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是鱼吗为什么
此篇技术知识会给农友们分析“鳝鱼是鱼吗为什么”的内容进行具体解释,期望对各位网友们有所收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鳗鱼是一种鱼,但与大多数鱼不同。体形似蛇,体表光滑,头长而圆,体色黄褐色,有黑色斑点,常生长于稻田、河流等地。
选择排灌方便、无污染的水田,为它们提供轮虫、水蚤、浮游生物、瓜皮等食物。
鳗鱼是属于合鳃科鳗鱼属的鱼类。
又称血鱼、螺鱼、鳗鱼。有粘液,无鱼鳔,可直接呼吸空气。
鳗鱼常生长在稻田、河流、湖泊等环境的底泥中。养殖时要选择未受污染、水源充足的稻田作为养殖场地,并在稻田排灌口安装防护网,防止黄鳝外逃。
农家肥被洒在水田上以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
鳗鱼以水中的昆虫、浮游生物和腐殖质为食。
养殖时,可提供青菜叶、瓜皮等食物,并在稻田中投放蝌蚪、小鱼、虾、螺等,让黄鳝自行捕食。沼泽鳗的活动在冬季减少,此时不需要为它们提供食物。
好文探索:黄鳝生活习性及养殖
黄鳝(学名:Monopterusalbus):又名鳝鱼。体细长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
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
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
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
黄鳝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在中国各地均有生产,以中国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
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附近之大小岛屿,西起东南亚,东至菲律宾群岛,北起**,南至东印度群岛。
黄鳝体细长圆柱状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
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部膨大长而圆,颊部隆起。
口大,端位,吻短而扁平。口开于吻端,斜裂。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
眼甚小,隐于皮下,为一薄皮所覆盖。鳃裂在腹侧,左右鳃孔于腹面合而为一,呈倒“V”字形。
鳃膜连于鳃峡。鳃常退化由口咽腔及肠代行呼吸。
无鱼鳔这类辅助呼吸的构造,而是由腹部的一个鳃孔,**内壁表皮与肠道来掌管呼吸,能直接自空气中呼吸。
体**润滑无鳞片,富黏液。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仅留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
生活时体呈黄褐色,侧线完全,沿体侧中央直走。体背为黄褐色,腹部颜色较淡,全身具不规则黑色斑点纹,黄鳝的体色常随栖居的环境而不同。
体鳗形,鳍无棘,背鳍、臀鳍延长,与尾鳍相连,无腹鳍,或者小如存在为喉位。
栖息环境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
生活于水体底层,主要栖息于稻田、湖泊、池塘、河流与沟渠等泥质地的水域,甚至沼泽、被水淹的田野或湿地等皆可见其踪迹。喜钻洞穴居。
黄鳝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洞内弯曲交叉。每个沿穴一般有两个以上洞穴。
洞穴出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它将头伸出呼吸空气。
生活习性黄鳝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
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夜行性,**皮褶可行呼吸作用,故可直接呼吸空气。
冬季与干季时,会掘穴深至地下1-2米,数尾鱼共栖。鳃不发达,而借助**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
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
黄鳝为肉食凶猛性鱼类,多在夜间出外摄食,能捕食各种小动物,如昆虫及其幼虫,也能吞食蛙、蝌蚪和小鱼。
黄鳝之摄食多属啜吸方式,每当感触到有小动物在其口边,即张口啜吸。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黄鳝生殖季节约在6-8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即体长在35厘米以下的个体的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在36-48厘米时,部分性逆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成长至53厘米以上者则多为精巢。黄鳝产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发育,雌雄鱼都有护巢的习性。
卵大,卵径约2-4毫米,金**,富弹性。产卵时成鱼吐泡沫,在洞口积聚成团,卵量较少,不产于泡沫中,产在巢里,约7-8天可孵出幼鱼。
生殖腺左侧发达,右侧退化。具有性逆转现象,体长在200毫米以下的个体其生殖腺全为卵巢。体长220毫米左右开始性逆转。体长360-380毫米时,雌雄个体几相等。360毫米以下的,多数为卵巢。380毫米以上的个体多数为精巢。成长至530毫米以上的个体,则全部为精巢。
黄鳝自胚胎期到成熟都是雌性,只能产卵。在产卵以后,卵巢渐转为精巢,以后就产生**。怀卵量少,体长500毫米的雌体,怀卵500-1,000粒,分批产出。
刚孵出的幼鱼具有胸鳍,鳍上布满血管,经常不停地扇动,成为幼鱼的呼吸器官,稍长即行退化。当年幼鱼只能长到200毫米以内,2冬龄鱼才达性成熟,体长约340毫米。
人工养殖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
黄鳝的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
黄鳝体表的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湿,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的食性以底栖动物性食物为主,如水蚯蚓、螺蚌、蝌蚪、小型鱼虾等。
另外也摄食一些腐屑和藻类、瓜菜等。
黄鳝的繁殖习性有许多特殊之处。
雌黄鳝生殖腺左右大小不一,右侧发达,左侧退化。一般2龄鱼可达性成熟。
黄鳝繁殖最大的特点是有“性逆转”现象。从胚胎期间到第一次性成熟是雌性个体,产卵后的卵巢逐渐变为精巢,第二次性成熟时则排出**,以后终生为雄性。
若以黄鳝的长度来划分,则体长在22厘米以下者全为雌性。36厘米左右,雌雄个体数各占1半。53厘米以上的个体,则全部为雄性。黄鳝的产卵期在4-8月,怀卵量较少,一般为500粒左右。
产卵时亲鱼常在其穴居的洞口吐泡沫,卵就产在洞口附近的水生植物根部或石缝间,泡沫有保持鱼卵的作用。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幼鱼,孵出后12天左右,幼鱼可主动游泳、觅食,这期间的幼鱼靠雌雄亲鱼保护,依靠卵黄囊营养。
黄鳝的生长较缓慢,1龄鱼可长至20厘米,2龄鱼长至30厘米,3龄鱼可长至40厘米。人工养殖的黄鳝,其生长速度与饵料充足与否有关,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长得快。
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静水池饲养的特点是水体交换量小,池底有泥土供黄鳝打洞或人工设置物体供黄鳝栖息。
饲养池的位置选择应是背风向阳,有良好水源,形状可长方形或椭圆形,大小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池子结构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通常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三种,地上式水泥池水温随季节变化较大,对养鳝不利,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较多采用。
土池的建筑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点,最好在池底和池壁铺一层油毡,并且边角都要铺严,然后在油毡上铺土20厘米(池壁)和10厘米(池底),这样,既可防止池水渗漏,也可防黄鳝打洞逃逸。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设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进排水管管径在4-10厘米,池内端口设塑料网或铁丝网防逃。
成鳝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其目的有两个:一是看它是否漏水。二是利用水吸收清除水泥和三合土中的有害物质。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
10天后,在排干水的池底铺放20-30厘米厚的肥泥,肥泥用青草、厩肥、土壤混匀后沤制而成。池底肥泥铺好后,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鳝池降温和黄鳝隐藏栖息。
黄鳝池水深保持10厘米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0厘米。
在鳝苗放养前7天,应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千克生石灰,均匀泼洒全池。
消毒后清洁水灌满全池。在放养时鳝苗运输容器中的水温与鱼池中的水温不能相差过大(3-5℃)。
鳝鱼的放养密度根据鳝苗规模大小、饲养管理条件及饲料的多少等因素决定。一般在小型鱼池中养黄鳝,以每平方米放养鳝苗2-5千克为好。
放养的规模大,数量可相应减少,放养的规模小,数量可相应增加。饲料充足可多放些,饲料不足可少放些。
因黄鳝有大吃小互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在放养时要大小规模分池放养。一定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的鳝苗放养,切忌大小混养。
放养的规模最好为每尾鳝苗体重在20克左右,过小过大均不好。在鱼池中高密度养黄鳝也和运输时一样,在放养鳝苗的同时,也要适当放养一些泥鳅,在泥鳅上下窜动时可增加水中溶氧,并可防止黄鳝互相缠绕。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
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如鳝苗放养密度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捞取水蚤供鳝苗摄食。
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时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米饭、瓜果、蔬菜等。
饲料中以蚯蚓的饲喂效果最好,每5-6克鲜蚯蚓可增长1克鳝肉。蚯蚓的除在野外采集外,还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粪堆中饲养繁殖蚯蚓,以供应黄鳝的摄食。
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黄鳝在自然界生长时,有昼伏夜出的觅食习惯,初养时可在每天傍晚投饲,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10天左右的驯养,即可在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6时分3次投喂,以保证黄鳝有充足的饵料。
每次投喂要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的多少灵活掌握,一般投喂黄鳝总体重的5%。[6]。
流水养鳝与常规的土池养鳝相比,具有占地少、放养密度大、生长快、产量高,管理及起捕方便等优点。
特别是在具有地热水、工厂余热水的地方,利用温流水饲养黄鳝,更具有良好的效益。
精选问答:
1、为什么黄鳝属于鱼类?
黄鳝是鱼。因为它们属于硬骨鱼纲,所以是一种鱼类。
黄鳝属于淡水鱼,广泛生活在热带以及暖温带的淡水流域之中。不过黄鳝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鱼。它们不能像其它品种的鱼类那样只用鳃呼吸,还需要借助嘴巴、喉部以及表皮辅助呼吸才行。另外,它们的很多鱼鳍,比如背鳍和臀鳍,都已经退化了,远没有其它鱼类的鱼鳍发达。
2、鳝鱼是鱼不?
黄鳝也叫鳝鱼,鳝鱼是鱼类,但与大多数鱼类不同,其体型呈现蛇形,体表光滑,头部长圆,颜色为黄褐色,带有黑色斑点,常生长在稻田、河流等场地,养殖鳝鱼要选择排灌方便、无污染的稻田,并为其提供轮虫、水蚤、浮游生物、瓜果皮等食物。
鳝鱼是鱼,属于合鳃鱼科黄鳝属鱼类,又叫血鱼、罗鱼、田鳗,其体型细长,与蛇的形状较为相似,且头部较圆,尾部较细,体表光滑带有黏液,没有鱼鳔,可以直接呼吸空气。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