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2023疫情会影响春耕吗

2024-03-19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86 次
2023疫情会影响春耕吗

  这篇农资内容会给全国农资人说明“2023疫情会影响春耕吗”的内容进行概括性说明,但愿对你们有所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会对春耕产生一定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组织农民分时下地,分散工作,避免人员**,有效避免病毒传播。


好文探索: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 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 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


  当前全国春耕生产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地方农资下摆受阻,局部春耕备耕受到影响。3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不误农时春耕备耕,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压实责任稳定春播面积。要落实好分级分类防疫措施,尽可能减小疫情防控对春耕生产影响,确保春播面积落实到田。

  要提高**站位,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春播前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到县,层层压实责任,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

  双季稻产区要千方百计稳住早稻面积,力争有所增加。东北地区要全力扩大豆、稳玉米,西南地区要挖掘潜力扩大玉米种植,西北地区要因地制宜扩大春小麦面积。

  及早动员农民下田春耕。要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确保不误农时开展农事活动。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紧动员农民下田春管春耕。疫情严重的地区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和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序下田,避免人员**,做到防疫下地两不误。

  要组织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育代插、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确保种足种满,杜绝耕地撂荒。

  务实抓好春季田间管理。

  目前部分夏粮主产区出现疫情,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季田管。针对今年小麦苗情复杂、晚播弱苗比例高的实际,指导农民改变过去经验做法,因时因地因苗施策,分类开展田间管理。

  特别是1.1亿亩晚播麦要早管早促,抓住返青关键期和近期大范围降水的有利时机,趁雨趁墒追肥,增加春季分蘖。小麦起身拔节期要因地因墒因苗及时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争取多成穗、成大穗。

  小麦灌浆期要以“一喷三防”增粒重为重点,推动“一喷三防”全覆盖,力争增粒重、提单产。长江流域油菜产区要落实好“一促四防”措施,促进油菜稳产增产。

  保障“菜篮子”产品**。确保蔬菜、肉蛋**、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

  要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等产品供销和价格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搞好调剂调运,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产区产得出、运得走,销区调得进、供得上。要抓好“南菜北运”基地和北方设施蔬菜产区蔬菜生产,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大中城市周边要适当发展速生叶菜、芽苗菜,加快成熟上市,扩大市场供应量。

  稳定生猪、家禽和牛羊生产,指导养殖场户及时出栏。

  推动农资加快进村入店。

  受疫情影响地区要分区分级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严格禁止随意设卡拦截、断路封路等行为,确保春耕生产所需农资运输畅通。要加强农资供需情况监测调度和调剂调运,鼓励农资企业和经销商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确保农民有农资可用。

  畅通养殖业所需物资下乡和产品进城进厂的运输通道。特别要搞好带状复合种植所需的耐密玉米、耐荫大豆品种供需情况调度,及时调剂余缺,确保有种可用,有适宜种可用。

  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创新方式开展指导服务。

  及时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手段,宣传推广春耕春管、畜禽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特别是疫情较重地区要通过线上专家小课堂、支书村长大喇叭等,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确保技术到户到人。

  在关键农时季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包片,开展实地指导服务,落实春管春耕关键技术措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及时搞好农机作业服务。

  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好机手培训、机具准备和检修,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制定春耕农机作业预案,合理调剂调配作业机具。

  协调有关部门打通农机下田堵点卡点,不能因疫情防控影响农机正常上路下田、跨区作业,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特别是要指导农机生产企业加快生产出适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专用机械,确保复合种植有机械可用。


精选问答:


  1、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要性?

  ——站在历史的转折点

  2023年是中国“十四五”(2023年至2025年)的开局之年,更是中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元年”,“三农”工作也要开启新篇章。“中国正站在历史的交汇期,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三农’不能拖后腿。”

  ——特殊时期的特殊重要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3年初中国经济一度停摆,而中国对农业生产始终没有放松,春耕时节抓春季生产、汛情期间全国稳产、秋收季节全力收获,农业保持了平稳态势,亦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复苏的重要“稳定器”。展望2023年,全球疫情仍然前景不明,仍需要发挥“三农”的基石作用。

  ——更大力度的“乡村振兴”

  不论是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还是短期的特殊需要,“三农”都尤为重要。会议提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