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地里能打什么农药 地黄打什么药能高产
地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在地黄种植过程中,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常用的农药种类
1.杀虫剂
地黄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白粉虱、叶螨等。针对不同的虫害,可以使用不同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例如,对于蚜虫,可以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敌敌畏、乐果等;对于白粉虱,可以使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阿维菌素、百菌清等;对于叶螨,可以使用苯酚类杀虫剂,如杀螟松、氧乐果等。
2.杀菌剂
地黄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灰霉病、霜霉病等。针对不同的病害,可以使用不同的杀菌剂进行防治。例如,对于根腐病,可以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等杀菌剂;对于灰霉病,可以使用多菌灵、氯硝柳胺等杀菌剂;对于霜霉病,可以使用苯酚类杀菌剂,如硫酸铜、氧化锌等。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地黄所受的病虫害种类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应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
2.合理使用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地黄生长期、气候等因素,合理制定防治方案,避免过度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3.安全使用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接触农药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应注意农药的存放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地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保护地黄的生长环境和质量,对于维护中药材的品质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农药的选择、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确保地黄的安全和质量。
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养血生肌的功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在地黄的种植过程中,由于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需要使用农药来保证地黄的生长和品质。
常用的农药种类
1.杀虫剂:地黄受到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地螟、白粉虱等。常用的杀虫剂有氯氰菊酯、吡虫啉、苯酚氧化锌等。
2.杀菌剂:地黄受到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灰霉病、根腐病等。常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氧化乐果、甲基硫菌灵等。
3.除草剂:地黄生长期间,常常会受到杂草的干扰。常用的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如何正确使用农药
1.选择合适的农药:不同的病虫害需要使用不同的农药,因此在使用农药之前,需要先了解地黄所受到的病虫害种类,并选择相应的农药。
2.按照说明使用:农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
3.安全使用:在使用农药时,需要佩戴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具,以免对自身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
1.农药残留:使用农药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等待农药残留降解,才能采摘地黄。
2.不要过度使用:过度使用农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合理使用,并注意规定的使用量。
3.定期检查:种植地黄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地黄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的扩散。
使用农药是保证地黄生长和品质的必要手段,但是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地黄的生长和品质。
问答拓展:地黄的病虫害很多,怎么防治地黄的病虫害发生?
常见病害有轮纹病、枯萎病、斑枯病、斑点病、花叶病等。
(1)轮纹病
①症状。叶面病斑黄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明显的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
②防治方法。一是清除病叶,集中烧毁;二是雨后及时开沟排水;三是发病前及时喷1∶1∶150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一次,连续3~4次,或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连续3~4次。
(2)枯萎病
①症状。病源是真菌中的半知菌,初期叶柄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病斑,外缘叶片向心叶蔓延,叶柄腐烂。地上部分逐步萎蔫下垂,地下部分腐烂。
②防治方法。一是实行轮作,每隔3~5年轮种一次;二是及时开沟排水;三是种前用50%退菌灵1000倍液浸泡种栽3~5分钟;四是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注。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黄斑病
①症状。病源是一种病毒。4月下旬开始发病,叶面产生黄白色近圆形病斑,被害叶叶色黄绿相间,叶脉隆起,叶面凹凸不平,呈皱漏察缩状。
②防治方法。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防治蚜虫、叶蝉等可能带毒的昆虫,减少传染机会。
(4)斑枯病又叫青卷病,是地黄的毁灭性病害。
①发病时期与症状。发生在6~7月间,特别是连阴雨天气骤晴,则蔓延更快。发病后,叶上出现许多不规则的病斑,以后枯干,叶片直立,边缘向主脉卷曲,心叶仍绿。发病的原因,大多是在地黄收获以后,残余病株遗留田间,第二年即传播到新株。
②防治方法。烧掉病株或在发病前(6月上旬)喷洒1∶1∶150倍的波尔多液,每15天一次,连续3次,有良好的薯孝防治作用。
(5)轮斑病发生于6~7月干旱季节。发病初期,叶子上出现略圆而有轮纹的病斑,斑上有许多小黑点;后期,病斑破裂穿孔。防治方法同斑枯病。
(6)细菌性腐烂病
①发病时期与症状。发生在块根膨大期的6~8月间。发病后植株萎缩枯死,块根腐烂。多因水分过大,雨后地温升高,病菌侵入造成。
②防治方法。深耕,并适当灌溉和施肥数搜稿。若一旦发生,可在块根穴内撒布生石灰或硫磺粉消毒,以防止蔓延。
(7)根腐病
①发病时期。在出苗前发生根腐烂。
②防治方法。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分钟。
(8)胞囊线虫病
①发病时期与症状。由大豆胞囊线虫引起,多发生在7月份,发病后上部枯黄,叶子和块根瘦小,生许多根毛。病根和根毛上有许多白毛状线虫和棕色胞囊。严重时可造成绝收。
②防治方法。一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二是注意选无病品种。三是收获或倒栽时将病残株,尤其是老株附近的细根集中处理。四是采用倒栽法留种,选留无病种栽。五是用0.6%齐满素2500倍液灌根。
问答拓展:地黄地里的香附子怎么防治,有没有专用除草剂?
您好!地黄地里发生香附子,建议您使用低毒的莎扑隆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每亩地用50%的莎扑隆可湿野亩搏性粉剂400g,喷入细沙中,拌均,然后开沟施入地黄地耐哗内,沟上面覆盖土壤。通过香附子根部吸收,对其有较好的防颂祥治效果。供参考!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