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青菜用复合肥还是尿素

2024-02-2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51 次
青菜用复合肥还是尿素

  这篇总结会给全国农友们阐述“青菜用复合肥还是**素”的内容进行全面剖析,期望对农友们有些许帮助,赶紧收藏吧!

  种植蔬菜可以施用复合肥或**素。施肥方法:浇水(或下雨)后,将肥料撒在边界或植物行间,但注意不要撒在蔬菜叶上,以免烧伤叶子。或将肥料加入适量水中,然后用水冲洗,或在蔬菜田间挖出一些沟和土穴,然后施肥,然后将土壤整体耙平。


好文探索:**素、复合肥施用技术大汇总!怎样正确使用?一看就懂!


  **素的含氮量在44%~46%之间,缩二脲应该≤0.9%~1.5%,为中性氮肥。**素养分含量较高,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最适合作追肥,特别是根外追肥效果好。

  **素施入土壤,只有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由于存在转化的过程,因此肥效较慢,一般要提前4~6天施用。

  同时还要求深施覆土,施后也不要立即灌水,以防氮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

  **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

  农田混施碳铵和**素,会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 **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2、忌地表撒施。**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损失会更快更多。

  而且**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有利于肥效的发挥。

  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这样,**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

  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素的利用率10%~30%。

  **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作种肥。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

  4、忌施后马上灌水。**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

  一般夏秋季节应在施后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节应在施后7~8天后浇灌水。

  5、忌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一般来说,夏秋季节,**素与碱性肥料应错开3~4天施用,冬春季应错开7~8天。

  6、忌施于芹菜上。芹菜整个生长期间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素。

  因为追施**素,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芹菜适宜施碳铵、氨水和有机肥料,有利提高品质。

  7、忌用量过大。**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

  一般每亩施用5~15公斤,水田每亩施15~20公斤。施用过多,在转变为碳铵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容易被雨水淋失,且易伤害作物。

  同时**素施得过多,大部分被流失,进入地下水,将会导致水体的氮素污染,造成亚硝酸盐的沉积,严重影响人畜安全。

  8、忌高浓度叶面喷施。

  在所有氮肥里面,**素是最理想的叶面肥。喷施**素,作物合成蛋白质的数量和速度都超过其他氮肥。

   叶面喷施时切忌**素溶液浓度过大,否则会烧坏叶片,也会毒害植株。通常对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的浓度以2%为宜。蔬菜、瓜果以0.5-1%比较合适。果树以0.5-1.5%为宜。

  对于生长盛期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施用**素的浓度可适当提高。

  施用**素过晚,不利于肥效的发挥,易造成作物贪青晚熟,故一般应比其他氮肥早4~7天施用。

  **素的有效成分是氮素,养分单一,而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成分。 **素应和有机肥及磷、钾肥等配合施用,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

  而且**素与有机肥及化肥合理混施,还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如**素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可以使不稳定的碳酸氢铵转变为稳定的磷酸铵,这样氮的自然挥发就大大减少。

  **素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有机酸,也可加速**素的转化与分解,迅速被作物吸收,提高**素的利用率。

  **素是纯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钾, 做追肥时应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入氮、磷、钾肥。

  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结合整地底施。

  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可以用**素)作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后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钾3种肥料合理配合、科学施入,才能使追施**素的利用率提高。

  2、适期追施。在农业生产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每年开春后的小麦返青期,农户借浇返青水的机会将**素撒施或冲入麦田。玉米苗期,农户在雨前将**素撒入田间。白菜苗期随浇水将**素冲施。番茄在苗期浇水时冲施**素等。

  这样追施**素,虽说肥料用了,但浪费现象严重(氨气挥发,**素颗粒随水流失),还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小麦、玉米后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迟等不良现象发生。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一个特定的临界期(即作物对某种元素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

  此期缺肥(氮、磷、钾),作物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巨大,即使以后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无法逆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

  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素做追肥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之前1周追施。

  不同的作物其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不同,应区别对待,合理施用。比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等。

  氮最大效率期小麦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等。

  **素为酰胺态肥料,需要转化为碳酸铵被土壤胶体吸附,进而被作物吸收,这一过程需要6~7天,此间**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后缓慢转化成为碳酸铵, **素做追肥施用时,应在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过早或过迟。

  施用方法不当极易造成**素随水流失、氨气挥发等氮素损失现象,浪费肥料,耗费人工,还极大地降低了**素的利用率。

  正确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应在距离作物20厘米处,挖15~20厘米深的穴,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

  当土壤干旱严重确需浇水时,应小水轻浇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素随水流失。在水稻上施用时,应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湿润,7天内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浇1次小水,而后再晾晒5~6天。

  5、叶面喷施。**素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对叶片损伤较小,适合做根外追肥,可结合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

  但做根外追肥时,应选择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素,以防损伤叶片。

  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别。

  喷施时间宜在下午4时后,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有利于作物对**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农民朋友最常用的肥料应该是复合肥了,但常用并不一定就了解,而且常用并不代表会用,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复合肥的这些秘密。

  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

   使用前最好进行测土,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另外也要注意和单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复合肥,是指氮(N)、磷(P2O5)、钾(K2O)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搀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通俗地说就是氮、磷、钾三种肥料,至少含有两种,并且要标明氮、磷、钾含量的肥料的总称。

  复合肥中,只含有两种元素的称为二元复合肥,如常见的氮、钾二元肥、氮磷二元肥(磷酸二铵)。含三种元素的称为三元复合肥。

  有的复合肥除含氮磷钾主要营养外,还含有钙、镁、硫、硼、钼等中微量元素,称为多元复合肥。有的复合肥中加入了有机质,称为有机-无机复合肥。加入微生物菌剂的称为复合微生物肥。

  还有的复合肥加入了一些助剂,如保水剂、抗旱剂等,使复合肥除了可当肥料使用外,还具有其它的保水、抗旱等功能,这种复合肥称为多效或多功能复合肥。

  根据复合肥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的高低,复合肥又分高、中、低三种类型,氮、磷、钾养分含量(以总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含量之和的百分比表示)在25-30%的为低浓度复合肥,30-40%的为中浓度复合肥,高于40%的为高浓度复合肥。

  我们在**复合肥时,会在复合肥的包装上看到一些数字和字母标的数值,这些数值就是复混肥的养分含量,通常情况下是按氮(N)—磷(P2O5)—钾(K2O)的顺序标注,分别用**数字表示,称为肥料规格或肥料配方。

  例如:15-15-15表示氮N、磷P2O5、钾K2O的含量各为15%,总养分为45%的三元复混肥。

  18-46-0表示氮(N)18%,磷(P2O5)46%的含量,不含钾,总养分为64%的氮磷两元复混肥。

  在钾(K2O)含量的后面,有时会有中、微量营养元素符号,如15-15-15(S)表明复混肥中的钾是硫酸钾,称作硫基复混肥,可在对氯敏感的作物上施用。

  凡没有标明硫基复混肥的,就是氯基复混肥。硫基复混肥也不是绝对不含氯,国内外一致认为,硫基复混肥的含氯量不能超过3%。

  微量营养元素和中量营养元素的含量有时以养分种类和含量标于钾之后,如15-15-15-0.5(Zn)-0.2(B),表明除氮、磷、钾外,还含有锌0.5%,硼0.2%。但迄今国际上只承认氮、磷、钾含量,其他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不计算在总养分内。

  尤其提醒农民朋友注意的是,现在一些不法厂商为了赚取利润,常常在复合肥中“偷含量”,最常见是“偷钾”,因为钾的价格比较贵,他们用如KOM、HAK、FAK之类的东西替代氧化钾(K2O),降低生产成本,糊弄农民朋友,这类肥料往往会比正规的复合肥价格便宜,遇到这类肥料,最好不要**。

  1、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虽然现在大多数复合肥都是多元的,但仍然不能完全取代有机肥,有条件的地方应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复合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效和养分的利用率。

  2、以作基肥或种肥为主。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肥均以基肥施为好。

  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磷或钾,作物前期对对磷、钾的反应极为敏感,要求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同时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造粒等控释工艺,肥效释放缓慢平稳,比单质化肥分解速度慢,养分淋失少,利用率高,更适合于作基肥。

  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防贪青徒长。复合肥分解较慢,对播种时用复合肥做底肥的作物,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在追肥时及时补充速效氮肥,以满足作物营养需要。

  3、深施覆土。因复合肥中至少含有两种以上大量元素,在施用上必须考虑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施用要求。

  氮肥表施易挥发损失,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于地表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遇干旱情况肥料则无法溶解,造成肥料见效慢。所以复合肥施用时应避免地表撒施,造成浪费。

  4、与单质肥料配合施用。选择一种配比合适的复合肥,最好再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要配合施用一些单质肥料。

  如需氮较多的叶菜类作物,适当再补充一些氮肥。需钾较多的西瓜,生长后期再补充一些钾肥,需磷较多的一些作物,适当补充一些磷肥等。做到科学施肥,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

  5、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目前,多数复合肥是按照某一区域土壤类型平均养分状况和农作物需肥比例配置而成。

  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25%-30%之间,中浓度在30%-40%之间,高浓度在40%以上。要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选择使用经济、高效的复合肥。

  一般高浓度复合肥用在经济类作物上,品质优,残渣少,利用率高。复合肥浓度较高,要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

  复合肥养分含量高,若与种子或幼苗根系直接接触,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种子要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相距5-10厘米。

  6、注意使用范围。不同品牌、不同浓度复合肥所使用原料不同,生产上要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选择使用。

  含硝酸根的复合肥,不要在叶菜类和水田里使用。含铵离子的复合肥,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含氯化钾或氯离子的复合肥不要在忌氯作物或盐碱地上使用。含硫酸钾的复合肥,不宜在水田和酸性土壤中施用。否则,将降低肥效,甚至毒害作物。

  复合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大量元素,氮表施易挥发损失或随雨水流失,磷、钾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是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施于地表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也不利于根系深扎,遇干旱情况肥料无法溶解,肥效更差,所以复合肥应深施覆土。


精选问答:


  1、**素可以兑水浇菜吗?

  可以

  可以水冲施。在追肥时,水源丰富的地方,可以采取结合浇水,追肥**素。可以先洒**素,再浇水,也可用容器化水肥浇洒。浇水时,水速宜缓慢些,不要大水充刷,把**素冲刷流失,造成浪费。施**素后,浇水要适量。

  可以叶面喷施。**素可以单独作叶面喷施,也可混合其它肥料或药剂喷施。在叶面喷施时,千万要注意使用浓度。浓度过大,**素溶液对作物叶面产生灼伤现象,造成叶片损伤。一般**素作为叶面喷肥,浓度不能超过5%。

  2、刚出苗的青菜可以撒点**素吗?

  可以,但量不要太大不然容易出现烧苗的现象。

  一般**素作底肥育苗,苗床整平后,使用**素要适量,每亩15~25千克为宜,撒洒苗床,再混土2~3㎝的土层,再播种蔬菜等作物种子。关键要点是,种子一定要与土壤隔开,不能种肥一起,避免降低种子的出苗率。播种后,应浇轻水,进行保墒,催促种子发芽。种子一发芽后,就会得到**素的营养。当幼苗满月时,**素肥料基本耗尽,幼苗可以移栽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