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

2024-02-1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19 次
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

  这篇农资知识会给网友们阐述一下“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的内容进行精确分析,但愿对各位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培育蟹苗时,要在水量充足、背风向阳、水质好的地方建池,然后在池中加入腐熟的畜禽粪便,以培养红虫等浮游生物,然后放将蟹苗放入池中,并用碎豆腐和蛋黄喂养,为蟹苗提供食物。

  养蟹苗时,要在水质清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塘,池塘水深30-40厘米,有利于蟹苗的繁殖。

  浮游生物,然后在池塘中施入经过发酵的畜禽粪便,这样培养出红虫等生物,为蟹苗提供食物。

  放入蟹苗后,需要将捣碎的蛋黄、豆腐、煮熟的猪血放入池中。

  一天可以喂4次,保证蟹苗营养均衡。投喂量可使投喂量达到蟹体重量的5%-8%,使蟹苗快速生长。

  蟹苗适宜生活在清水中。养蟹苗时,每隔4-5天要注入新鲜水,并更换三分之一的旧水,保证水质清澈,以免蟹苗大面积死亡。

  需氧量高,需要在水中安装增氧机增加溶氧。

  养蟹苗时,要每晚巡查池塘,避免水鼠、水蛇、蛙类等天敌捕食蟹苗,并清除池塘水面的剩余饲料,防止水体变质。

  变质,并保证环境安静,避免外来人员闯入,否则会影响蟹苗脱壳。


好文探索:蟹苗怎么培育 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步骤


  蟹苗怎么培育呢一般是采用大眼幼体直接培育成蟹种,期间要经过多次蜕壳, 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投饵管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

  大眼幼体下塘后3天内以红虫为主要饵料, 蟹苗下塘前7-10天,应施肥培育红虫等浮游生物(每亩施用发酵后的畜禽粪便50-100千克)。

  若池中天然饵料不足,则应捞取红虫补充和增投鱼糜等人工饲料,增补量为蟹苗重量的150%。

  一期仔蟹后投喂鱼糜加熟的猪血、豆腐糜,投喂量为仔蟹体重的100%,每天分4次投喂,6小时投喂1次,傍晚1次占全天投喂量的60%,直至出现三期仔蟹为止。

  三期后,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1天分2次投喂,至蜕变为四期仔蟹。

  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同时搭配浮萍等水草,直至蜕变为五期仔蟹为止,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投喂。

  五期仔蟹以后,每日投喂1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直至长成每千克160-200只的大规格蟹种。

  三、坚持“两头精、中间粗”的投饵原则“两头精”即五期仔蟹以前,以及蟹种最后一次蜕壳至越冬之前这两个阶段,应投喂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要求粗蛋白38%-40%。

  “中间粗”即五期仔蟹以后至蟹种最后一次蜕壳之前这个阶段,应掌握吃饱不吃好,饲料粗蛋白含量只要求25%-28%。

  这也就是“前促、中控、后补”的投饵方法。

  “前促”即前期投喂好饲料,促进生长为提高蟹种成活率打好基础。

  “中控”即中期投喂一般性饲料控制生长。

  “后补”即后期补投较好饲料,减少越冬损失。

  买来的蟹苗经长途运输后已基本脱水,如直接放入水中,蟹苗鳃部易产生气泡而影响成活率。

  所以蟹苗入池前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首先打开蟹箱,对蟹苗洒水5分钟,把蟹苗箱和蟹苗全部浸泡在池水中,然后离水放在岸边,15分钟后再重复一次,最后让蟹苗缓缓入池放养。


精选问答:


  1、梭子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

  1、处理池塘

  养殖梭子蟹时,一般选择面积在10-20亩的中、小型池塘,池深要在5米以上,可以建在水源充足、无污染、鱼虾贝类资源丰富、排灌方便的海域附近,然后进水80厘米左右,并设置好60目的筛绢网过滤海水。

  2、适时放养

  梭子蟹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养,放养时的水温要在18℃以上,日温差要小于8℃,水中的盐度保持在18-32%,蟹苗以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为宜,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000-1500只。

  3、管理水质

  梭子蟹养殖期间,建议间隔5-7天更换一次水,进水后要用消毒剂进行全池消毒,而且要每周改善一次池底,以防出现缺氧现象,当池水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要排掉上层池水,并加注新鲜海水。

  4、预防**

  梭子蟹生长期间,主要的病菌为疽疹病毒和小核糖核酸病毒,发病高峰期在5-10月份,染病的梭子蟹会出现行动迟钝、昏睡等症状,此时需要在饵料中加入免疫多糖,连续投喂一周。

  2、怎么养梭子蟹?

  养殖梭子蟹时,需对吃糖(池塘)进行消毒,然后准备咸水,灌水时,水深不超过6米,在水中投放一些小鱼、小虾,供梭子蟹食用,在建立水池时,还需留一部分陆地区域,方便梭子蟹上岸活动。

  梭子蟹喜欢争抢,因此在养殖时需将大小不一的蟹苗分开,避免出现大蟹吃小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