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金鱼身上有白点怎么治

2023-11-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65 次
金鱼身上有白点怎么治

金鱼身上有白点是一种常见的***,也叫做白点病。这种***会导致金鱼的身体出现许多小白点,影响了金鱼的健康和生活。那么,金鱼身上有白点怎么治呢?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关百科:

白点病,是由滑体虫寄生于鱼体引起的***,是鱼类寄生虫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鱼体表出现众多小白点,状似盐粒,故名白点病,严重时病鱼会跳出水面,病死率高。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金鱼白点病的最常用方法。最常用的药物是甲氧苄啶和吡虫啶,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杀死寄生在金鱼身上的滑体虫。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以避免过量使用和药物残留的问题。

2.清洁水质

清洁水质是预防和治疗金鱼白点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定期更换鱼缸的水,清除鱼缸内的杂物和污物,保持水质清洁和透明。可以使用一些水质调节剂来保持水质的稳定性,防止水质变质。

3.提高水温

提高水温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滑体虫在低温环境下繁殖能力较弱,因此提高水温可以减缓滑体虫的繁殖速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温过高会对金鱼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掌握好水温的适宜范围。

4.加强营养

金鱼身体健康对于治疗白点病也非常重要。金鱼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可以适当地增加金鱼的饲料量,也可以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

金鱼身上有白点是一种常见的***,但是通过药物治疗、清洁水质、提高水温和加强营养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白点病。如果您发现您的金鱼身上有白点,可以采取以上措施来进行治疗。

相关百科:

滑体虫,是一种寄生在鱼体上的寄生虫,会引起白点病等***。滑体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寄生在鱼体上,会对鱼体造成伤害。滑体虫的繁殖速度很快,会对鱼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水质调节剂,是一种用于调节水质的化学品,可以调节水的pH值、硬度、碱度等参数,从而使水质更加适合鱼类生存。水质调节剂可以促进鱼类的健康和生长,防止***的发生。

相关问答拓展:

鱼白点病怎么治?

鱼白点病可以治愈。因为鱼白点病其实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病情,它会在鱼的身上形成白点,严重的话会让鱼死亡。治疗方法可以使用药物,具体的药物种类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匹配。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鱼缸的水质,避免细菌和其他寄生虫的滋生。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鱼缸的清洁和卫生,正确喂养鱼,定期更换水等。

金鱼身上出现白点?

第一、金鱼身上有白点可能是金鱼感染了白点病导致的,金鱼白点病主要是由于鱼缸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导致金鱼不适应环境、抵抗力降低而感染的。

治疗金鱼白点病可以用加热棒缓慢将水加温到25~28摄氏度,然后缓慢更换鱼缸中三分之一的水,最后在水中滴加一些治疗白点病的药物即可。

第二、金鱼感染寄生虫,这种情况可以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给金鱼进行浸泡处理。

金鱼身上有白点?

这种病是由于一种叫做白点虫的病原体引起的,在这种在病原体进入皮肤的细胞后,进行了无性繁殖,进而形成了白点。

通常可以用提高水温、红汞溶液浸泡、硝酸亚汞溶液水浴、呋喃西林粉药疗或者尿砖的额方法进行治疗。

水温31度了金鱼身上还是有白点?

一般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只需将温度调至30℃即可也可以是32℃,3—4天后,白点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在28℃以上的水温中,小瓜虫无法发育生长,按其短度暂的生命周期,必可消除白点隐患。

但若是水草生态缸,30℃的水温会对水草生长不利,

金鱼身上有白色的东西,是不是有问题了,应该怎么救治?

金鱼身上有白色的东西,肯定是有病了,但有白色的鱼病有多种,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分清是那种病,以下列出几种病状、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您自己对照一下。 一 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 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症状] 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疗效较好;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1~0.***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二 痘疮病 又名淋巴囊肿病毒症。 [病原体] 由***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白色小斑点,覆盖着二层白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白色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区域扩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有时厚度可达1~5毫米,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表面组织由柔软变成软骨状的结缔纽织。这些“增生物”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脱落,接着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现新的“增生物”。这些“增生物”如果占了鱼体表面积的大部分,就会严重地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体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若“增生物”不多,对鱼影响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温15℃左右时出现病例。由于此病流行不广,甚少发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视。 [治疗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体氯霉素治疗;小鱼可用浓度为百万分之零点二二五(0.225ppm)的药液浸洗,个体大的鱼可以注射此药,均能获得一定的疗效。 三 肤霉病 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之一。 [病原体] 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症状]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pm)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1~***pm)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0.0***pm)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0.***pm)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 早春金鱼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体质下降许多,抵抗力极差,既容易得病,得病后也难以治疗。建议你在5月份左右再买当年鱼较少得病。

相关问答拓展:

金鱼身上有白点,加食用盐可以吗?

可以

可以加食盐,调成2%左右浓度的食盐水,被这条鱼反复的清洗它的全身,这样能够起到杀毒消菌的作用,有利于恢复。另外如果于在早期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发现的比较及时,也可以使用一些抗菌的药物像是青霉素或者是庆大霉素之类的。

金鱼身上有白点?

如果金鱼身上长白点了,不用太过担心,这是一种常见***-白点病,由多子小瓜子虫引起的,及时治疗即可。患病金鱼特征非常明显,金鱼体表、鳍条、鳃盖等部位有非常明显的白色小点。

金鱼长白点怎么办?什么原因?

金鱼身上长白点,多半是感染小瓜虫了,也就是“小瓜虫病”,也被称为白点病。这是水族生物常见的一种***,而且多发生在水温较低的水族箱中。白点病对金鱼的危害很大,除了影响金鱼正常的饮食生活和健康之外,如果不及时的处理,金鱼的小命都会不保。

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还可以使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只要能及时的治疗,金鱼恢复健康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金鱼身上长白点用盐和小苏打管用吗?

一、白点病(小瓜虫病) 概述:白点病是金鱼最常见的***。每年3-6月,11-2月为流行盛期。由原生动物所引起,病原体名为白点虫,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 病状: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有白点状的囊泡,严重时全身皮肤和鳍条满布着白点和盖着白色的粘液。病鱼瘦弱,鳍条破裂,多数漂浮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鳃组织被破坏,因此病鱼经常呈浮头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的病原体,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 防治办法: 1、用硝酸亚汞***pm浓度浸洗。水温15℃以下时,浸洗2.5小时;15℃以上时, 浸洗1~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2小时,使死掉的虫体和粘液脱掉。用硝酸亚汞溶液全池遍洒。水温在10℃以下时,用0.***pm浓度;水温在10~15℃时,用0.15ppm的浓度;水温在15℃以上时,用0.1ppm浓度。 2、用孔雀石绿0.***pm~0.4ppm浓度的水溶液浸洗鱼体。水温在20℃左右时,浸洗2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洗去药液、死亡虫体和粘液。在6天后必须用同样浓度再浸洗1次。 3、用福尔马林(甲醛)200ppm~250ppm浓度和孔雀石绿1ppm~***pm合剂浸洗鱼体1小时。浸洗后在清水中饲养1小时,在6天后必须用同样浓度再浸洗1次。 4、用加热棒将水温加热至30度,保持一周。 5、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投喂活水蚤、水蚯蚓等,增强鱼体对小瓜虫病的免疫力。已发病的水缸、水泥池先要刷洗干净,然后用5%食盐水浸泡1~2天,以杀灭小瓜虫及其胞囊。并用清水冲洗后再养鱼。 经验之谈:有些鱼病也有白点症状,按中金网焉老的经验,凡是能用毛刷刷掉的白点就是白点病。行家治白点,多用加温疗法,不伤鱼,也不破坏水族箱生态。另外,硝酸亚汞是治疗白点的特效药,把握好剂量,一次就可以全部灭杀,见效快,不需要重复用药,缺点是毒性大。鱼店一般都有成品药卖,剂量较好掌握。

金鱼身上起白点怎么回事?

如果金鱼不适应环境,从而导致生病,使抵抗力下降,此时会特别容易染上白点。如果是新添加的鱼本身带有白点,那这条鱼会将白点传染给鱼缸内的其他鱼。

怎么治:

1、白点细菌怕高温:

如果鱼缸内的金鱼身上长白点,此时我们可以将鱼缸的水温调至25-28摄氏度。

2、部分换水:

我们可以慢慢的抽掉鱼缸中1/3的水,然后再慢慢注入同等量的新水。

3、使用白点专用药:

一般金鱼的白点病不是很严重的话,经过前面两种方法的处理,基本上一个星期白点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