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缩节胺打多了怎么处理
缩节胺玉米几天喷一次?
喷一次就好了,要打2次需间隔7天
玉米打缩节胺最好在8-10片叶的时候,一般在玉米的小喇叭口期,玉米植株在1米高左右对产量有提升作用,化控效果较好。喷施完后剩余的药液严禁倒入田地里,也不能留着进行第二次喷施,处理方法最好将剩余的药液倒在没有农作物的田地里,一段时间后土壤中的缩节胺会自己进行分解。
玉米喷施缩节胺最佳时期在玉米的小喇叭口期,叶片在8-10片叶,植株高在1米时,产量会得到提高,化控效果最好。
玉米缩节胺与多菌灵一起用吗?
可以一起用。
缩节胺对植物营养生长有延缓作用,缩节胺可通过植株叶片和根部吸收,传导至全株,可降低植株体内赤霉素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伸长,顶芽长势减弱,控制植株纵横生长,使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紧凑,叶色深厚,叶面积减少,并增强叶绿素的合成,可防止植株旺长,推迟封行等。缩节胺能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加植株抗逆性。能和大部分杀菌剂混用,混用后使用效果更好。
玉米15个叶子还能打缩节的药吗?
不可以
在玉米的药物控旺管理上,田间打药控旺的最佳时间是在玉米7-9片叶期(玉米拔节期是6-9片叶),打药的时间最早不可在玉米完全展开第6片叶前,打药的最晚时间不可超过11片叶,正常情况下,只要玉米植株上的叶片数超过11片或达到12片叶后,即使你家玉米的长势有点过旺,也一定不能再在地里喷打各类各样的控旺药物了,否则必然会造成玉米因为控旺时间不当或控旺过度而发生后期减产的情况。
玉米缩节胺能和有机农药一起用吗?
不能
不能和农药一起打,会使两种药效都会变化,不好用缩节胺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尽量不和杀虫剂杀菌剂混用,如果混用,需要现配现用!缩节胺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与菊酯类、有机磷类混用没有问题。打顶后7-10天,喷缩节胺3-5克一般把握好在6-10叶期进行施药即可。
玉米秸秆高怎么解决?
最为常用的玉米控旺剂,比如,30%胺鲜酯·乙烯利,缩节胺等,控旺剂当中的主要成分,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合成以及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延缓植物纵向生长,从而达到植株间节缩短,控制高度的目的,正常使用没有害,但过量使用或者受一些环境因素影响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造成减产出现。
缩节铵使用过量对瓜果植物有什么副什么作用?
缩节胺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像多效唑、矮壮素等)。
这些调节剂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控植物茎、蔓、叶的正常生长,起暂缓、矮化植物茎、蔓、叶的作用,在玉米、棉花等作物上使用已经很普遍。 但在西瓜生长过程中,由于水肥充足,使得瓜秧旺长阶段,还是不赞成使用缩节胺进行控制和调解,因为它既然影响西瓜茎蔓生长,也会对西瓜果实起矮化作用,进而影响西瓜的品质和产量,对种植效益也会有影响。 缩节胺有矮化植物,缩短茎蔓的作用,也可能对西瓜花芽分化有一定影响,使坐瓜晚或者不易坐瓜,建议西瓜秧旺长时,适当控制一下水肥,不建议使用缩节胺调控,以免造成损失! 我地有几个西瓜种植户,在没有和农药销售商说明的情况下,购买了缩节胺,回去用在了西瓜上,喷施后,瓜秧旺长控制了,但西瓜不生长,造成很大损失。
缩节胺喷施后几天恢复正常生长?
缩节胺是一种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它的药效一般在喷施后3~7天内达到高峰值,并会在一周到两周内将逐渐降低药效。但是具体的药效情况,还要根据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来进行判断。
像是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因为稻田中有水,而水会加速缩节胺的分解,所以说缩节胺药效效果就会有所下降。缩节胺药效期一般在15天左右。缩节胺主要作用在棉花上,能有效防治棉花疯长,促进根系发育,抗倒伏,提高成铃率。此外还用于冬小麦可防止倒伏,用于柑桔可增加糖度。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