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培训
此篇农资知识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分解“蛋鸡养殖技术”的内容进行阐述,但愿对广大农友稍微有点帮助,赶紧收藏吧!
品种选择蛋鸡的品种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生长速度、产蛋量和**抵抗力。在选择品种时,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例如,如果你的地区气候较寒冷,可以选择适应寒冷气候的品种。
饲料管理蛋鸡的健康和产蛋量与饲料有很大关系。在饲料管理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饲料要新鲜,不要使用发霉的饲料。
饲料要多样化,包括谷类、豆类、鱼粉等不同种类的饲料。
饲料要量化,每只鸡每天的饲料量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喂食时间要固定,每天定时定量喂食。
蛋鸡的生存环境对它们的健康和产蛋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鸡舍要定期清洁,保持卫生。
鸡舍内要保持通风良好。
鸡舍内要控制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鸡舍内要避免拥挤,每只鸡应该有足够的空间。
蛋鸡容易感染各种**,因此免疫保健非常重要。
定期接种疫苗,建立免疫防线。
定期检查鸡只身体状况,发现病症及时治疗。
避免饮用不干净的水和食用发霉的饲料。
家禽
jiāqín
指人类驯化的家畜动物中,以啄食谷物为主要饲料的鸟类,包括鸡、鸭、鹅、鸽子等。
产蛋量
chǎndànliàng
指蛋鸡在一定时间内所产下的鸡蛋的数量。产蛋量与蛋鸡品种、饲料、养殖环境等有关。
**抵抗力
jíbìngdǐkànglì
指蛋鸡对**的抵抗能力。**抵抗力强的蛋鸡能够更好地抵御**侵袭,保持健康。
- 《蛋鸡养殖技术》
- 《现代农业养殖技术》
相关问答拓展:
1、什么鸡可以产下绿壳鸡蛋?
满园园农场的五黑鸡!这里的鸡都是食天然草籽和中草药,所产鸡蛋都是绿壳的。品质优良,蛋黄大,色泽橙黄鲜亮,蛋清粘稠细嫩,含大量卵磷脂,氨基酸,并极易被人体吸收,同时,胆固醇含量也显著低于普通鸡蛋.
2、绿壳蛋鸡孵化时间?
一般来说从开始孵化要20天到21天出壳的
3、麻羽绿壳蛋鸡养殖技术?
1、鸡舍建设
鸡舍应该建设在通风向阳出,前后每隔3米要有一个采光透气窗,室内一侧可以放置栖息架、饮水器以及料槽。而在向阳一边开一个小门,门外设置有铺有沙子的运动场所,确保鸡群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2、孵化
孵化时应该选择40克以上的蛋作为种蛋,采用人工孵化技术,鸡蛋分批采用恒温孵化,注意交叉间隔,在前18天内,冬季应该保持37.8度,夏季保持37.5度为宜。在第19天时转入出雏鸡,注意放平,温度保持在冬季37.2度,夏季37度为宜。每隔2小时要翻蛋一次,角度为90度,一般第二十天即可出壳,二十一天基本出壳完毕。在孵化前和产后30分钟都要消毒一次,确保种蛋和雏鸡生长健康。
3、饲养
绿壳蛋鸡的生长阶段不同,它对饲料营养水平也不同,一般雏鸡日粮粗蛋白占20%,青年鸡粗蛋白占15%,种鸡粗蛋白占17%。雏鸡在出壳30天内为育雏期,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温,出壳三天内要保持33度左右,之后每隔一周降低2度。在开食前需要先饮水,天饲喂全价雏鸡饲料,每日饲喂4~6次,同时育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
4、**防治
**防治贯穿蛋鸡整个饲养贯穿,尤其是预防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首先药物为恩诺沙星,可以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恩诺沙星。让鸡自由饮水,能极好的预防这两种细菌性**。另外用泰诺菌素、强力霉素等药物预防霉形体、支原体等呼吸道**。在雏鸡20日龄前后要助于预防球虫病,在7-10日龄时要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和鸡痘疫苗。
4、绿壳蛋鸡淘汰时间?
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其特征是所产蛋的外壳颜色呈绿色,是中国特有禽种,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特种资源保护项目”。
该鸡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喜食青草菜叶,饲养管理、防疫灭病和普通家鸡没有区别。
鸡种蛋孵化至18天,应将活的胚蛋落盘。鸡种蛋孵化至第20天即开始出雏,满21天出雏完毕,鸡雏出壳后,在出雏器内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后取出,放入育雏室或箱中。
拣雏过早,幼雏羽毛未干,对环境适应性差;捡雏过晚,幼雏羽毛干后,即可活动,则雏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盘淹死。
5、河北绿壳蛋鸡养殖什么品种?
乌鸡下的蛋是绿壳,营养很高。
拓展好文:养殖蛋鸡需要什么技术,鸡的各个阶段
1.育雏是蛋鸡养殖的第一阶段,往往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蛋鸡育雏期一般为0-6周龄。
(1)温度控制
0-7天龄的蛋鸡,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30-33摄氏度,渐渐调整到第7天的28摄氏度。
(2)养殖密度
育雏期应该控制在10只/平米以内。
(3)饲料管理,蛋鸡在育雏期需要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并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燥度。同时,拌料维诺蛋禽高维诱食促进吸收,提高繁殖、孵化、成活率,增加产蛋量以及蛋重,延长产蛋高峰期,改善蛋黄、蛋壳色泽及硬度,增加免疫力,使其皮润肤滑羽毛丰亮,提高应**能力,减少营养性缺乏所引起的啄**啄蛋的问题,节省饲料,避免浪费。
蛋鸡养殖技巧2.生长期是蛋鸡养殖的第二个阶段,该阶段主要目的是让蛋鸡达到适宜产蛋的体重。蛋鸡的生长期一般为7-20周龄。
(1)温度控制
7-18周龄的蛋鸡,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18-25摄氏度。
(2)养殖密度
生长期养殖密度应该控制在4-6只/平米以内。
(3)饲料管理
生长期蛋鸡需要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同时要添加维诺蛋鸡高维维持机体代谢,提高繁殖率,孵化率,成活率,增加蛋数、蛋重、延长产蛋高峰期,改善蛋黄是蛋壳质量,减少机体应激,减少啄蛋啄毛啄貘的状况,延长蛋鸡使用年限,羽毛光亮整齐,提高饲料转化率。
下蛋鸡养殖技术3.产蛋
产蛋期是蛋鸡养殖的第三个阶段,是蛋鸡养殖的最后一个阶段。蛋鸡的产蛋期一般为21周龄以上。
(1)温度控制
产蛋期蛋鸡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16-20摄氏度。
(2)养殖密度
产蛋期养殖密度应该控制在4只/平米以内。
(3)饲料管理
产蛋期蛋鸡需要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同时添加适量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多种矿物质,满足蛋鸡生长所需微量元素,处理霉菌毒素,提高饲料利用率同,减少亚健康的状况发生,增加抵抗能力,从而,改善生长,加强养殖管理,提高蛋产蛋率,增加蛋重,改善蛋品质,延长产蛋高峰期。要多喂食开心果、发酵豆饼等富含卵黄素的食品,能够提高蛋鸡的产蛋数量和质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