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下雨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 下雨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大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637 次

下雨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

下雨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

影响一:加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关,其中湿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下雨天气会使得空气湿度增加,土壤也会变得湿润,这种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繁殖和传播,因此下雨会加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影响二:减缓小麦条锈病的传播

虽然下雨会加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但是下雨也会减缓小麦条锈病的传播。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例如温度和湿度。下雨天气会使得气温下降,空气湿度增加,这种气候条件并不利于小麦条锈病的传播,因此下雨也会减缓小麦条锈病的传播。

影响三:影响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下雨天气会影响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需要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但是下雨天气会使得化学物质被冲刷掉,影响防治效果。下雨天气也会使得农民难以进入田间地头进行防治工作,从而影响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影响四: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下雨天气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麦条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病斑,影响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下雨天气也会使得小麦吸收不良,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拓展问题:

问题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多种,包括农药喷洒、改良品种、轮作等。其中,喷洒农药是最常见的防治措施之一,但是需要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问题二:小麦条锈病为什么会发生?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气候、土壤、病原体等。其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问题三:小麦条锈病对农民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小麦条锈病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对农民的经济收益造成影响。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也需要农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问题四: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症状包括小麦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病斑,病斑上有黑色小点,病叶变干、变脆、变形等。

问题五: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案: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包括气溶胶传播、风传、虫传等。其中,气溶胶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地区。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小麦,培育壮苗,根据条锈病的易发时间选择播种适期,种植期间少施氮肥,增施磷钾没返肥,土壤湿度较大时要注意开沟排水。

药物防治:播种前,用15克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150公斤麦种,当小麦的病叶率达到2-4%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进行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喷1次。

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育抗病小麦,根据条锈病发病区域的差异,合理布局抗病品种。

(2)培育壮苗,避免小麦出现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

(3)根据小麦条锈病的易发时间选择播种适期,避开发病高峰期。

(4)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这样可提高小麦的抗病力。

(5)合理灌溉,降雨后或土壤湿度较大时要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较重的地块应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2、药物防治

(1)播种前,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克拌麦种150公斤,或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克拌麦种50公斤。派察族

(2)春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尘弊率达2-4%,严重度达1%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喷1次。

(3)小麦锈病、叶枯病、纹枯病混发时,可亩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5克兑水50-80升,然后进行均匀喷雾。

(4)小麦条锈病、蚜虫共发时,可亩用15%粉锈宁(三唑酮)粉剂80-10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或48%毒死蜱乳油75毫升)兑水3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

二、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

1、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气流传播病害,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春季流行这4个环节)。

2、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风吹到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可扩散造成再侵染。

3、从外地引种时,若引入的多数小麦品种中也存在带病菌品种,且对于麦种缺乏针对性处理操作,将携带有病菌的种子转入到健康麦种当中,那么也会诱发较为严重的小麦条锈病。

4、每年4-5月份的空气湿度会不断增大,此时对小麦进行播种操作,将更容易感染条锈病。

三、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原因

1、湿度:结露、下雨和降雾都有利于锈病发生。

2、温度:秆锈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5℃,叶锈为15-22℃,条锈为9-16℃。在春季一般条锈病发病最早,叶锈病次之,秆锈病最迟。

3、品种因素:部分地区小麦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

4、菌源因素:冬孢子、夏孢子在小麦田周围杂草或自生麦苗上越冬或越夏。

5、栽培管理: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以及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的田块易感病;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

问答拓展: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小麦会不会减产?

从小麦今年返青后,田间雨水充足,土壤水分良好,有利于小麦的生长。目前,小麦整体成长良好。很多农民朋友都说今年又是一个段液丰收年,但也有农民担心持续的阴雨天气会影响小麦的产量。

小麦的产量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前期充足的降雨有利于小麦的绿化和分蘖,但在生育后期,当田间湿度增加时,也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容易倒伏。就像很多朋友一样,浇水的时候,拔节期浇够水,到花期和灌浆期就不浇水了。主要担心后期水分过多时,发病概率比较高,防治不及时会减产。

那么在小麦的拔节期,持续的阴雨天气不仅有利于小麦的生长,还可以做好包括病虫害在内的疾病的防治,这样可能就是丰收年了。小麦疮痂病和锈病是减产严重的病害,这两种病害的发生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小麦Rust,在春季持续低温大雨的情况下,更为严重,容易大面积发生。条锈病在叶、叶鞘、茎、穗都有症状,受害的叶、茎呈***。

小麦疮痂病也是一种气候性疾病,在田间大雨、湿度大的地方发生严重。从苗期到茎基部,最终表现为白穗症状。

对于小麦疾病的防控,化学品的选择是一个方面,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提前预防的意识,这样即使疾病发生在后期也容易防控,避免出现喷药失控的情况。首先是化学品的判燃竖选择,几种疾病使用的化学品都差不多,可以一起喷。小麦三唑酮、戊唑醇等。可用于防锈和控制。当疾病发生时,连续用药两次,掘大间隔7-10天。小麦疮痂病可用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控制。

小麦勾缝后,要吃药预防。除了使用药物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或尿素。因为小麦在病害发生后需要一些养分来恢复生长,所以喷洒一些叶面肥可以促进小麦的正常生长。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已施过肥,常用氮肥和钾肥,促进小麦的生长。在拔节孕穗期后的管理中,农民朋友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在今年连续下雨的日子里,不仅要预防冷泉,还要做好疾病的防治。

问答拓展:下雨过多的话,会导致小麦减产吗?

俗话说"麦收八十三场雨",意思就是要想小麦收成好,在农历的8月,10月和来年的3月分别下场雨。因为8月是播种季,10月苗齐,要过冬了,来年的3月份正是小麦的返青拔节到抽穗期周五到周六这两天,大部分麦区仍在持续降雨。小雨阵雨量级,且伴着有短时五级风。此时整个冬麦区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个阶段最怕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黄河以南已进入小麦扬花后期的。

光照不足,积温少,直接影响产量,出穗后土壤过湿,病害多,防治困难,肥料淋溶过多,地力下降,蔽睁小麦营养跟不上,虫害防治难度增加!小麦生长后期连阴天,雨水多,轻则减产20%在抽穗至灌浆前期,多雨天气易导致小麦赤霉素、条锈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从而导致小麦减产。所以要及时抓住防治时机,不能等到发现赤霉病丶条锈病等发生严重之后再用药,。

其他地方的不知道,周口漯河的肯定会减产,五月份这两场雨伤害太大,第一场大风暴雨完成大面积倒伏,一个星期后的第二场雪虚并答上加霜,会造成倒伏小麦霉烂。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也给病虫害提供了条件,,所以应瞅准机用药,防止,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以及小麦蚜虫的发生,少量尿素,补充缺肥地片,也可以,因地制宜,不可多用,防止贪青。

春雨贵如油,对于我们沧州来说那是再恰当不过了,春天下点雨太难了。即使是连阴雨也没多大的雨量,但总比不下雨好,差慧现在种地的最大困难就是干旱无雨,要是水利再跟不上,小麦的产量肯定不好。天气预报说,清明节期间我们这里2天有雨,有些基肥不足,或者是有所发黄的麦地,有的人就去扬了点尿素,趁着这场好雨来施肥,可谓一举两得,即追了肥又浇了水,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