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73 次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羊肚菌是一种高档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其价格高昂,深受消费者喜爱。羊肚菌的种植方法相对复杂,需要农民们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一些细节,才能保证羊肚菌的品质和产量。

选择适宜的土壤。羊肚菌生长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羊肚菌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保证土壤富含有机质,通风良好,湿度适宜。

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羊肚菌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适宜的气温为14-24℃,湿度为70%-85%。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经常对羊肚菌进行喷雾,保持其湿度适宜。

再次,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羊肚菌种植可采用菌棒法、菌种法、菌网法等方式。其中,菌棒法是最常用的种植方式,其生产周期为5-6个月,产量较高。

注意羊肚菌的管理。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羊肚菌进行及时的灌溉、通风、施肥等管理,以保证其品质和产量。同时,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避免对羊肚菌造成影响。

相关百科拓展:

羊肚菌(yángdùjùn):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其菌盖呈褐色或黑色,形似羊肚,故而得名。羊肚菌肉质肥厚,口感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相关问答拓展:

羊肚菌是什么菌种植的?羊肚菌又名羊肚蘑,由于羊肚菌似球形,而且表面似羊肚状的凹坑,故此而得名。羊肚菌在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药食两用型真菌,不仅在价格上比较昂贵,它的营养价值也是名列前茅的。目前有不少人想要种植,但无奈于没有种植经验。

羊肚菌怎么种

1、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厘米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一次即可覆土3-5厘米,表面再盖2厘米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米,深20-25厘米,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3、室外生料栽培: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厘米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厘米,每平方米用菌种(12到;28厘米)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

羊肚菌种植技术

1、湿度管理: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湿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

2、温度管理: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6℃的温度,能**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或高出16℃),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

3、病虫害防治:菌丝与子实体生长都会发生病虫害,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如发生虫害,可在子实体长出前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予以杀灭。

4、适时采收:子实体出土后7-10天成熟,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菌盖表面蜂窝状凹陷充分伸展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清理泥土,及时晒干或烘干,装于塑料袋密封保藏。

5、干燥加工:羊肚菌干燥加工时勿弄破菌帽,可利用烤烟房烘干或晒干,勿用柴火烟熏,以免影响质量,按质量分等级后盛装在塑料袋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

羊肚菌的种植条件

1、温度湿度:羊肚菌是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

2、日照空气: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

3、土壤条件: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野生羊肚菌的鉴别

1、形态:野生羊肚菌相对于人工的个头相对较小,颜色相对较淡。

2、气味:野生羊肚菌香味浓于人工羊肚菌 。

3、口感:野生羊肚菌口感更细嫩。

关于羊肚菌的种植方法就先讲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羊肚菌的种植技术并不难,不过它是出名的产量低,所以大家在种植期间也一定还是要细心照料。羊肚菌原基形成的条件?

羊肚菌属于中低温型菌类。各地一般在春季2~5月雨后发生。也有少数地区有秋羊肚菌,9~11月雨后发生。羊肚菌生长期需要较低的气温,一般还需要较大的温差**,促使羊肚菌菌丝分化出菇,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5℃,生长速度很快,可达1~2厘米/天,但是菌丝较细弱。一般将羊肚菌菌种置于18~22℃条件下培养,菌丝粗壮、生长也较快,称为为羊肚菌的协调最适温度。

羊肚菌的原种、栽培种在培养前期,温度一般控制在20~22℃,菌丝体生长速度较快。培养后期,温度控制在18~20℃,菌丝体生长速度相对变慢,但是菌丝体更加粗壮,菌核数量也会更多。

羊肚菌的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在14~18℃,温度稳定超过8℃达到3天,菌丝就很容易分化形成羊肚菌原基。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子实体生长速度慢,20~25天才能采收。日均气温在15℃以上,子实体生长速度较快,10~15天可采收。

羊肚菌原基出现后,要防止倒春寒等低温天气造成原基及幼菇死亡。北方暖棚可避免。但北方冷棚、北方露天、南方露天条件下栽培的羊肚菌,需要做好防寒准备,一般可加小拱棚,即可保温,又可防止连续降雨湿度过大。

出菇后期,要注意遮光降温。阳光直射、温度过高,会导致原基无法形成、子实体的顶部生长点灼伤,子实体畸形,影响产量及品相。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1.

土质要求

羊肚菌需要种植在偏中性或者微偏碱性的土质中,建议选择肥沃的松质黑土进行种植,种植前还要确保土壤的透气排水性。

2.

生长环境

羊肚菌生长旺季是春季和秋季,适宜生长温度在20度,湿度在70%左右。羊肚菌发育是不需要有任何光线的,强光可能会影响到菌丝的正常生产,因此还需要为其提供弱光环境。

3.

熟料脱袋栽培

调好配方之后,则需要按照1:1.3的比例兑水拌料,然后发酵20天用专用的塑料袋进行装料,每袋约500g左右。装料完成后就是高温灭菌处理,然后在接种菌丝,一般采用两头接种法。随后放置在22-25度的培养室中培育一月,待菌

4.

及时采收

一般来说,采用覆膜栽培技术并为羊肚菌提供合适的大棚栽培环境的前提下,约一个月左右即可培育出子实体。羊肚菌在生长过程有不规则的延长性,所以要及时采收。

羊肚菌栽培技术?

步骤/方式1

栽培基质

种植羊肚菌的过程中,要使用木屑、磷肥、石膏、腐殖质、面筋配制基质,并对其高温消毒处理,以免产生杂菌,对羊肚菌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然后将菌种混合在基土中,等待菌丝长满基质后播种

步骤/方式2

播种种植

种植羊肚菌时,要向栽种场地喷洒消毒药剂灭菌,然后铺上一层薄膜,并覆盖一层土壤,再将长有菌丝的基质依次排列在土壤上,喷洒一次水雾后覆土掩埋,等待一个月的时间,羊肚菌就会长出

步骤/方式3

日常管理

养殖羊肚菌的过程中,要将环境温度保持在15-18度之间,湿度维持在70%左右,维持植株的生长,而且子实体长出后,要为羊肚菌提供充足的散射光照,注意定期通风,避免环境过于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