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田螺的生活习性及养殖要点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09 次
田螺的生活习性及养殖要点

田螺的生活习性及养殖要点

田螺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贝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那么田螺的生活习性及养殖要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

田螺是一种适应力强的水生动物,能够在各种水域中生存繁殖。在自然环境下,田螺通常生活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湖泊、河流、水塘等水域中。而在养殖中,我们需要为田螺提供相应的水质和食物,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田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生物,即每只田螺身上都具有雌性和雄性**。田螺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春夏季,此时需要注意控制水温和水质,为田螺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

另外,田螺是一种食性较为广泛的动物,能够以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植物等为食。在养殖中,我们可以为田螺提供藻类、水生植物等天然食物,也可以根据田螺的饲养量和生长发育状况适当添加饲料。

田螺的养殖需要注意控制水质和水温,保持水体清洁,避免过度密度养殖和过度投饲,以免影响田螺的健康生长。

田螺的营养价值

田螺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是人们喜爱的海鲜之一。田螺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养成分含量/100g
蛋白质14.5克
脂肪1.5克
碳水化合物3.5克
45毫克
120毫克
10毫克
核黄素0.5毫克
尼克酸3毫克

田螺的食用方法

田螺是一种美味的海鲜,具有多种食用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田螺食用方法:

1.清蒸田螺

将田螺洗净后,用开水焯烫一下,然后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左右,取出后撒上蒜茸和葱花即可。这种方法可以保持田螺的鲜美和营养。

2.麻辣烤田螺

将田螺用清水洗净,用刀轻轻割开田螺口部,取出田螺肉后加入适量盐、孜然粉、辣椒粉、花椒粉等调料拌匀,然后用火烤制即可。

3.蒜香炒田螺

将田螺洗净后用开水焯烫一下,然后用刀割开田螺口部取出田螺肉备用。热锅加油,放入蒜末爆香后放入田螺肉翻炒,最后撒上盐和葱花即可。

以上就是田螺的生活习性及养殖要点、营养价值以及常见的食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问答拓展:

田螺怎么饲养?应该怎样养田螺?

田螺饲养方法:

  1.田螺的生活习性。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2.田螺的繁殖习性。春末夏初水温上升到15℃时,田螺从越冬的孔穴中爬十在水底摄食生长。到4月份开始繁殖,7~8月份是田螺繁殖旺盛季节。1~2龄雌螺可产仔20~30个,4龄以上的雌螺可产仔40~50个。仔螺出生后生长迅速,一年可发育成性成熟,每年4~9月是产仔季节。

  3.田螺养殖场地选择。田螺的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最好是有流水。螺池规格一般宽1.5~1.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田螺缺氧有什么表现?

简答:田螺缺氧表现为活动力下降、呼吸急促、身体变得浮肿、行动迟缓等症状。

深入分析:田螺是一种水生动物,需要水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如果水中氧气含量不足或者水质不好,田螺就会出现缺氧现象。田螺缺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活动力下降:田螺在缺氧的情况下,身体会变得虚弱,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无**常爬行。

2. 呼吸急促:田螺在缺氧的情况下,会加快呼吸频率,试图获取更多的氧气。

3. 身体变得浮肿:田螺在缺氧的情况下,身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身体变得浮肿。

4. 行动迟缓:田螺在缺氧的情况下,身体变得虚弱,行动迟缓,甚至无**常爬行。

优质建议:田螺缺氧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水质和水中氧气含量。为了避免田螺缺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清理水中的杂质和污物,保持水质清洁。

2. 提高水中氧气含量:可以通过增加水中植物的数量,增加水中氧气含量。

3. 控制田螺数量:适当控制田螺数量,避免过度密集,减少缺氧的发生。

4. 加强观察:定期观察田螺的生长状况和行为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鱼缸里养田螺养殖方法?

田螺不适合鱼缸里养

1.田螺的生活习性。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

顺源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的养殖技巧及注意事项

?1、池塘建设田螺适应能力强,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人工建设水泥池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田螺池尺寸通常为1.5-1.6米宽,10-15米长,具体尺寸可按地形来决定。池子的四周还要做埂,高度约为50厘米。在水池的两端设置进出的水口,并安装防逃网以防止田螺逃走。同时,在养殖池子中间种植一些浮游植物,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 ? ? ?2、种螺放养田螺大多数是自然繁殖,养殖时可以到河边、水田等地人工收集,也可以去市场上**。要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田螺放养时间一般在三月,放养时要要注意避开高温炎热的时间,适宜在在15~30℃的环境中生长。放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还要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的养殖。

? ? ? ?3、繁殖规律当水温在春末和夏初就会升至15℃时,田螺爬出越冬洞在水底找寻食物进行生长。繁殖于4月开始,7月至8月是田螺繁殖旺盛的季节。1至2岁的雌性田螺可产仔20至30个,4岁或以上的雌性田螺可生产40至50个。出生后,田螺生长迅速,一年内发育成熟。

? ? ? ?4、饲喂管理田螺的食物来源比较广泛,在自然界中的田螺通常以幼嫩水草或者浮游生物为食。养殖的田螺一般可以用牛粪或者鸡粪加入投喂,同时还可以促进水里浮游生物或者水草的生长繁殖,最终间接地为田螺生长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此外平时的一些蔬菜或者腐烂的瓜果都可以捣碎饲喂。 大部分养殖户还是自己使用麦麸、豆粕、玉米粉按照6:3:1的比例调配当作田螺饲料,其好处是豆粉蛋白质含量高可以加快生长速度。

? ? ? ?5、捕捞上市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捕捞完毕后,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只要防止暴晒,保持田螺湿润,即可装车上市。

? ? ? 田螺养殖并不算复杂,前提是要对田螺的生长习性及市场行情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就是做好田螺养殖的日常管理,结合科学的养殖技巧,养好田螺还是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