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防治小麦纹枯病最新农药有哪些

2024-10-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734 次

小麦春季要重防纹枯病,需要使用哪些药

1、三唑酮(Triadimefon):三唑酮是一种杀菌剂,可用于小麦、大麦和玉米等谷物作物的纹枯病治疗,它能有效地控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缓解植物疾病引起的症状 异菌酮(Propiconazole):异菌酮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于小麦、大麦和玉米等谷物作物的纹枯病治疗,它可以遏制真菌的繁殖,减轻病害对植物的危害。

2、井冈霉素井冈霉素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可在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加水50-75公斤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的扩展。

3、小麦锈病的防治要早,在小麦返青拔节期进行,可选用43%戊唑醇、30%唑醚·戊唑醇、75%肟菌·戊唑醇等药剂。若大面积发生,除了发病地块防治外,还要对临近未发病区域进行防治,以控制蔓延。

4、“龙灯福连”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含戊唑醇8%、多菌灵22%,登记用于小麦防治赤霉病,推荐每亩用制剂75~100毫升。“龙灯福连”中加有专利配方助剂,有利于发挥药效,近年来生产上适期使用该药防治赤霉病的田块,普遍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还能增强小麦叶片光合能力,促进灌浆,使小麦籽粒更饱满。

5、噻霉酮与三唑类化合物戊唑醇复配而成,专业定位小麦赤霉病等真、细菌病害的防治,杀菌谱广,杀菌活性高,同时具有双向内吸传导特性,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多种病害防效突出,通过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破坏细胞核、细胞膜结构,抑制病原菌分裂繁殖等多种作用机理达到良好防病效果。

6、 戊唑醇是一种新型的三氮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已获得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应用中,对黄瓜枯萎病的控制作用往往会降低,其原因是施药剂量不够或喷雾深度不够。 在田间应用三唑类杀菌剂,如噻氟胺、井岗霉素等,可有效地控制病害。

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联合用药方案及农药的选择

1、种植前防控小麦纹枯病,使用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进行拌种,晾干后再行拌种,可有效防病。须注意拌种用药的合适用量,防止药肥过重影响小麦的发芽率。 出苗后结合施肥冲施或滴灌根小子复合微生物菌肥,以菌抑菌、涵养根系土壤和有益菌, 防病治病,同时促生根系的生长、壮苗壮株,提高抗寒抗病能力。

2、精选种子:选用抗病及抗寒力强的品种和无病种子。 药剂拌种:播种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每100千克种子拌药200克(1千克种子用2克药);用种子重量 2%~3%的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轮作换茬:重病田避免连作,实行与豆科作物轮作。

3、小麦 赤霉病 20-35克/亩 喷雾 水稻 稻曲病 20-30克/亩 喷雾 水稻 稻瘟病 15-25克/亩 喷雾 水稻 纹枯病 15-25克/亩 喷雾 使用技术要求:本品防治稻瘟病,在水稻作物破口初期施药,注意喷雾均匀周到,视病害发生情况,在抽穗后期还可施药一次,可连续用药1-2次。

4、“龙灯福连”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含戊唑醇8%、多菌灵22%,登记用于小麦防治赤霉病,推荐每亩用制剂75~100毫升。“龙灯福连”中加有专利配方助剂,有利于发挥药效,近年来生产上适期使用该药防治赤霉病的田块,普遍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还能增强小麦叶片光合能力,促进灌浆,使小麦籽粒更饱满。

5、从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看,活性最高,效果最好的的就是戊唑醇,戊唑醇不仅对小麦赤霉病有较高的防效。还能显著降低籽粒中DON毒素的含量,提升小麦品质;丙硫菌唑与叶菌唑虽然也有很好的防效,目前制剂登记企业较少;氟环唑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也不错,同时还可兼治纹枯病和叶枯病,登记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多。

6、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时用药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白粉病时,可以使用25%吡唑醚菌酯20-30毫升+430克/升戊唑醇10-15毫升+芸苔素内酯10毫升+磷酸二氢钾50-100克的方案,防病的同时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抗逆性。在防病增产这块,使用鼎穗30%肟菌酯·戊唑醇40-50毫升+芸苔素内酯10毫升+磷酸二氢钾50-100克也很好。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农药可以连续打吗

1、乱打是没有作用的,你要勤于观察,在发病的初期,选择在晴天的上午九点十点的时候打,用足量,一次就可以治好。

2、第一遍:小麦返青拔节期,晚播小麦和群体小的麦田要在小麦返青后早打药;用100克99%磷酸二氢钾+15克硼兑水30斤喷雾,如果叶片发黄,建议一桶水中加入100克尿素。同时应加入适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苯甲丙环唑等农药来防治麦蜘蛛、蚜虫、纹枯病、锈病等。

3、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茎基腐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农户可使用戊唑醇、三唑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这些药剂还能预防锈病、白粉病等病害。

4、生产中适当使用小麦哥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很好地辅助小麦的抗病增收。 小麦纹枯病是土传病害,也是一种高湿型病害,在氮肥使用过多、多雨潮湿的情况下发病较多,危害和持续时间也会更大一些。

5、特别是今年,很多小麦种植区都已经发生了条锈病,而且有专家预测,在小麦扬花期会有连续的阴雨天,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病几率也非常高,赤霉病是可防不可治的,所以第2遍药可以着重预防一下条锈病以及赤霉病。

6、预防小麦赤霉病能喷施多次吗?答案是可以的,正确喷施多次药剂能提高预防效果,比如上面说的“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如果当地阴雨天较多,可以在抽穗期时喷施一遍,等到扬花初期时再喷施一遍。

小麦吸浆虫是常见的虫害,小麦吸浆虫防治方法有哪些

1、防治方法 撒施毒土:小麦孕穗期是吸浆虫集中地表化蛹的时期,也是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拌细土20公斤,混匀后均匀地撒施到麦田,在地面形成药土层,可杀死陆续化蛹的幼虫和刚羽化的成虫,防治效果达80%以上。

2、尤其是在小麦返青期,是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小麦吸浆虫向表土层移动时,可以在田间撒施5%毒死蜱颗粒剂,杀灭土壤内的幼虫。 第二次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是防治小麦吸浆虫成虫和卵的最佳时期,由于吸浆虫成虫怕光,所以防治时间应选在晴好无风天气的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喷药防治。

3、小麦白粉病,在抽穗期是一种很常见的病害,可用药剂有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己唑·多菌灵/苯甲·丙环唑等。 小麦锈病影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可用药剂有三唑酮、戊唑·咪鲜胺、烯肟·戊唑醇等。

4、在小麦的抽穗期至开花期,如果田间还有小麦吸浆虫,那就需要用药剂喷雾来防治,可选药剂也很多,比如常见的毒死蜱、功夫、溴氰菊酯等都可以,不是特别难防治的害虫,但不要大意。(另外在提醒大家一下,今年过年晚,过完年,抓紧时间到地里看看情况,一旦发现有虫害,立即防治。

5、蛹期防治:蛹期是小麦吸浆虫防治的最关键时期,我县一般在4月20日左右。具体方法为: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加水5千克喷拌细砂土25千克均匀撒施,撒后及时浇水。重发生麦田应适当增加药量。成虫补治:成虫补治是控制小麦吸浆虫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县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6、防治方法 选用抗虫品种 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程度根据小麦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芒长多刺、口紧、穗密、扬花期短而整齐、果皮厚的品种,对吸浆虫的为害均不利。因此要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条件是什么都有哪些防治办法

1、科学水肥:施底肥时,带病残体的粪肥要经高温腐熟后再施用。春季有寒潮时,要看天灌水,尽量减轻低温、寒害的影响。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

2、假如由于一些缘故,造成小麦发生了纹枯病,那么就必须用药剂防治了,普遍的药剂有很多,例如苯甲·丙环唑.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药剂,一般在患病早期就需要打药,此刻比较好防治,假如病发较重要的土地,必须多喷几回,正中间间距5-7天,在使用时,一定要打透,背面也需要打进,切勿心存侥幸。

3、使用化学防治药剂:在病害初期或严重时,可以使用化学防治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防护措施,避免药害。加强病害监测:定期对小麦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可以有效地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率。

4、建议在早上,田间湿润,药液在茎基部停留的时间长,有利于吸收。防治纹枯病的药剂也有很多,戊唑醇、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等等,按照说明的用量在合适的时间喷洒,防治效果都不错。另外,早春防治小麦病害的同时也可防治虫害。无论是机器打药还是人工打药,早春麦苗不怕踩压,不会伤到麦苗。

5、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使用三唑酮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 药剂喷治,当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应立即施药防治,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噻呋酰胺、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进行防治。

防治小麦纹枯病最新农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