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化肥农药为什么这么便宜

2024-03-1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76 次
化肥农药为什么这么便宜

  此篇汇总会给农资从业者们阐述一下“化肥农药为什么这么便宜”的内容进行周密讲解,但愿对大家有些许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好朋友,化肥农药价格整体来和前几年相比还是略有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有以下几点:。

  国家多农业政策的扶持,三农、现代农业以及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水肥一体化,普通化肥又无法满足水溶性等基本要求,因此必然会使得化肥价格下降,我这三年来都用的是德国新陆水溶肥料它的价位与传统肥料相比虽然贵了一点但总整体来讲还是很划算。

  农药里面的实物价和折百价什么意思详细点。

  元旦佳节即将来临,中国农资网小编在这里提前祝您元旦快乐。但是即将走进2023年的元旦盛典,除草剂百草枯价格将作何调整以下是百草枯最新网上报价:。

  山东东泰农化有限公司200克/升百草枯水剂,最新的出厂价位是元/吨。

  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百草枯原药,最新的出厂价位是元/吨。

  天津市施普乐农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0克/升百草枯水剂,最新的出厂价位是元/吨。

  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200g/L百草枯水剂,最新的出厂价位是元/吨。

  青岛现代农化有限公司200克/升百草枯水剂,最新的出厂价位是元/吨。

  浙江永农化工百草枯农资价格稳定,220公斤装42%百草枯母液上海提货价元/吨,200升装20%百草枯水剂暂无报价,母液日产30吨,**情况良好,以完成订单为主。

  江苏南通先正达百草枯价格稳定,220公斤装42%百草枯母液上海提货价元/吨,目前主发老客户订单,实际成交再商谈,运输正常。

  天津百胜化工,200克/升百草枯水剂市场看好价位元/吨。

  山都丽化工,200克/升百草枯水剂市场看好价位元/吨。

  山东省栖霞市通达化工,20%百草枯水剂市场看好价位元/吨。

  山东东泰农化,200克/升百草枯水剂市场看好价位元/吨。

  浙江永农化工220公斤装42%百草枯母液上海提货价元/吨。

  湖北沙隆达价格稳定,42%百草枯200公斤装上海提货价元/吨。湖北仙隆化工价格稳定,42%百草枯220公斤装母液上海提货价元/吨,20%2百草枯00升装水剂上海提货价元/千升。

  实物价就是某种农药为合格品的前提下的含量价格,比如90%为合格,也会出现91%或94%的含量时,都按90%的价格执行,高出的含量不计入总金额。折百价就是把所有的含量折成100%计,这样高出的含量也能算钱。

  通常都以折百计算,否则供应商会吃亏。希望对你有用。

  能源价格上涨对浙江经济生活影响不断加深。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发布时间:2023-11-1010:16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浙江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重化工业所带动的高能耗产业快速发展,以居住、汽车、家电等高能耗消费需求的快速升级,能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加之近年来各类能源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及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使我们对经济的增长方式、生活的消费方式、能源安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引发反思。

  本文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分析,提出我们的建议,以期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浙江能源消费现状及价格上涨情况。

  一、浙江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存度不断加深。

  1浙江能源消费总量迅速扩张。

  浙江近三年的能源消费增速均在十个百分点以上,2023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为952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0%。2023年能源消费总量达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6%。2023年能源消费总量达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消费煤炭万吨(原煤与洗精煤)、电力亿千瓦时、石油制品万吨。煤、电、油三大常规能源消费与上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07%、157%和73%。

  近年来浙江能源消费尽管增速有所回落,但总量的扩大有目共睹。

  浙江居民伴随生活质量提高,对能源消费需求增速惊人。

  浙江人均GDP自2000年超过1600美元,2023年达到3400美元,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电器普及、升级。人均居住面积成倍增加。出行方式逐渐向私人汽车转化,生活质量的改善直接导致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耗电量从2000年的319千瓦时,上升到2023年的656千瓦时,增长1056%。5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电费和燃料支出增长了575%和990%。

  2浙江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浙江作为能源小省,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扩张,使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

  2023、2023、2023三年,全省全年从省外调入和进口能源总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22%、161%和94%。

  3浙江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从投入产出产业关联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看,“十五”期间整个经济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能源产业的直接消耗在上升,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从1997年的080、060、108上升到2023年的120、069、123、2023-2023年浙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99、112、102、094、087,平均比“九五”时期上升737%,高耗能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中占有更大的比例。

  二、近年来主要能源价格进入持续快速上升通道。

  1国际油价涨势迅猛,高油价时代提前来临。2023年以后,受美伊战争和国际局势趋紧的影响,国际石油脱离90年代10-25美元/桶的价格运行区间,出现节节攀升势头。

  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WTI)自2023年年初的每桶30美元逐步上升,到2023年6月份冲破40美元,仅仅过了4个月在2023年10月冲破50美元大关,随后油价继续一路上涨,2023年7、8两个月上涨至70美元/桶价位,随后在2023年8月份创出803美元/桶的近20年新高,9月份开始稍有回落(具体见图1)。以原油价格年度涨幅计算,2023年上涨29%、2023年上涨341%、2023年上涨416%、2023年1-8月份上涨149%。

  国际石油价格步入快速上升期,既有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引起原油供求关系趋紧的原因,也受地缘**和产油区局势动荡、投机资本在原油期货市场兴风作浪等因素推波助澜。近期随着主要石油生产国加大原油产能、欧美国家纷纷加息调控经济增速,**油价上升的不确定因素大大缓解,使石油价格趋于回落,但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提前进入高油价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2煤炭、天然气价格上涨。重要能源的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在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同时,也出现在消费需求拉动下的持续上扬。

  2023、2023年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上涨,2023年原材料购进无烟煤价格上涨313%、烟煤价格上涨402%。2023年购进无烟煤价格上涨153%、烟煤价格上涨128%。2023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8752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七成以上。

  煤炭价格上涨从根本上推动浙江能源价格走势,增加了冶金、化工等企业生产成本。

  天然气价格和煤炭出现同步上涨,2023年上涨245%,2023年1至8月上涨214%。

  第二部分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1能源涨价加剧潜在通胀压力。能源涨价一是引起石油类企业燃料购进价的上涨。

  2023—2023年全省工业企业的燃料动力类产品购进价格分别上涨58%、145%、155%,加大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二是燃料价格上升,直接带动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2023年—2023年,汽油、柴油、电、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其他燃料等居民消费能源价格上涨,对CPI上涨贡献率分别为38%、668%、216%,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2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加。

  浙江既是耗油大省,又是原油净进口省。石油市场油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石油进口贸易,油价上涨导致外汇支出增加。

  2023年至2023年浙江进口原油**外汇从22亿美元增长到61亿美元,年均增速1202%,仅这三年国际油价上涨浙江进口原油分别要多**006亿、136亿和174亿美元。

  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提高。

  尽管各地**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但在成本推动下,仍难以抑制主要农资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扬,给农民增收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能源价格上涨推动浙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扬。

  浙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2023年开始进入一个上升周期,2023年农资价格总水平上涨29%,2023年上涨132%,2023年上涨58%,2023年1-8月份下降07%。

  (1)近三年化肥价格涨势迅猛。

  化肥生产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为主要原料,并要消耗电力,所以被称为高耗能产业,同时还有一定的环境污染。以煤炭为原料,每生产1吨**素消耗12吨煤和1200千瓦时电,能源价格上涨直接提升企业生产成本,推动化肥产品涨价。

  浙江化肥价格连年上涨,2023年上涨23%、2023年上涨154%、2023年上涨100%,目前仍处高价位。主要化肥产品价格,2023年8月与2023年初比,氮肥上涨255%、磷肥上涨248%、钾肥上涨583%、复合肥上涨311%。

  (2)农药价格涨幅低于原药价格涨幅。原油、煤炭价格、化工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增加,导致农药、原药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上涨。

  2023年初至2023年8月,甲胺磷原药价格上涨30%、草甘磷原药价格上涨173%、乙草胺原药价格上涨504%。与此形成反差的是,2023年至2023年8月,全省农药市场价格涨幅仅为72%、农药器械涨幅为66%。

  农药价格“水涨船不高”的现象固然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但也使部分农药生产企业在过度竞争后,用质量低下的产品扰乱农药市场,给农民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3)农用机油和农用薄膜价格大幅攀升。

  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带动农用机油和农用薄膜的价格上升。浙江农用机油价格上涨基本上与柴油同步,2023年初至2023年8月累计上涨364%。

  原油涨价造成农用薄膜原料生产成本上升,2023年至2023年8月,农用聚氯乙烯薄膜出厂价格上涨了498%,农用薄膜市场售价保持连续上涨态势上升172%(具体见表1)。

  表—2023年浙江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

  2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民增收。

  近年来,**为促进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优惠,使农业机械普及率在农村逐年提高。2023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比2023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提高35%。

  2023年全省农用柴油使用量为万吨,2023年柴油使用量为万吨,2023年柴油使用量为万吨。而这三年柴油价格上涨,使浙江农民用油每年分别要多支出48亿元、63亿元和104亿元。

  能源涨价引起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普遍上扬,直接导致浙江农民农业生产支出逐年增长。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农业生产支出由2023年的2661元,2023年升到2702元,2023年升到3447元,这三年人均农业生产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5%、15%和275%。

  油价、电价的上涨还带动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的上涨,2023年前8月全省机械作业费上涨41%、治虫费上涨74%。据初步测算,因成品油价上涨,农民耕作一亩水稻机耕费增加15元,抽水费增加10元,机收费增加12元。

  能源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惠农政策的成效。

  3捕捞成本激增下浙江部分渔民陷于亏损境地。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水产品捕捞业在浙江东南部沿海地区农业生产中占很**例,油价持续上涨对海洋捕捞产业发展、渔民增收带来了很大挑战。2023年下半年以来船用柴油每桶价格由500元-600元上涨至800元以上,使捕捞成本大幅提高。

  加上浙江近海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大大低于捕捞量,经济鱼类资源急剧衰退,根本形不成渔汛,出海捕鱼往往会入不敷出,导致近年来台州的临海、温岭等地半数以上渔民放弃传统冬汛,在1月份就提前回港休渔。今年上半年浙江象山县双拖渔船的捕捞效益低下,约有70%的渔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20%的渔船处于保本经营,只有10%的渔船略有盈余。

  象山县大小捕捞渔船一年的总用油量约为30万吨左右,根据现在柴油价格,象山县要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3亿元的用油支出。尽管各级**出台了扶持渔业的产业政策,但是主要能源价格上涨过快、渔农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范围广,抵消了**优惠减免税费,使浙江部分渔民陷于亏损境地。

  4燃油涨价增加农产品物流成本。浙江农产品物流结构中,低附加值的产品居多,大部分长途贩运的农产品以初级形态为主,农产品运费与工业品相同,两者的运输利润却相差悬殊。

  在近几年汽油、柴油上涨较快的情况下,燃油成本成为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大头。加上有关部门加强对公路超载超限的查处力度,运输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更是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成本。

  据测算,油价上涨和治理“双超”分别影响农产品货运成本上升30%和10%,利润下降30%—50%。针对农产品运输严峻形势,省**及时出台了浙江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减免农产品货运公路收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流通与**。

  一般重启是自己不正确操作引起的,记住容易引起重启的操作不做。电脑不要满负荷操作,就是在玩游戏、看视频时、下载时、看网页的同时在干别的操作最容易重启、死机、蓝屏,因此在玩游戏、看视频、下载时、看网页时不要在操作别的东西了。

  不管你在干什么,只要一有卡的迹象时就赶紧停止手头的操作退出在试,这样就不会重启,如果还是这样就不要玩了或是不要看了。

  硬件方面,CPU等硬件温度过高,内存少卡引起的,硬盘坏道,电压不稳,在有就是加的硬件不合适引起的。

  90%的重启是自己操作使用电脑不当引起的,卡是重启发生的根源,容易引起卡的操作不做,就会避免重启或少发生重启。


好文探索:谈起化肥农药就恐慌 如何看待听专家这么说


  近年来,对化肥农药的认识,有的人认为两者百害无一利,彻底将其妖魔化。有的人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就该放弃使用农药化肥。与此同时,个别媒体也推波助澜,致使人们“谈肥色变”“谈药色变”。

  如同一枚硬币,一面是有关化肥农药此起彼伏的嘈杂声音,另一面是农业农村部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取得的成绩:截至2023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三大粮食作物利用率双双超40%。

  我国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但“零增长”不等于“零使用”为什么在粮食生产中要坚持使用化肥农药。

  “化肥是高效的营养物质,能为作物提供养分,改善作物和土壤营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福锁强调,要正确认识化肥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

  “施用化肥以来,全国耕地从大面积养分匮缺转变为养分富集。

  ”张福锁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土壤基础生产力每亩仅260公斤,而现在达到了每亩333公斤。

  得益于化肥施用带来的土壤生产力提升,我国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单产翻了两番,其中化肥的贡献约占一半。全国大量试验证明,停止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家肥,3年内作物产量就会降低一半,甚至更多。

  农药的意义则主要在于通过防治病虫害达到保护粮食生产的目的。

  “人、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这些有害生物,药物是主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看来,尽管当今世界植物保护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选育防病虫品种等非农药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农药依然是当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

  宋宝安摆出现实例证:2023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0亿亩次,防治面积达16亿亩次,其中化学防治面积约占2/3,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措施约占1/3,这充分说明采用农药防治仍然是主要的措施。

  “人病了要用药治疗,同样,庄稼有病虫了,也需要使用农药防虫治病。

  ”宋宝安生动总结道,我们的农业丰收离不开农药,否则就会遭受病虫灾害,会减产减收,会饿肚子。

  很多人一谈起化肥农药就恐慌,认为是“吃化肥农药长大的”对此,该如何看待。

  “现在化肥施用带来了一些问题,导致一些负面影响被过分放大。

  ”张福锁表示,要消除对化肥的误解,其实很简单。“就像不合理饮食、营养过剩带来的‘三高’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一样,其实是食物摄入方式的问题,而非食物本身的问题。

   在张福锁看来,和饮食一样,化肥施用过量、养分搭配不合理、施用方式粗放等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但需要理性对待。

  面对“用了化肥瓜不香了、果不甜了”的质疑,张福锁解释说,施用化肥以来农产品品质整体是大幅提高的,少数问题是化肥施用不合理的结果。

  “部分果农盲目追求大果和超高产,大量投入氮肥,忽视其他元素配合,导致果实太大、水分太多,而可溶性固形物、糖度反而跟不上,降低了风味。”。

   有些人将土壤板结、污染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化肥的作用。

  对此,张福锁直言,这并非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主要是不合理灌溉和不合理耕作造成的。

  合理使用化肥,尤其是与有机肥配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对于人们谈“药”色变,在宋宝安看来,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去使用一些高毒农药引发的安全性事件的影响。

  “以前曾报道过的毒生姜、毒韭菜、毒豇豆等事件,这些留给公众的记忆伤痕是人们对农药认知偏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宝安介绍,由于过去我国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加之农户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淡薄,乱用、滥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进入新世纪以后,很多高毒、高风险农药已经逐步被淘汰。特别是新的农药登记管理条例实施以后,我国对农药登记已十分严格,对人、畜、天敌和环境有害的化合物是拒绝登记的。

  针对人们关心的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宋宝安认为判断农药残留是否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必须和剂量相联系,使用科学、规范,就安全可控。“只要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和限制用药剂量,农药残留是可以降解到安全标准范围内的,因而产品也是安全的。

  目前,我国农药减量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国农药产量呈现稳定微增趋势。为何“农药用得越来越少,而产得却越来越多”。

  “农药使用量指的是终端制剂使用量,农药产量的统计一般以农药原药为主,因此二者不能直接以数据大小来对比。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首先从概念上进行了解释。

  目前,我国农药零增长行动主要聚焦于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

  “ 我们在使用这些概念时,一定要注意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含义和严格的限定条件。”李钟华说。

  李钟华表示,农药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是农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出口占据了农药原药产量的很大一部分份额。以2023年数据为例,我国出口农药185.18万吨,其中农药原药出口65.59万吨,原药产量151.60万吨,原药出口占比43.3%。

  “出口肯定还是中国农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出路。”李钟华指出,因为农药使用具有季节性,要解决需求端限制所带来的影响,就必须开拓全球市场,才能促进我国农药工业向连续化、现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才能保证在国内农药使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农药工业保持长足可持续性稳定发展。

  如何看待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化肥农药减量之间的关系。

  “化肥用量要控制到合理的范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张福锁直言,我们不能盲目“减肥”当前要把用量过高的降下来,用量合理的地方要保持,用量少的地方还要提高一些。

  “要减少某些过量投入的养分,如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也要考虑增加有机肥还田,以及补充钙镁锌等中微量营养元素。”。

  目前,张福锁带领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构建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氮肥施用定额指标,其中,水稻的氮肥安全用量应该为7-12公斤/亩,小麦5-19公斤/亩,玉米8-19公斤/亩。

  张福锁补充道,控制化肥用量还应该以技术创新为前提,同时也要与其他栽培措施配合实现粮食增产。“我们十多年的试验证明,控制化肥用量在合理水平,通过优良品种选择、播种技术调控、土壤改良等措施,小麦、玉米、水稻可以增产18%-35%。

  针对农药减量,宋宝安表示:“不能以牺牲作物产量和防治病虫害效果为代价,而是要淘汰低效、高毒、高残留品种,提升农药利用率,并用高效、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新品种替代低效老旧品种,在此基础上合理使用与科学防控。”。

  “推进农药减施增效,发展高效、低残留、生态友好的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宋宝安介绍,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实施力度。2023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提升至41.5%,重点区域果菜茶绿色防控基本实现全覆盖。


精选问答:


  1、买除草剂在什么地方买便宜?

  便宜的地方一般是在农资市场或者网络平台上**。因为这些地方的主要业务是**农药和肥料,对于大量采购的客户而言往往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价格相对较为便宜。 在网络平台上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卖家的价格和服务来找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如果想要**更高品质的除草剂,可以选择专门的化工市场或者药店。**农药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真伪以及是否具备国家或地方相关的批准证书,同时,使用农药时也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标准使用,不得随意滥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史丹利为啥比得伟卖的便宜?

  其实看口碑,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既然周围邻居都选择史丹利,不是没有原因的。史丹利作为知名的化肥老品牌,其质量和口碑一直很不错。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使用史丹利的原因。 如果**一定要认准正规经销商,切莫贪小便宜,**了假冒伪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