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氯吡脲调节剂药害怎么解除

2024-08-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341 次
  • 药害如何解决?
  • 氯吡脲是什么,氯吡脲的使用方法?
  • 氯吡脲兑水后多长时间还能用?
  • 嫁接西瓜怎样用氯吡脲喷花?
  • 药害如何解决?

    1、喷水:由于喷洒某种农药使植株和叶片发生药害,可反复喷洒大水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冲洗掉。还可在喷洒的清水中加入0.2%的小苏打或0.5%的石灰水,由于目前大多数农药遇到碱性物质易分解减效,因此可加快药剂的分解。

    2、浇水:施药过量造成作物受害,要足量浇水,加大作物根系吸水量,增加作物细胞含水量,降低作物体内药物的相对含量。

    3、喷洒调节剂:对由于药害,抑制植株生长的,可喷施赤霉素、芸薹素内酯等植物激素,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增加抗药力。

    4、喷施叶面肥:由于根系受损,植株吸收营养的能力降低,可及时喷洒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叶面肥,补充叶面营养,加速植株恢复生长。

    5、四、摘除法:果树、瓜菜、粮食、棉花等遭受药害后,可及时摘除受害的果实、枝条、叶片,严防继续危害。

    6、五、解毒法:用性质相反药物中和过量的农药。例如硫酸铜药害可喷0.5%生石灰水;多效唑过量的药害,喷施赤霉素,促进生长。

    7、追施速效肥:对地上部分发生药害较轻,而根系没有伤害的,可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增加养分,以增强农作物生长活力,促进早发,加速作物恢复能力,这对受害较轻结果前后的瓜类、茄果类等作物,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氯吡脲是什么,氯吡脲的使用方法?

    氯吡脲是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氯吡脲的使用方法:

    1、膨大果实、改善品质

    ①猕猴桃。谢花后20~25d,用0.1%药液5~20ml加水1kg(即浓度为5~20mg/L),浸渍幼果1次,可膨大果实。

    ②枇杷。浸幼果,使用浓度10~20mg/L。果实膨大期对树冠喷施2~3次,浓度为500mg/L赤霉素加30mg/L的吡效隆,可有效促进果实的后期生长膨大,使果实提高品质,提早成熟上市。

    ③葡萄。用0.1%药液5~15ml加水1kg(即浓度为5~15mg/L)药液在谢花后10~15d浸渍幼果穗,可膨大果实,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④无核葡萄。选择生长健壮的的壮龄葡萄树,花前3d使用赤霉素50mg/L浸花穗和花后10d赤霉素50mg/L加吡效隆100mg/L浸幼果两次,能显著增加单粒重和单穗重。花后10d用吡效隆10~20mg/L浸幼果,能明显增大果粒。

    ⑤桃。开花后30d以20mg/L浓度药液喷幼果,可膨大果实,促进着色,改善品质。

    2、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①猕猴桃。谢花后20~25d,用0.1%药液5~20ml加水1kg(即浓度为5~20mg/L),浸渍幼果1次,可增加单果重,增加产量。

    ②柑橘。用0.1%药液5~20ml加水1kg(即浓度为5~20mg/L)药液于花谢后3~7d及谢花后25~35d各涂果梗密盘一次;或用0.1%乙醇药液5~10ml加4%的赤霉素乳油1.25ml加水1kg,施药时期、方法同前,可提高坐瓜率,避免生理落果。

    ③葡萄。用0.1%药液5~15ml加水1kg(即浓度为5~15mg/L)药液于谢花后10~15d浸渍幼果穗,可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④西瓜。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用0.1%药液30~50ml加水1kg(即浓度为30~50mg/L)药液涂果柄,或喷液于授粉雌花的子房上,可提高坐瓜率、含糖量、增加产量。

    ⑤黄瓜。在花期遇低温阴雨光照不足、开花受精不良条件下,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用0.1药液50ml加水1kg(即浓度为50mg/L)药液涂抹瓜柄,可提高坐瓜率,提高产量。

    ⑥甜瓜。开花前以0.1%药液100倍液处理(10mg/L)涂果柄,可显著提高甜瓜坐果率,增加甜瓜含糖量、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⑦梨。盛花期使用0.1%药液100~150倍液喷施,可提高坐果率,改善优质,增加产量。

    ⑧土豆。种后70d,以100mg/L浓度药液喷洒处理,可增加产量。

    ⑨水稻。抽穗期使用浓度5~10mg/L喷施,可提高精米率,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

    ⑩花生。下针期至结荚期,使用浓度1~5mg/L喷施,可提高饱果率,增加产量。

    ?小麦、大麦。孕穗期使用浓度5~10mg/L叶面喷施,可促进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大豆、菜豆。始花期至盛花期使用浓度1~5mg/L叶面喷施,可减少秕荚,增加3粒果数量,促进大豆果粒饱满,提高产量。

    3、保鲜

    叶菜类蔬菜。可防止叶绿素降解,延长鲜活产品保鲜期。

    4、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烟草。使用10mg/L氯吡脲页面喷施,可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不仅能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进作物的抗逆性,使农业生产省工、节本和高效。“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霉酸。在我国,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赤霉酸主要用在柑桔等作物上。从使用多年的情况看,技术成熟,生产效果好。

    膨大剂属于农药范畴。氯吡脲、赤霉酸等膨大剂与“瘦肉精”有着本质的不同,氯吡脲、赤霉酸属于登记批准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

    氯吡脲最早是在美国首先研发的,日本于1985年开始生产和使用。据查证,目前,氯吡脲仍在日本登记和使用,登记范围为葡萄、弥猴桃、西瓜、甜瓜、茄子、烟草等作物。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进这种膨大剂,1992年获得我国农药登记,并开始在一些省份应用。

    目前,氯吡脲不仅在我国使用较广,而且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广泛使用,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在合理使用下其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

    氯吡脲兑水后多长时间还能用?

    不超过24还可以用。

    在谢花后再喷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施用,最好不与其它农药混用。效果最佳是采用浸果,果子周身受药均匀,畸形果较少。还要特别注意:不同的葡萄品种用的浓度有区别,并且受天气情况(温度、湿度)影响较大,若是温度高、湿度小时,氯吡脲的浓度必须降低。否则会出现药害。

    嫁接西瓜怎样用氯吡脲喷花?

    可以用氯吡脲,要在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稀释2~20毫升/升后涂抹瓜柄或喷施在授粉雌花的子房上。不能过早或过晚使用,过早使用会使授粉不均形成无籽瓜,过晚使用,很容易造成裂瓜,空心、畸形等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使用时温度随时调整使用药液浓度。现在有复配型药剂,15~30℃一个浓度就可以的,但多个人复配使用要谨慎。

    氯吡脲调节剂药害怎么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