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腐病怎么治
这一篇经验总结会给大家刨释“根腐病怎么治”的内容进行解释,期望对各位农资人们有点帮助,赶紧收藏吧!
铜制剂或甲霜恶霉灵1500-3000倍液可用于根腐病初期,每株200ml液(具体浓度及剂量参考说明书)。病情严重时,应清除病株,并用固根灌根。
好文探索:大姜烂根病用什么药效果好?根腐病怎么治最见效?黄叶死苗用药根小子!
大姜是日常生活中做菜、做汤不可缺少的调味菜,而烂脖子病也就是根腐病是大姜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此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大姜减产严重。下面为大家介绍大姜根腐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微生物菌剂根小子可以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死棵现象,预防青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立枯病、猝倒病等土传病害。
大姜根腐病,常被人称之为烂脖子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腐霉属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姜种或病残体上越冬,病姜种、病残体是此病的初侵染源,在温湿度适宜的时候,通过雨水或者灌溉水传播。
根腐病发病初期,病姜植株地上部的茎叶先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及叶缘褪绿变黄,后扩展到整个叶片,至整株黄化凋萎后枯死。大姜茎基部出现水浸腐烂状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种姜受害会出现侵润的状态,表面会着生**白色霉层,扩展迅速。
根腐病有潜伏期,当种植户发现大姜产生病害时,其实大姜已经染病很长时间了,只是恰逢外在环境合适,病菌爆发了而已。 大姜根部病害的防治关键时期是病菌爆发前的潜伏期,可以适时用药,不要等到病害爆发了再治疗。
生姜根腐病,多与温差大和高温高湿有密切关系。如早晚温差大,中午温度高时,姜根本身就易受伤害。
如遭遇暴雨,且地块连年种姜,则发病率更高。易发病原因如下:。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种姜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病菌丰富。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过湿。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过湿。大雨或连阴雨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
对已坏病株进行处理,挖出销毁,附近进行杀菌消毒。浇水尽量改道,不让水从这里经过。
对于杀菌消毒过的地块,结合培土补充微生物菌剂根小子可改善土壤。
选用无病虫、无霉烂的种姜,播种前进行侵根消毒,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对于前茬发病严重的地块,在整地时施用石灰进行消毒,可预防土传病害。
大姜种植前做好消毒工作,可预防病害的发生。若种植期间发生病害,及时冲施或者灌根根小子,抑制病害的蔓延,起到杀菌灭菌的效果,还能促使根部的强壮、恢复植株的长势。
精选问答:
1、西瓜叶脉干枯怎么回事?
1、叶枯病
在西瓜栽培管理中,叶枯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并且呈上升趋势。成株期先在叶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明显的水浸状褐色斑点,湿度大时导致叶片失水青枯。茎蔓染病,产生梭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果实染病,在果实上生有四周稍隆起的圆形褐色凹陷斑,可深入果肉,引起果实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至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
(1)注意种子消毒,在播种前要用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浸种2小时,冲净后播种。
(2)若是棚室内栽培,要及时通风排湿,降低发病条件。
(3)若是露天栽培,不要大水漫灌,预防田间积水,特别是大雨过后,注意开沟排水。
(4)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阶段,可以及时喷施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扑海因1000倍液防治,交替使用,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效果较好。
2、疫霉病
西瓜疫霉病是西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病时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子叶染病出现水浸状暗绿色圆形斑,中央逐渐变成红褐色,近地而处缢缩或枯死。茎基部染病,产生纺锤形水浸状暗绿色凹陷斑,包围茎部且腐烂,患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染病,则形成暗绿色圆形水浸状凹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果实腐烂,发出青贮饲料的气味。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排水良好田块,采用深沟高垅种植,雨后及时排水。
(2)播前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40%**1500倍液,浸种30分钟,冲洗干净后晾干播种。
(3)常规药剂: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睛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氰霜哇悬浮剂2000倍液,或25%烯肟菌脂乳油9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必要时还可用上述杀菌剂灌根,每株灌药液0.4-0.5L,若喷洒与灌根同时进行,防效明显提高。
3、枯萎病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常见的一种病害,它可分细菌性和真菌细枯萎病。西瓜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真菌性枯萎病。苗期发病,子叶萎蔫,似缺水状,尤其是中午更加明显,早晚可恢复,继续侵染一周左右后,大部分植株开始死亡,叶片**不脱落,茎蔓基部收缩,或病部出现褐色或琥珀色胶状物。根部变褐呈水浸状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粉红色霉状物,一般是病菌的繁殖体。
防治措施: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可用55摄氏度的温水浸种,或使用咯菌腈(jing)对种子进行包衣。幼苗期,伸蔓期,坐瓜期可用甲基托布津,对整株喷雾防治,坐瓜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可起到防病增产的效果。
西瓜细菌性枯萎病又称青枯病,主要危害西瓜的茎蔓为主。植株染病,上端茎蔓出现萎蔫,最后全株枯萎而死。茎部纵切或挤压,可见有乳白色菌脓溢出,但维管束不变色,根部不腐烂。
防治措施:应积极防治西瓜的虫害,减少伤口的几率;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对病穴做消毒处理;发病初期,可用加瑞农药剂兑水喷雾防治,一般7天喷施一次,连用2-3次即可有不错的效果。
2、山药根腐怎么办?
山药根腐病怎么治
1、治疗方法
用45%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中等毒性)使用300-600倍液浸种,在作物发病初期施药,严禁擅自加大用量,每季最多使用1次。
2、预防措施
(1)用药物杀灭害虫
在种植山药时,用一些灭菌的药物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或适当加入一些杀灭害虫的药物。
在播种前搅拌均匀,拌种子,及时播种。使用一些杀虫灭菌的药物混合一些细土拌匀之后,撒在田地中,可以预防虫害的出现。
发病初期可用30%甲霜·恶霉灵水剂(瑞苗清)、50%多菌灵·福美双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700倍液等药剂灌根处理。
(2)选择好种植土壤
在播种山药之前,必须选择没有种植过山药的地块,并要求排水功能良好。在山药植株的生长过程中,一定要控制浇水量,在大雨之后及进排水,以避免土壤太过湿润。
在浇水或下雨后,及进中耕松土以使土壤暄松,避免土地出现结块的情况,有利于山药植株根系的生长,提高山药植株的抗病能力。
在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增加土壤疏松通透,减少病害发生。
(3)加强轮作
注意轮作,和玉米、小麦、萝卜、西瓜等作物3年轮作1次,种植时选择地势高、湿度低、肥沃疏松土壤播种,秋季整地时将病残体翻入土中,在经过冬季冰冻、春季日晒,杀死病原菌。
在收获时将病残体、杂草、腐烂茎集中烧毁,或带出田外深埋,以减少田间病菌基数。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