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是哪里特产的最好吃
这篇经验汇总解释“荔枝是哪里特产的最好吃”的内容进行分析,期望对农友们有所收获,欢迎收藏本站!
荔枝--茂名特产解释一、水果。
荔枝剥皮前后,和中间果实的样子荔枝(学名Litchichinensis)是中国南部出产的一种热带水果。果子是像葡萄一样一串一串挂在树上,一般是一寸左右的圆球形状,外边是薄薄的红色硬壳,里面包着**透明的果肉,中心是深棕色的核。
荔枝是华南的重要水果农作物,每年产量超过一百万吨。。
中国的古籍中荔枝最初作“离枝”。
一般相信荔枝是源自中国南部的野生森林。公元三世纪时张勃着的《吴录》有“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的记载。
苍梧便在今日的广西境内。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树。
又《西京杂记》所载,公元前二世纪汉朝刘邦称帝时,南海尉赵佗以荔枝进奉。公元一世纪的《民物志》,三世纪的《广志》中,荔枝都是作为岭南物产登录。
由此可见,荔枝在中国南部的裁种和生产已有二千年的历史。。
在今日的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及台湾都有种植荔枝,大约是从北纬18度至北纬28度都有。
中国以外很多国家亦有种植,近者东南亚大部份国家如**,泰国等都有荔枝出产,远者地球另一方的美国佛罗里达州及加利福尼亚,及澳洲的昆士兰亦有引入荔枝裁种。。
未经保存处理的荔枝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
荔枝的保鲜相对较为困难。传闻唐代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从岭南(亦有说是四川)把荔枝送到长安,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把整棵荔枝树砍掉然后以快骑驿送。
现代一般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选易于保存的品种,以低温高湿(摄氏二至四度,湿度90%至95%)保存。亦有配合使用气调,降低氧气比例以减慢氧化。或配合药物来杀菌防腐。
新鲜的荔枝每年五开始上市,七至八月是最当造的时节。产地附近的城市经常可以买到刚刚摘下来的新鲜荔枝。
至于离产地较远的地方,便只可以买到冰冻过的。荔枝罐头也非常流行,一般是去壳去核,泡在淡糖水里。
味道和新鲜的差的很远,经常用来作冷饮或甜点。。
荔枝有多个品种,当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种,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
“罗岗桂味”,“笔村糯米糍”及“增城桂绿”有“荔枝三杰”之称。。
挂绿:因外壳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都有一圈绿线而名。
据《广东新语》说,挂绿“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当中增城挂绿历来都是皇帝的贡品。
据闻干隆年间,增城人因为不堪每年纳贡之扰,把百棵挂绿砍掉,只存一棵母树现仍存在增城荔枝镇挂绿园,称”西圆挂绿”。西圆挂绿每年仍有结果,2023年便有一颗西圆挂绿荔枝,在拍卖会中创下”最贵水果”的世界纪录。
桂味:特点是有桂花味,肉爽而清甜。果皮浅红色,皮上的裂片峰尖刺手,皮薄而脆。核有正常发育的大核,亦有退化的焦核。
桂味中有一种叫”鸭头绿”,有墨绿色的斑片,是特佳的品种。。
糯米糍:特点是肉厚,多汁,浓甜如蜜。
果皮鲜红,皮薄,皮上裂片无峰尖。核小,更有退化成无核的。
其他常见的主要荔枝品种还有:。
三月红:是最早熟的品种,每年五月左右就会上市。。
妃子笑:较早熟的品种,皮淡红。
传说当年唐明皇为搏杨贵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
怀枝:传闻古时有尚书路过岭南,把乡亲送的荔枝入怀中,故名。
玉荷包:结果硕大,肉厚核小。。
荔枝果肉中含糖量高达20%。每一百毫升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70毫克,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柠檬酸、果酸、磷、钙、铁等成分。
不过荔枝火气很大,有些人吃多了会烂嘴巴或流鼻血。广东人有一句话,「一只荔枝三把火」。
本身火气大的人吃了十来个就会有反应。民间流行的解决方法是喝适量的淡盐水或蜜糖水。
俗语谓:「一啖荔枝三把火」,别以为是夸大其辞,对于阴虚肝热者来说,真是证据确凿。我有位**就是因为跟团啖荔而弄出火。
须知荔枝是补血、壮阳火之物,面对这白玉凝脂般的佳果,热症的人惟有忍忍口。**、糖**患者尤其不宜多吃。
假如荔枝吃多了,可服用以下一款茶,可收「降火」之效。用玄参3钱(9克)、麦冬3钱(9克)、灯芯花3个,以3碗水煎成一碗。或者吃性寒的西瓜,喝一碗荷叶冬瓜水,也可稍降过盛之火。
传说荔枝壳煮水可治吃荔枝所致的身体不适,杨贵妃就是用这独步单方消除恶心、肢软乏力、头晕目眩等啖荔枝的后遗症。大家亦不妨一试。
实热或阴虚肝火旺之人,切记少吃荔枝为佳,多吃不妙。体质平和或虚寒者,能饱享岭南佳果而无后顾之忧。
晚唐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三绝》诗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说的是唐明皇为搏杨贵妃红颜一笑,不惜劳师动众,千里送荔枝的事。。
唐·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苏东坡在宋哲宗绍圣年间被贬岭南,在绍圣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诗词内提到荔枝,当中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最为着名,亦足见他对荔枝的喜爱。
宋·宋徽宗赵佶《宣和殿荔枝》:“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
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明·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後娇。
“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芃芃,然不敢信也。
以示闽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赋。
锦苞紫膜白雪肤,海南生荔天下无。
盐蒸蜜渍失真性,平生所见唯萎枯。
相传尤物不离土,畏冷那得来三吴。
顾家传来三四株,桂林翠幄森森殊。
远人无凭未敢信,持问闽士咸惊呼。
还闻累累生数子,绛绡裹玉分明是。
未论香色果如何,只说形模已珍美。
千载空流北客涎,一朝忽落馋夫齿。
白图蔡谱漫夸张,文饰宁如亲目视。
饱啖只于乡里足,鲜尝渐去京师迩。
不须更作岭南人,只恐又无天下痏。
朝来自讶还自疑,事出非常有如此。
虽云远附商船达,不谓滋培遂生活。
始知生物无近远,故应好事能回斡。
卉物聊占地气迁,造化竟为人事夺。
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
由来沃衍说吾乡,异品珍尝曾不乏。
不缘此物便增重,无乃人心贵希阔。
福山杨梅洞庭柑,佳名久已擅东南。
风情气味不相下,称绝今兼荔枝三。
来源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以根、假种皮(果肉)及核入药。夏秋收集,晒干。
假种皮(果肉):益气补血。用于病后体弱,脾虚久泻,血崩。
核: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痛,鞘膜积液,**肿痛,胃痛,**。
用法用量果、果核:3~5钱。根1两。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之称。荔枝是**带果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园锥花序,花小,无花瓣,绿白或淡**,有芳香。
果园形,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
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据分析,每一百毫升果汁中含有维生素丙1320~7172豪克,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29~21%,为增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据《本草纲目》载:荔枝可“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补脑建身)、治瘰疬、瘤赘……”等病。
荔枝具有栽培粗放、寿命长的特点,经营荔枝有耗工少、成本底、收入大的好处。
其产值在果树生产中占重要地位。鲜荔枝和荔枝干远销国内外。
荔枝除鲜食、干制外,果肉还可罐制、渍制、酿酒和制成其他加工品,是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荔枝核含有57%的淀粉,也可酿酒,每百斤可制酒十多斤。
花芬香多蜜,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很好的蜜源。果皮、树皮、树根含有大量单宁,是制药的原料,种子亦可入药。
荔枝树干细蜜坚实,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舟船、桥梁和制造家具的优良木材。枝叶可作燃料。
所以,荔枝全身是宝,可以综合利用,是一种发展前途广阔、实用价值很高的果树。
到目前荔枝共有六十多个品种,其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有十几个。
如桂味、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红、白腊、灵山香荔、南局红等。
这个问题正好问对了,当你问到每个荔枝产地的人他们都会说他们哪里的荔枝最好吃,我觉得每一个地方产的荔枝都有一个特色的品种吧。
因为每个地方的土质都会有些不一样,那荔枝好不好吃不但要说这个品种还要讲究你是怎么护理是怎么施肥都有关联的,打个比方哦,红泥土的荔枝如果是施有机肥的那荔枝肯定比较鲜甜,肥沃的黑土种出来的荔枝没那么甜,还有一个就是打农药比较多的荔枝口感和味道也会有所影响的。
再一个就是品种了,比如有的人喜欢吃海南妃子笑,广东的禾荔,广西的桂味,所以不管是哪个地方产的他们那里至少都有一个品种是好吃的。
岭南隹果荔枝产自岭南比较正宗。
荔枝,产于中国南方,是中国岭南佳果,属于**带果树。
很多北方人知道荔枝可能就是来自于杜牧的《过华清宫》里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主要产于两广和福建南部,当然在西南部也有栽培。
荔枝和菠萝、香蕉、龙眼号称“南国四大果品”。
对于问题中所问及,哪里的荔枝是正宗的我认为荔枝没有所谓的广东的正宗还是福建的正宗,每个地方的土壤、气候和光照都不尽相同,所以长期栽培都会形成当地特色产品。
那么,今天就来说说广东和福建都有哪些地方的荔枝成为了本地的特产,又具有什么特点吧。。
福建荔枝,种植历史开始于唐朝,到了宋朝,达到鼎盛。福建荔枝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莆田荔枝。
听说在莆田城内的宋氏宗祠庭院里的“宋家香”,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仍然年年开花结果。莆田种植的品种为陈紫,每年的7月中旬采收,现在正是采摘的时节。
目前莆田的荔枝面积达到7000多亩,其土壤多是沉积土和红土,土质疏散易排水。莆田的荔枝果色鲜红、汁多肉爽、香气浓郁,非常好吃。
在2023年,国家对莆田荔枝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广东荔枝,广东省荔枝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7%,素有“中国荔枝第一产区”的美誉,主要以桂味和糯米糍为最佳,旧以“笔村糯米糍、萝岗桂味、增城挂绿”,号称“荔枝三杰”。
其中增城的挂绿最为宝贵,曾为皇家贡品。
广东都有哪些地方的荔枝形成了当地的特色呢。
深圳南山区的特产,南山荔枝被誉为“中华之珍品”,主要品种有糯米糍、妃子笑、桂味,南山荔枝栽培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南山就有荔枝栽培,南山荔枝如今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2023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其中挂绿是增城的特优产品,外壳红中有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果肉清甜有微香,21世纪初曾出现单颗天价拍卖的情况,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增城挂绿有文献正式记载都已有400多年,其中在增城荔枝镇挂绿园有一颗挂绿树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是挂绿品种的“老祖宗”。
2023年被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广东省从化市特产,已有近400年的栽培历史,种植面积达到近万亩,2023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广东省惠来县特产,“中国荔枝之乡”,惠来荔枝具有“岭南四大佳果”的美誉,种植面积达到14万公顷(20多万亩),主要品种有“乌叶”、“怀枝”、“糯米糍”。如今在惠来县内尚存一棵荔枝树,树龄有800多年了,2023年被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正宗荔枝是**的,**是荔枝原产地,最大的荔枝有比鸭蛋大,而且味道芬芳甜美,**人迁移到两广的白话佬祖地梧州,成为白话佬始祖,把荔枝也传递来,中国最正宗的荔枝是广西灵山,不仅种类多,而且果大甜蜜。
正宗荔枝应该数广东增城,增城盛产茘枝,荔枝为增城特产,增城挂绿被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增城茘枝皮薄,颜色红润,肉质丰厚,汁多清甜。增城荔枝为朝廷贡品,岭南至湖南的西京古道就是进贡荔枝的古通道,西京古道有多个驿站,是为进贡荔枝的官员而修建。
苏东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描述的岭南佳果就出自增城,增城荔枝历史悠久,增城北部的正果兰溪有原始的野生荔枝林,这也充分证明荔枝在增城的种植历史。增城的桂味、糯米糍、水晶球、仙进奉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品种,加以保护。
广东荔枝除了增城外,高州荔枝也历史悠久,品质上乘,“一骑红尘妃子笑”描述的就是高州荔枝进贡朝廷的景象,从唐朝开始,高州荔枝成为贡品,高州有一个荔枝园叫贡园,专门进贡荔枝的地方,今年一棵荔枝树更是拍出天价。高州有2000多年的种植荔枝历史,保留有1500多年的荔枝树,这也足以证明广东荔枝的历史和地位,高州荔枝的妃子笑、白糖罂、桂味、三月红等名种深受欢迎,核小肉厚,饱满多汁,含糖分高,清甜。
广东的**带气候为荔枝种植提供优越气候条件,也使荔枝成为广东的特产之一。
云南的是正宗的,云南许多地方的荔枝为原生品种,比如红河州的元阳,还有大理宾川华侨农场,那里的华侨来自**,**,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华侨们引入了这些国家的优良品种,又加以改良,重新培植后就成了可以那么说称为很经典的树种了,许多的都是无核的,小核的,据说,宾川好吃的荔技可以论粒卖呢。
另外,海南,广东的荔枝也是比较正宗。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手捧几颗丹红荔枝,细细品尝其清甜果肉,顿觉口齿生香,令人回味无穷。
终于明白苏轼为何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感慨。
荔枝营养丰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A、B、C等,并含叶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荔枝具有健脾生津,理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病后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气疼痛等症。现代研究发现,荔枝有营养脑细胞的作用,可改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并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过量食用荔枝或某些特殊体质的人食用荔枝,均可能发生意外。
相信大家都对杜牧的这首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着深刻的印象。
的确,妃子笑的品质非常的优良,属于优质荔枝,通常是在5-6月期间成熟。这种荔枝长得比较大个,肉也很丰厚,果核也不大。
南山荔枝产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早在唐宋时期,便是进献的“贡品”。主要种植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
南山荔枝具有肉软滑细嫩、多汁、味浓甜等特点。南山荔枝以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饮誉海内外,成为“南山农产品三宝”之首。
桂味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下旬成熟并陆续上市。桂味的个头不算大,属于中等的个子。
桂味中有一个品种叫做“鸭头绿”,是桂味中的佳品,通常都是一些老树结出来的。桂味的肉质较爽脆,因为带有规划的味道,所以吃的时候人会感觉特别的清甜,果核也是比较小的。
灵山香荔原产地广西灵山县。其果卵圆头形,略扁,果中等大,果肉白蜡色,肉质爽脆,味清甜,微香,肉厚核小品质优,分别获第一,农业博览会银奖,第二届金奖,第三届名牌产品,获2023、2023年广西名牌产品称号。
果实7月中旬成熟。香荔品质上乘,丰产但不稳产。
荔枝自古被视为果中珍品,产于岭南及蜀地。尤以蜀南泸州合江荔枝最佳。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过华清宫》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描写古代将合江荔枝装入楠竹筒中,八百里加急运往长安的盛况,经考证,当年这博贵妃一笑的荔枝就是来自——四川合江。
无核荔枝无核率超高,达9999%,果实全部都是并蒂果,每对并蒂果平均重80—100克,果皮呈玫瑰红色,果肉晶莹似凝脂、品质更脆、爽、醇、香,无核无火全无渣,果肉含天然卵磷酯和果汁含有机硒。
无核荔枝是海南一大特产水果,在海南外几乎见不到这种荔枝,也只能靠着快递送到家门了。无核荔枝属中晚熟品种,6月中下旬-7月初成熟。
好文探索:细数东莞荔枝“十宗最”,你知道几个?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说:东莞荔枝要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推动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宋诗人程公许说:“汗绡红透心渴烦,荔枝不来惨不欢。
当代某网友说:“一个没有荔枝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夏天。”。
▲桂味荔枝(图片:《寻味东莞》)。
东莞今年荔枝种植面积约13.5万亩,收成属中上水平,总产量约1.3万吨,又有“东莞给荔中国”网购活动,“从枝头到舌头”,24小时送达全国中心城市。
你来或者不来,莞荔都能解你相思。
▲莞荔(图片:《寻味东莞》)。
“东莞荔枝”作为一个区域农业产品品牌,具有相当大的知名度、美誉度。东莞荔枝先后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优质荔枝擂台赛金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等殊荣。
古代著名美食家苏东坡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称赞的罗浮山下荔枝就包括东莞荔枝。当代著名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蔡澜先生,也公开称赞:“尝遍岭南各地的荔枝,还是东莞荔枝最好吃。”。
为何东莞荔枝能有如此美誉一是因为东莞种植荔枝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元一统志》(成书于公元1285—1303年):“荔枝,番禺、南海、东莞、新会、增城并有之。
”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木语》记述清朝广东省荔枝品种有22个,其中东莞有8种。目前,东莞大朗、大岭山、虎门等镇仍有树龄150-400多年的古荔枝上千棵,而且老当益壮,盛产佳果。
▲糯米糍(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二是糯米糍、桂味两种优质品种在东莞占主导地位,与其他地区大不相同。改革开放之前,东莞怀枝(又称槐枝、淮枝、禾枝)栽培占荔枝总面积的60%—70%。
80-90年代,**引导果农扩大栽培糯米糍、桂味,这两个品种提升到占荔枝总面积和产量的60%—70%,目前各种植5万多亩、4万多亩,分别居第一、二位。相反,茂名市荔枝以黑叶、白蜡为主。湛江以妃子笑、桂味为主。潮汕以黑叶、怀枝为主。海南以妃子笑为主。广西以怀枝为主。
每年东莞的荔枝市场,4月下旬开始,首先**的是来自海南的三月红、白糖罂这些早熟品种。5月,来自湛江、茂名等地的荔枝逐渐上市。到6月初,东莞主流优质荔枝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才先后登场。
我国荔枝,按产量排前三名的依次是黑叶、妃子笑、怀枝。
黑叶和怀枝都是味带酸甜,且黑叶本身分布最广、怀枝较耐贮运**范围广,所以普罗大众接触最多的是这两种,感觉荔枝不过如此、名不副实,只有品尝到了真正的东莞桂味、糯米糍,才有惊见仙人、相见恨晚之感。
所以,糯米糍、桂味虽不是东莞独有的优质品种,却以东莞产量较大、驰名远近,有力地支撑了“东莞荔枝”的光彩门面。
也 食家们纷纷称赞"东莞荔枝最好吃”,这不是王婆卖瓜,也不是奉承拍马,而是基于货比三家。
▲桂味荔枝(图片:《寻味东莞》)。
清代东莞学正利仁写诗,咏叹东莞荔枝“香胜幽兰甜似蜜”。
东莞荔枝过去十几年以糯米糍、桂味、妃子笑和怀枝等为主,近年培育和引进了观音绿、唐夏红、岭丰糯、仙进奉、无核荔枝等一批特色新品种。
那么,东莞荔枝哪一种最好吃这可能是最难达成共识的问题,因为各有所好,难有定论。
从色、香、味、价等多方面评比,呼声最高的是桂味与糯米糍这两种“王牌荔枝”,但实难分高低。
其中,桂味荔枝,个头小,外皮带刺,肉质清脆,带着微微桂花香气,甜爽怡人,不会让人觉得腻歪。
属于中熟品种,一般在6月中旬上市。
糯米糍,核小,果肉厚,绵软多汁,甜度最足,是最容易吃出肥腻之感的荔枝。
外表平滑,状呈心形。晚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
桂味与妃子笑还会有一点点酸味,但糯米糍真的就是完全甜到你心底、甜到你忧伤。从广东省来看,桂味种植面积比糯米糍广,但在东莞,糯米糍面积远超桂味。
如果说桂味是荔枝中的西施,那么糯米糍就是荔枝中的杨贵妃。如果说桂味像是十几岁的叛逆少女,外表看起来比较锐利,内里却十分清纯,那糯米糍就像保养得很好的**,外表圆润,内里带着一股子成熟的软、糯、甜。二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并列东莞最好荔枝,更符合实际。
▲岭丰糯荔枝(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另有源于大岭山镇的新品种岭丰糯荔枝,果实外形与糯米糍相似,比糯米糍迟熟7~10天,甜度高、产量大,保鲜时间长。目前已经推广到了广州、茂名等地。
▲观音绿(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观音绿荔枝由樟木头镇金河社区两棵100多岁的母树嫁接而来,因其成熟期果皮仍以黄绿为主、略带微红,又成长在观音山原始次生林中,因而得名观音绿。果核小,果肉蜡白色,肉质爽脆,果汁多,品味微香,甜而不腻。
▲观音绿(图片:樟木头电视台)。
樟木头金河社区已经被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确定为观音绿荔枝原产地,种植面积近2000亩。此外樟木头裕丰社区也有少量种植。
2023年观音绿荔枝推向市场以来,先后获得东莞首届优质荔枝品评一等奖(金荔奖)、广东农作物“品质特优”新品种等荣誉称号,加上产量不多,市场售价每斤100元左右,是目前东莞荔枝市场可比较的最高价。
▲冰荔(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冰荔,不是在冰箱里冰冻过的荔枝,其实是1992年从东莞市南城板岭园艺场荔枝园发现的优良种株选育,由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厚街桂冠荔枝专业合作社黄志强共同开展多年多点试验,培育而成的新品种荔枝,2023年2月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因其果肉晶莹剔透、冰清玉洁,尤其是对着太阳光看就像冰块一样透明,因而定名为冰荔。
2023年全市冰荔产量才2000斤。因而冰荔不像普通的东莞荔枝,成箱或成筐地大量粗卖,而只能实行盒装精卖,一盒仅两斤,每斤250至380元。
售价虽高,但上市量甚少,有价无市,不便与其他荔枝比售价。主要因为品种稀有。单产偏低,一棵冰荔树仅产出二三十斤。种植不广,仅在厚街镇大迳社区、虎门镇怀德社区有种植。
未来几年冰荔上市量仍然不多,普罗大众只可能听闻却不可能尝到。
▲砸死牛(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砸死牛,这个名字貌似粗俗实则生动贴切,因普遍体形硕大,最大的约有75克重,比鸡蛋还大,平均单果重35克,果农调侃它从树上掉下来能砸死一头牛,由此得名。
原产于东莞大朗,果大核小,成熟期与糯米糍相近,也称大果糯米糍。现东莞塘厦镇也有少量种植。
▲无核荔枝(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意外的负面后果,让人心惊胆战。比如,有通过化学物质手段让水果保持新鲜不腐烂的,也有用针管注射糖精让果实更加甜美的,也有用转基因技术生产新型食品的。
有东莞人花高价买来无核荔枝,款待北方来访朋友。荔枝本就美味,剥皮即食,已经算是水果里面吃起来很方便的啦,现又有无核荔枝,核儿都不用吐,简直太省事儿了。自以为这是一大美事,值得乐一乐,没想到受到冷遇。北方朋友质疑这种无核荔枝是否转基因技术产品是不是对人体健康有害不大愿意品尝。
其实,所谓无核荔枝,并非完全无核,而是核发育很不完全,非常小罢了。荔枝的核,实际上是荔枝的种子。吃荔枝时剥开的皮,则是荔枝的果皮。而我们吃的洁白多汁的部分,是假种皮,由珠柄和胎座组织发育而来的。
要得到无核荔枝,主要让种子不发育,而珠柄胎座组织能够良好发育即可。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一些荔枝枝条由于环境因素产生芽变或枝变,使得其所结的荔枝种子无法发育,然后通过嫁接、扦插等手段将这些突变的芽或枝繁育开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无核荔枝。
▲无核荔枝(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自然界早存在这种天生的无核荔枝,唐人著作就有记载。无核荔枝的人工种植,起源于海南岛,后来引种到东莞、广西钦州等地。
东莞无核荔枝,准确名称是“粤引无核荔”,由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1月从海南省琼山市永兴镇南岛村引种试验,1999年通过省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202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2023年6月获得“东莞首届优质荔枝品评活动”金荔奖三等奖。
该品种早结丰产,果实无核性状较稳定,无核率达90%以上,品质好,可食率高。
▲三月红(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怀枝(图片:东莞市农业农村局)。
最早熟的是三月红,农历三月下旬(公历五月)就成熟上市了,故而得名。果呈心型,皮薄多汁,组织粗糙,核大,甜中带酸,食后有余渣。
味道难以与优质荔枝相比,但迎合了等待了一年的尝鲜心理,又比较便宜,也受欢迎。
最晚熟的是怀枝,味甜带酸,核大而长,鲜食、干制皆宜。
公历7月上旬果实才成熟,是东莞的压轴出场荔枝。在广东省,是栽培最广、产量最多的品种,在东莞则排在第四位。
虽然不是最好吃的,但胜在处于狂欢的尾声,让人流连不舍,值得珍惜。
▲东莞市植物园每年都会举办荔枝科普活动(图片:东莞市植物园)。
东莞植物园荔枝园,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占地面积150亩,以荔枝种质资源收集和优良荔枝品种培育为主,目前已收集保存307份荔枝种质资源,是我省保存荔枝种质资源最多的荔枝资源基地。
▲厚街荔枝果农与他的荔枝树(图片:厚街视讯)。
2023年,东莞荔枝种植总面积13.5万亩,其中糯米糍5.7万亩、桂味4.8亩、妃子笑1.6万亩、怀枝1.1万亩。按镇区分,厚街镇荔枝面积2.5万亩,占全市面积18.8%,位居各镇第一位,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像。第二位是大朗镇1.55万亩,占全市面积11.6%。第三位是黄江镇1.31万亩,占全市面积9.8%。
▲荔枝分拣机(图片:厚街视讯)。
▲荔枝创意菜式(图片:《寻味东莞》)。
东莞荔枝产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方,就在于通过荔枝+直播电商、荔枝+加工制造、荔枝+餐饮、荔枝+观光旅游、荔枝+文化创意等方式,贯通一二三产业,延伸荔枝产业链条,让荔枝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
比如,继续开发荔枝宴、荔枝干、荔枝蜜、荔枝饮、荔枝酒、荔枝游、荔枝课、荔枝文创衍生品等等。
有人说,每年荔枝产量变化不定、价格变动较大,延伸荔枝产业链,业务难以稳定。
但现在商业模式多与网络定制结合,我们完全可以推出提前预定、价格随行就市的荔枝深加工产品,开发出多个细分荔枝市场,增加综合收益。
▲东莞推出荔枝采摘手绘电子导览图。
荔枝游也可进一步发展。
目前东莞市荔枝协会筛选出35个荔枝休闲采摘点,分布在14个镇街,每年吸引省内外约5万人次到场采摘,采摘总量占休闲采摘点荔枝收获产量的30%。这些休闲点急需美化提升环境,增加消费项目,提高吸引力。
精选问答:
1、高州荔枝和增城荔枝哪个好?
增城荔枝好
增城荔枝有两个卖点:一是地处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成名较早,传播较广,特别是增城挂绿,早已名闻天下。二是有文化。北宋的张宗闵就编写了《增城荔枝谱》,虽现已失传,但一个县的荔枝种植被编成专著,可见增城荔枝栽培的盛况。连历史上的大文豪苏轼在诗文中都点赞增城荔枝:“增城荔子一篮,附去人持上。”
2、潮汕荔枝哪里最出名?
1、地处潮南区大南山南麓的雷岭镇,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是潮南区乃至汕头市荔枝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的“荔枝之乡”。雷岭镇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于明代中期开始种植,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2、雷岭种植荔枝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年平均气温21.8℃,冬季绝对低温在5℃左右,平均霜日少于5天,年均日照2000—2200小时,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雨量充沛,水质优良,没有污染厂矿,无水质和土壤污染;土壤属花岗发育砂壤土,含多种矿物质,有机质3%以上。雷岭所产的荔枝果实色泽鲜红,肉脆香味浓,品质极佳,深受全国各地客商的青眯,港、澳等海外侨胞也推崇备至,荔枝连续12年实现出口欧美,出口总量达1500多吨。
3、目前,雷岭镇水果种植面积6.1万亩,其中荔枝种植面积达4.4万亩,经国家级、省级认证的无公害荔枝生产基地达2.38万亩,标准化示范区1000亩,出口生产基地2000亩,主要品种有乌叶、桂味、糍米糯、妃子笑、赤叶、水丹乌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