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苔素和氨基寡糖素能复配吗
植物病毒病在多数情况下以浸染的方式浸害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
病毒病害的传播、浸染和致害过程与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现有很大的区别。
病毒病多为系统性侵染,没有病征,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病毒病是影响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了解病毒病的症状及传播方式可以更好的防治病毒病。
1、病毒病的分类及症状
1.1花叶型:浓绿与淡绿相间,病部斑驳,叶明脉,生长缓慢或矮化,如番茄的花叶病毒病、西葫芦的银叶病毒病、黄瓜绿斑病毒病和黄斑病毒病。
1.2黄化型: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如番茄的黄化曲叶病毒病。
1.3坏死型:包括顶枯、斑驳环死和条纹状坏死。如番茄的斑萎病毒病、条斑病毒病和辣椒的枯顶病毒病。
1.4畸形型:叶片增厚、皱缩、变小或呈蕨叶状,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丛簇状。如辣椒的丛枝病毒病、黄瓜的皱缩病毒病、番茄的蕨叶病毒病和巨芽病毒病。
2、病毒病的传播方式
2.1媒介传播:昆虫是病毒传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传毒方式,其中以蚜虫、飞虱、叶蝉最为普遍,其次蚧壳虫、椿象、线虫、菟丝子等均可传播病毒。
2.2汁液接触传染:病株、健株的枝叶间相互摩擦或人为接触摩擦造成损伤易发生传染。农事操作如移苗、整枝、抹头、插花、切取无性繁殖材料等,手指或工具沾染病汁都可传播。
2.3病残体传播:上茬蔬菜留下来的病残体带有病毒,清园不彻底也会传染下茬蔬菜。这种传播途径概率较低。
2.4种苗及嫁接材料带毒:病毒病为全株性侵染,一且感染病毒,各个部位都会带有病毒,如种子、块茎、球茎、鳞茎、块根、插条、接穗、接芽、苗木等。
3、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3.1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十分显著,抗病品种即使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病毒病也很难发生。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是选择一个高产优质的抗病毒病品种使用抗病品种;可将干燥的种子放进70℃恒温箱中烘72小时的方法钝化病毒。
3.2规范农事操作防治传毒昆虫:传毒昆虫的危害是病毒病快速蔓延的主要原因,防治传毒昆虫的危害也是重点。在生产上防治传毒昆虫有效的方法是药剂拌种、土壤处理,通过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能从根本上保护植株免受传毒昆虫的危害和传毒。规范农事操作蔬菜上病后,最好及时拔除,减少传染源;进行移苗、整枝、抹头等农事操作时,避开发病植株,事后喷施一次氨基寡糖素+青枯立克,钝化病毒,减少病毒传播,同时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菌感染。
3.3防治虫害
用大蒜油+苦参碱喷雾,每次间隔7-10天。防治蚜虫、飞虱、螨虫等虫害,减少病毒传播媒介数量,降低上病概率。
3.4药物防治
没上病:用氨基寡糖素+青枯立克,期间沃丰素和氨基酸交替喷雾预防,每次间隔7-10天。预防病毒病的发生,补充蔬菜所需的营养,促进蔬菜生长,培育壮棵,提高蔬菜抗病性。
上病后:用氨基寡糖素+沃丰素+芸苔素喷雾2-3次,每次间隔3-5天,第一次可以复配上盐酸吗啉胍/宁南霉素,钝化病毒、促进蔬菜生长。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