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丙环唑国外使用情况 丙环唑国外使用情况如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089 次

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农业领域。它可以控制多种病原菌,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丙环唑在国外的使用情况如下:

欧洲

在欧洲,丙环唑被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大豆、葡萄、苹果和草莓等作物的病害防治。其中,对于小麦的条锈病、玉米的赤霉病、葡萄的灰霉病和苹果的疫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尤为显著。

美洲

在美洲,丙环唑主要用于玉米、大豆、棉花、水果和蔬菜的病害防治。特别是在玉米的赤霉病和蔬菜的立枯病防治方面,丙环唑的效果非常好。

亚洲

在亚洲,丙环唑被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蔬菜等作物的病害防治。其中,对于水稻的纹枯病、小麦的条锈病、玉米的赤霉病和蔬菜的立枯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尤为显著。

总结

丙环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的农业领域。通过对其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丙环唑对于多种作物的病害防治效果都非常显著,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农药。

相关拓展:

丙环唑释义:

丙环唑原药,中文通用名称:丙环唑,英文通用名称: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

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问:苯甲丙环唑对虾有害吗?

苯甲丙环唑对虾当然有害。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配御败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水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拆含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应用技术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使用。用于防治麦类病害、水稻恶苗病、葡萄白粉病、花生叶斑病、香蕉叶斑病、叶条斑病等。具体防治如下:
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1000至15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间隔21至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丙环唑(20%EC)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
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20%EC)5000倍喷雾。
防治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4000倍喷雾
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20%EC)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至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为内吸性除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外,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均有抑制活性,持效期长达一个月左右,防治对象有麦类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等。制剂为敌力脱25%乳油。
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大麦叶锈病、燕麦冠锈病,于孕穗期亩用25%乳油32至36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麦根腐病,种子处理,按种子重量0.12%至0.16%拌药,田间施药于小麦抽穗扬花期,亩用35至40毫升,对水喷雾,必要时隔7至10天再施药一次;防治花生、香蕉叶斑病,亩用30至40毫升,于发病初期对水喷雾,间隔期15至20天,共喷3至4次;防治葡萄白粉病,作保护性防治,则对水稀释倍喷雾,间隔期为半个月左右;作治疗性防治,则对水稀释5000倍喷雾,间隔期一个半月;防治培颤水稻恶苗病,用1000倍液浸种2至3天,直接催芽播种。

问:蔬菜徒长危害大,如何才能有效防徒长?

一、蔬菜出现徒长有哪些危害?

只要是开花坐果的作物,出现徒长就郑老卖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总结起来,徒长的危害主要有以下5点:

影响花芽分化:徒长首先会影响茄果类蔬菜的花芽分化,花芽分化不好,就会导致开花不整齐,而且即使能开花,花也比较弱,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畸形花。花不好,坐的果绝对含凳就是畸形果,如我们常见的拉链果。果实膨大受到影响:过多的养分长枝、长叶、长秧子,果实就会膨大不起来。因为果实进入膨大期,需要消耗较多的养分。但是因为秧子长的旺,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过多的分配到枝条上,势必会导致果实分配到的养分不够,就会出现僵果等问题。抗逆性差:抗逆性差的时候,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差。如高温障碍、低温冷害等。我们有个误区,认为秧子长得越旺,抗逆性就越强。其实不然,秧子长的壮和长的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划等号。就和人一样,人长的胖不代表长的壮,长的胖抗病能力并不一定就强。根系变弱:徒长会导致根系变弱,根系越弱,秧子后期就越容易出现早衰。有经验的菜农朋友都有切身体会,前期秧子长得越旺的,后期越容易出现早衰。叶片老化:叶片老化在我们棚室蔬菜栽培中表现的非常普遍。常见的叶片发硬、发脆就是徒长的一个显著表现。叶片长得越大、越快,后期就老化的越快。

二、蔬菜出现徒长的原因有哪些?

之所以会出现徒长,最核心的原因是蔬菜植株产生的赤霉素和生长素过量所导致的。引起徒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氮肥的过量使用:氮肥是营养生长的关键,氮肥施用过量,秧苗就极容易出现徒长的现象。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主要是高温和弱光。两个条件只要出现其中的一个,就容易出现徒长。温度越高秧苗就长得越快,尤其是夜温过高;弱光也容易导致徒长,在遇到连阴雨天气,我们就发现秧苗既长的高而且还特别纤弱,这就是由于徒长所导致的。管理不当:平时的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徒长的重要因素。如浇水过多、浇水过大,都容易引起秧苗徒长。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我们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激素使用不当所导致的。容易引起徒长的激素主要有芸苔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复效酚纳。

三、如何防止徒长增产量?

在了解了引起徒长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防止徒长现象的出现。

1、合理施肥

施肥合理是防止茄果类蔬菜出现徒长的喊逗主要措施。尤其是底肥的施用不合理,是很多茄果类蔬菜出现徒长的主要原因。要想让秧子不徒长,对于茄果类蔬菜而言,底肥不能用高氮的肥料,而是要控氮补磷、钾。只要我们栽培的是开花坐果类的蔬菜,所选用的底肥一定是低氮(8~10)、中磷(12~16)、高钾(18~22),一亩地15~20公斤。但是就这一个底肥,我们许多老百姓都用错了,最为常见的就是底肥复合肥喜欢用平衡肥居多。底肥中氮只要超过12个,出现徒长的几率就很大,所以选用合适配比的复合肥做底肥很关键。

2、生长前期激素能不用就不用

前面我们讲了,激素是引起徒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包括含有赤霉素、芸苔素、细胞分裂素、复效酚纳的药剂,只要含有这四种成分的药剂,在生产前期不建议使用。生长后期如果出现膨果比较慢、比较小的情况,可以适量使用激素类药剂进行膨果。

3、重视蹲苗的管理工作

对于棚室茄果类蔬菜栽培而言,促花后蹲苗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仍有许多菜农朋友没有蹲苗这个概念。所谓的蹲苗,就是定植后浇完缓苗水至开花前这一时间段的管理工作。在浇缓苗水时,一定要去促花,建议每亩随水冲施氮磷钾配比为12-15-13的水溶肥料2公斤。

在浇完缓苗水后进行控水蹲苗,所有的开花坐果类的蔬菜,无论是茄子、辣椒、西红柿还是豆角、甜瓜、西瓜等,这个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蹲苗的目的是平衡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促进根系的下扎,能够把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4、合理促花转养分

在定植后10~15天这个时间段,最好是在定植后的12天,我们要去人为喷施一些刺激花芽分化的药剂,这个时间一定要把握好,别喷晚了。建议使用粉唑醇+含有氨基酸和螯合态中微量元素水溶肥进行叶面喷施,目的是促进早开花、开壮花和防止出现弱花和畸形花。10~12天一次,根据不同的作物2~3次。正常的作物如甜瓜、西瓜、黄瓜、茄子等叶面喷施2次,开花容易出问题的如豆角、辣椒叶面喷施3次。

5、控旺措施要综合应用

所谓的进行综合控旺,指的是控旺不仅仅只有通过叶面喷施药剂才能实现,还包括水分管理、温度管理、物理措施、喷药、养根等一系列的措施,而药剂控旺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合理的水分管理:如在高温季节,浇完缓苗水后,控水蹲苗容易因缺水而引发病毒病。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浇小水来提高棚室内的湿度,也就是说浇水要合理,而不是不浇水。

温度管理:高温季节棚室温度较高,我们要尽可能采用物理降温,如覆盖遮阳网、涂抹降温涂料等都属于降温的措施。

物理措施:在中期果实膨大期,要想让果长起来,可采取打叶等物理措施,抑制营养生长。

药剂控旺:药剂控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类是激素类,如矮壮素、甲哌嗡、多效唑;第二类是三唑类,最安全的是粉唑醇,其次是戊唑醇,最不安全的是丙环唑,不建议用。第三类是营养类,如大剂量的使用磷酸二氢钾,一桶水用到80~100克,控旺的效果就很好。在使用药剂进行控旺时建议使用第三类的磷酸二氢钾或者第二类的粉唑醇进行控旺,激素控旺不建议使用。

另外,在进行控旺时,不建议单打,可在喷药或叶面肥的时候一起用进去就可以了。同时控旺要少量多次,从定植12天左右开始,少剂量多次进行控旺。

养根:在国外就不用控旺剂,因为人家在蔬菜生长的过程当中,各种养分和环境的管理都十分到位,就不会出现徒长。我们做不到,只能通过控旺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作物旺长,根系就不好,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就会失调,要做好养根的工作。养根可在每次浇水时随水冲施1~2升养根类的有机水溶肥就可以了,通过养根,缓解蔬菜的徒长。

针对蔬菜的生长,防徒长工作做好了,才能有高产的潜力。而对徒长的调控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只有应用得当,才能平衡蔬菜的生长,从而为高产和优质打好基础。

问:怎么识别汽车牌照?

汽车牌照识别是基于图像分割和图像识别理论,对含有汽车牌照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汽车牌照在图像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取和识别出文本字符。从不同车牌图像中分割出的字符图像各式各样,尺寸变化范围大,增加了识别的难度。尽管可以采用图像变换方法将分割出的所有字符图像归一化为相同尺寸,但归一化过程又不可避免地丢失有用的字符信息,造成图像失真,无助于提高识别准确率,并且浪费时间,降低了识别速度。本文通过分析汽车牌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字符的笔画特征和结构知识对汽车牌照中的字母和数字进行识别的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不受字符图像大小影响,适应性强。1车牌字符结构和识别中国大陆汽车牌照中使用的字符包括59个汉字、25个英文字母(字母I不用)和10个阿拉伯数字三种类型共94个,且都是印刷体,结构固定、笔画规范。图1是车牌号码中使用的全部字母和数字的图像。这些字符的结构在水平方向有三种类型:左右对称、左大右小、左小右大。在竖直方向同样有三种结构,即上下对称、上大下小、上小下大。如车牌号码中使用的数字"8",就属于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从图1可以看出,全部字母和数字的笔画共有两大类:直笔画和弧笔画。直笔画又可分为横笔画、竖笔画、左斜笔画(相当于汉字笔画中的"撇")和右斜笔画(相当于汉字笔画中的"捺")。弧笔画是一条曲线段,本文将其分为两类:开弧笔画和闭弧笔画。所谓开弧笔画,指该弧笔画没有形成封闭环,如字母"C"。而闭弧笔画则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如数字"0"。根据字符图像的这一特点,本文采用下述方法对字母和数字进行逐级分类,形成一棵识别判定树,每个字符就是一个叶子:(1)首先在待识别的字符图像中搜索封闭环的数量和位置。(2)根据搜索到封闭环的结果判断字符所在的类封闭环字符类、双封闭环字符类、无封闭环字符类。(3)针对每一类分别进行处理。(4)双封闭环字符只有"8"和"B",因此只要抽取竖笔画即可区分出这两个字符。"B"的左半部分有一长竖,而"8"没有。(5)单封闭环的字符有"A"、"D"、"O"、"P"、"Q"、"R"、"0"、"4"、"6"和"9"。根据封闭环的位置将这些字符分成三类:封闭环在上部;封闭环在下部和封闭环在中间,然后再根据结构特点和抽取的笔画特征进行识别。.封闭环在上部的字符有"P"、"R"和"9"。如果待识别字符图像上半部分有一个封闭环,则从左半部分抽取竖笔画;若左侧部分没有竖笔画,则该字符为"9";若在左半部分抽取到竖笔画,继续抽取右斜笔画;抽取到右斜笔画,该字符为"R";否则为"P"。.封闭环在下部的字符有"A"、"4"和"6"。如果待识别字符图像下半部分有一个封闭环,则从右半部分抽取竖笔画;若右侧部分有竖笔画,则该字符为"4";若在右半部分没有抽取到竖笔画,继续抽取横笔画;抽取到横笔画,该字符为"A";否则为"6"。.封闭环在中间的字符有"D"、"O"、"Q"和"0"。实际应用中,"O"和"0"的图像完全相同,可以作为同一个字符处理。如果待识别字符图像中间有一个封闭环,则首先利用上下对称特点判断是否为"Q";若上下对称,则为"0"("O")或"D";然后按照左右对称特征区分字符"0"和"D"。(6)无封闭环的字符有"C"、"E"、"F"、"C"、"H"、"J"、"K"、"L"、"M"、"N"、"S"、"T"、"U"、"V"、"W"、"X"、"Y"、"Z"、"l"、"2"、"3"、"5"和"7",通过抽取笔画对这些字符进行识别,具体步骤如下:·抽取横笔画和竖笔画。·若待识别字符图像没有横笔画和竖笔画,则该字符为"S"、"V"或"X"。·若待识别字符图像只有横笔画而没有竖笔画,则该字符为"2"、"3"、"7"或"Z"。·若待识别字符图像只有竖笔画而没有横笔画,则该字符为"1"、"C"、"J"、"K"、"M"、"N"、"U"、"W''或"Y"。·待识别字符图像既有横笔画又有竖笔画的字符为"5"、"E"、"F"、"C"、"H"、"l"或"T"。."S"、"V"和"X"的识别。抽取左斜笔画和右斜笔画,"S"没有这两种笔画,从而可识别出"S"。"X"的两条斜笔画交点位于字符图像的中间位置,而"V"的两条斜笔画相交于字符图像的下部,以此识别"X"和"V"。·识别2"、"3"、"7"和"Z"。这四个字符中只有"Z"有两条横笔画,从而可以此识别出"Z"。"3"和"7"的横笔画都位于上部,而"2"的横笔画位于下部,这样又可以识别出"2"。对于"3"和"7",利用左斜笔画进行识别。"7"具有左斜笔画,而"3"没有。·识别"1"、"C"、"J"、"K"、"M"、"N"、"U"、"W"和"Y"。根据竖笔画的数量将这些字符分为三类,"1"、"C"、"J"、"K"和"Y"都是一条竖笔画、"M"、"N"和"U"是两条竖笔画,而"W"有三条竖笔画,这样就完成了"W"的识别。对于一条竖笔画的字符,判断该笔画的位置是在左边("C"和"K")、中间("1"和"Y")还是在右边("J"),即可识别出"厂。根据有无右斜笔画区分"C"和"K",按照中间竖笔画的长短区分"1"和"Y"。.由于字符"N"有一右斜笔画,以此将其从"M"和"U"中识别出来。对于"M"和"U",依靠结构特征已无法识别,本文使用字符图像中前景像素个数与背景像素个数的比值来判断。根据这两个字符的特点,只计算字符上半部分即可。·识别"5"、"E"、"F"、"G"、"H"、"I"和"T"。这些字符中,只有"E"具有三条横笔画,"F"有两条横笔画,其余为一条横笔画。剩下的字符中,按照竖笔画的数量分为两组:"5"、"L"和"T"为一条竖笔画,"G"和"H"为两条竖笔画。"H"的两条竖笔画长度相同,而"G"的两条竖笔画则一长一短,这是区分"G"和"H"的标志。"T"的竖笔画在中间,"5"和"L"的竖笔画在左边。"L"的竖笔画长,"5"的竖笔画短,这样就完成了"5"、"T"和"L"的识别。搜索封闭环实际上就是在字符图像中搜索连通域。在字符的二值图像中,假定字符像素值"1",背景像素值为"0",则:(1)无封闭环的字符图像中只有两个连通域,即字符连通域和背景连通域,图2(a)中的B和F。(2)只有一个封闭环的字符图像中有三个连通域,即一个字符连通域和两个背景连通域,图2(c)中的B1、B2和F。(3)有两个封闭环的字符图像中有四个连通域,即一个字符连通域和三个背景连通域,图2(b)中的B1she、B2、B3和F。搜索封闭环的算法如下:(1)读入二值字符图像。(2)找到一个像素值为"0"的背景像素点B。(3)搜索B的连通域,并将该连通域内的像素全部标记为背景1。(4)遍历图像中像素值为"0"的像素。(5)若所有"0"像素都已标记为背景1,则该图像内封闭环个数为0,跳转到(11)。(6)若存在没有标记为背景1的"0"像素点B1,则有封闭环。(7)搜索B1的连通域,并将该连通域内的像素全部标记为背景2。(8)遍历图像中像素值为"0"的像素。(9)若所有"0"像素都已标记为背景1或背景2该图像内封闭环个数为1,跳转到(11)。(10)若存在没有标记为背景1或背景2的"0"像素,则该图像内封闭环个数为2。(11)结束搜索,返回封闭环个数。字符的笔画抽取可参见文献[1]2识别测试利用本识别方法,笔者对从车牌中分割出的字符进行了识别测试。所测试的字符包括了车牌中所使用的全部35个数字和字母共7000幅图像,其中图幅最大的为l00xl00像素,而最小的是20x20像素。正确识别的有6946幅,正确率超过99%。其中识别错误的图像主要集中在字母"0"和"D"。通过对这些容易识别错误的字符进行二次识别,可以大大提高识别准确率本文提出的字符识别方法的核心就是通过判定树对字符群体层层分类,从树干开始逐步缩小识别范围,直到最后只有一类字符,即识别成功。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不需要建立识别样本库,完全依据字符自身的结构特征进行逼近识别。(2)不需要将待识别字符与全部字符进行匹配识别,因而提高了识别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