接杀除病毒,而是通过激发植物自身的免疫反应,使植物获得系统性抗性,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易产生抗药性,需要与与其他类型的病毒钝化剂交替使用,喷雾后6小时内遇雨需补喷。每一生长季中最多使用3次。

使用方法:果树类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100-150倍液对全株均匀喷雾,每10~15天1次,连喷2~3次。

瓜类和茄果类病毒病:在作物苗期、花期和盛果期各喷施一次,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23~25毫升/亩,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预防晚疫病、病毒病、枯萎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配置农药一定要使用二次稀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