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力楠怎么种浅谈珍贵树种力楠的栽培管理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479 次

力楠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它的栽培管理方法十分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力楠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要求、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土壤要求

力楠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加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力楠的根系比较发达,需要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因此种植时需要保证株距合适。

肥料管理

力楠生长期较长,因此需要定期施肥。在种植初期,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料进行基肥。在生长季节,可以使用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复合肥进行追肥。

病虫害防治

力楠容易受到炭疽病、根腐病、蚜虫等病虫害的侵袭。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用户关心的问题

Q:力楠的生长周期是多久?

A:力楠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0年左右。如果进行精细管理,可以延长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Q:力楠的果实可以食用吗?

A:力楠的果实可以食用,但是味道较差,不适宜直接食用。一般用于制作果酱、果脯等食品。

Q:力楠的经济价值是什么?

A:力楠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力楠木材质地细腻、纹理清晰,是制作高端家具和工艺品的理想材料。同时,力楠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等***。

百科知识

力楠,又称楠竹、南洋楠、南洋竹、南洋木,是楠木科植物力楠的俗称。力楠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力楠木材质地细腻、纹理清晰,是制作高端家具和工艺品的理想材料。同时,力楠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等***。

参考文献

1.《力楠栽培技术》

2.《中国林业百科全书》

3.《农业技术手册》

问答拓展:金丝楠木应该怎么种植

金丝楠木种植方法:

采种及处理。金丝楠木种子成熟期在“小雪”前后,果皮由青转变为蓝黑色,即达成熟。采集的果实,要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将果实放在箩筐或木桶中捣动,脱出果皮,再用清水漂洗干净,置室内阴干,切忌曝晒,水迹稍干,即可贮藏。千粒重200-345克,场圃发芽率达80%-95%。种子要求含水量较高,为30%左右,若失水开裂,易导致子叶发霉,丧失发芽力,处理好的种子须马上用湿润河沙混合贮藏。“立春”前后种子开始大量萌动,此时即可播种。

选地、播种。金丝楠木幼苗初期生长缓慢,喜阴湿,宜选择日照时间短,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土壤作圃地。若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易发生烂根;土壤干燥缺水,则幼苗生长不良,又易造成灼伤。播种前,圃地要施足基肥,整地筑床要细致。一般用条播,条距15-20厘米,条宽6-10厘米。每亩播种量20千克。播后覆盖细黄心土1-2厘米,再盖草纤差,以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施肥和灌溉。在平地育苗,由于日照时间长,地表温度高,在暑天,易遭日灼为害,因此在5月初稀播玉米给以适当遮荫。8-10月为金丝楠木幼苗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苗圃水肥管理,以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

造林。南方宜在11中旬和春季2-4月进行,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空气湿度较大的山区半阴坡山腰中下部,沟谷两侧或河边台地。按规格40×40×40厘米挖栽植穴,每穴施复合肥200克,回填表土拌匀肥料。选择阴天或小雨天造林基闷,苗木栽植前适当修枝,剪去过长或受到损伤的根系。为保持根系湿润,随起苗,随打浆,泥浆中应加入3%-5%的钙镁磷。栽植做到苗根舒展,毁锋皮苗身端正,栽深适度。

间种。栽后幼林生长慢,冠幅窄的,营造纯林密度可适当加大,株行距2×3米,间伐后最终保留40-60株/亩。但幼年耐荫,通过混交方式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效,平地按株行距1×1米进行密植,栽植当年间种玉米,以利暑期遮阳生长,高达1米以上即可带土间移或销售。

抚育。在造林后3-5年内,应加强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前每年全面锄草松土2次,抚育时间应安排在高峰生长季节到来之前,即第1次抚育在4-5月,第2次在8-9月。造林当年抚育宜在下半年安排。

问答拓展:楠竹如何栽种能提高竹笋产量?

楠竹又名毛竹、孟宗竹,为禾本科毛竹属多年生植物。广泛分布在热带至温带地区,生长快、适应能力强、材质好、用途很广。它是多年生常绿植物,喜欢温湿的生长环境,不耐寒。要求年平均气温13~21℃,年降雨量在900~2000㎜的范围,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喜欢土壤肥沃,且通透性良好,pH值4.5~7的板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成的红壤、黄红壤、黄壤土。自然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土层深厚、水湿条件好、避风的山谷地带。其笋用竹笋,又有不错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如果有合适的种植条件,能给种植户带来不错的种植效益。

一、选地、整地。

笋用竹栽培,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土、沙壤土为宜。楠竹笋对水分的要求高,但又怕积水、水渍,所以选地要求地势略高、排水良好的地方为宜。如果是缓坡地带,可以根据地形先开垦水平阶梯,如果坡度较大,可以在各个预定点栽培,开垦单竹栽培穴的模式,做引种。

二、优选种竹。

从定植5年生竹丛中,选取1年生无病虫害的优质幼竹。幼竹大型芽饱满,养分积累量大,生根能力强,成活速度非常快。通常在清明节前,挖取母竹,距离母竹35㎝左右的地方开挖,尽量保留枝根和须根。挖好的母竹需要立即用稻草包裹,保湿防损伤,且在1.5米高处截干。如果截干过低,竹竿节上隐芽比较少,难以抽枝展叶;如果截干过高,栽植以后,容易被风吹左右摇摆,不利于成活。切刀一定要够锋利,截干口要斜面且平整,及时用塑料薄膜包扎,防止雨天积水等问题。母竹挖好以后,即可将竹篼上蘸黄泥浆,用包裹物包裹好,移走及时移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母竹移栽用工量比较大,且影响当年竹林竹笋的生长,不宜大面积实施。

三、埋枝育苗。

由于丛生竹主枝或者粗壮的侧枝的底部根点,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新枝,可以利用楠竹的这一特性,进行新竹繁殖。在11~12月份,在备好的苗床上,按照15㎝左右的株距、28㎝左右的行距开沟,利用锋利的刀,剥下的芽眼饱满的主枝或者侧枝斜放,隐芽冲两侧,最后一节入土5~8㎝,切口与苗床面齐平,漏出最上一节的枝叶即可。覆盖上稻草之物,淋透水。前期需要搭棚或者遮阳网遮阴,保持苗床湿润无水渍。一个半月施1次稀薄的氮肥,90天以后,就可以移植造竹林。

四、定植事项。

在选择好的造林之地,冬季提前挖好种植坑,开春刚好移栽。核核如果是母竹移栽,需要选择阴天或者下雨后进行,确保土壤水分足,空气湿度大。在气候干旱的时候栽种,需要立即浇水,防治竹竿缺水而干裂,会危害到侧芽的生长发育。如果是埋枝育成苗栽种,当天栽种完浇水也可。

采挖母竹定植,先在挖好的定植穴低放一层优质细土,使母竹根系与定植穴内的肥料隔开。栽种母竹的重点,是要把母竹斜放在栽植穴内,呈30°角,便于栽种以后绑扎支柱,而且利于笋芽散发伸展。如果母竹直立栽种,笋芽容易垂直被挤压,非常不利于生长发育。栽种覆土时注意,母竹需保留上一节漏出地表。

选用埋枝育成苗时,需要先将幼竹苗浆根,然后斜插入定植穴内15㎝左右,填土压实。注意使侧枝外倾斜,覆盖土成凹型,便于春季保水浇灌。定植之后,都需要浇足定根水,定植穴上面覆盖一层半腐熟的稻草,保湿效果最佳。

五、竹林管理重点。

1、

新竹定植以后,每段氏册一个礼拜浇水1~2次,定植一个月以后,观察新竹有没有发芽,如果发芽,每个10~15天浇一次腐熟的稀粪水。确定新竹成活后,可以逐步加大粪水的浓度,也可以用1%尿素水溶液浇施。水肥管理到位,通握宏常6~7月份,大部分栽植的新竹,每株都能够发笋2株左右。在生长期要中耕除草2~3,使得土壤疏松、保水、松透气性好,防止板结。在发笋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无水渍,利于快速出笋。

2、楠竹竹笋想要高产,其重点在于成竹林的管理。需要种植户精耕细作,才能保证出产高质高产的竹笋。

①、每年春分至清明节气之间,将堆积在竹丛根际的泥土,从外围至内成环状挖开,边挖边查定分蘖体的位置,有分蘖芽的,需要把缠绕笋芽的须根割除,使含苞待发的笋芽暴露,让其接触阳光和风雨,早早利用阳光的热能刺激笋芽,让其萌动促进早日发笋。

②、当把竹根处的笋芽挖出,暴露4天左右,可以根际追肥,促进发笋。春天追肥最佳选择使用腐熟的人粪尿或者堆肥,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而定。如果是规模化种植,此时通常每个10~15天追肥一次,有效促进竹笋的丰产丰收。如果选择化肥追肥,氮磷钾比例为5:4:3,如果加入适量硅酸钙的复合肥效果更佳。施化肥用量,根据每丛楠竹的大小,通常1.6㎏左右即可。

施肥注意事项:无论堆肥或者化肥,一律采用环状施肥方法。需要离竹丛中心1米周围,挖掘10㎝左右的施肥沟,将肥力撒施均匀,肥液需要与笋芽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笋芽生长缓慢,品质变差。如果夏季施肥,通常与培笋、笋穴处理结合,冬季施肥结合中耕除草即可。

③、挖开笋芽露土的时候,笋芽起初均为黄褐色,呈扁圆状圆形体,春季施肥以后,气温回升很快,笋芽逐渐凸起,就形成一个小笋,会出现裂缝和猪肝色内捧叶,便可培土盖住笋芽。让之前挖的土,重新覆盖所有正在萌发或者尚没有萌发笋芽。让这些萌动的笋芽在土壤中、黑暗的环境下生长发育,笋体丰满粗大、纤维少、品质佳、口感风味好。覆盖土的深度根据竹丛的长势而定,如果竹丛长势旺盛,覆盖土30㎝,如果竹丛长势弱,覆盖土可以酌情浅一些。

④、4~5月份,部分笋芽就会成熟,便可以割笋。割笋以后,笋穴要及时封土,避免空气对笋头和笋目不利。封土的同时,松土除草。冬季需要全面中耕除草一次,并挖掉腐朽的老竹篼。松土以后施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每丛施肥15~30㎏,给竹丛蓄力,促进竹笋早发。

六、楠竹笋的收割与病虫害防治。

竹笋出土以后,当竹芽尖端捧叶充分发育展开时,是最佳采割时机,需要及时采收。割笋最好的时间段在早上进行,采笋方法:挖出笋芽四周土壤达到一定的深度,然后用刀,把漏出的笋割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采笋留竹,留竹的芽位要低,保持竹丛不冒出地面为宜。

虫害防治措施:毛竹的主要害虫有两种,分别是竹象虫、竹斑蛾、竹螟、竹蝗、笋蝇、笋夜峨等,竹螟、竹蝗、竹斑蛾适合用敌百虫灭杀。笋夜峨、笋蝇、竹象虫会钻入竹笋内,需要挖出受害的竹笋,且把里面的幼虫杀死。
病害防治措施。毛竹的病害主要是枯梢病和水枯病两种。防治枯梢病,必须对种竹进行十分严格的检疫,杜绝病源传播。一旦发现病情,需要在发病处以下2节截除,防止病情蔓延。然后用浓度1%的波尔多液每隔10天喷洒1次,连续3次。

问答拓展:闽楠的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