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是啥样的
冬天早上麦子上有白色的是什么?
小麦白粉病,可侵袭小麦上部的各种器官,但主要侵害叶片和叶鞘。当疾病很重时,颖壳和芒也可能受到伤害。发病时,在叶面出现1至2毫米的白色霉斑,然后逐渐扩大到接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白色霉斑。霉菌的表面有一层白粉,粉末会在外力或振动的作用下立即散开。
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发病后期,病变霉层由灰白色变为浅棕色,针头大小的霉点散布在病原体上,这是病原体的闭囊壳。病害感染后,叶片的阳性症状最为明显。病变接近圆形或长方形,叶面会覆盖有一层白色的白粉病。当疾病严重时,将病灶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大的白色或灰色霉菌层。
小麦白粉病打过药后变什么颜色?
:小麦白粉病打药后枯萎的部分会变成黑色。
解释原因:
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会滋生在小麦植株上,导致叶片上形成白色粉末状物质,阻碍小麦的正常生长。为了防治这种病害,常采用喷洒药物的方式。药物中会含有一些成分,如铜离子等,这些成分可以杀死真菌并促进植物的恢复。但打药后,受害的部分会慢慢枯死,其颜色也会因为失去水分和叶绿素的分解而变黑。
内容延伸: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为了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小麦的栽培管理,及时清理病害叶片,排水良好,避免过度施肥等;
2.选择优良、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3.定期检查小麦植株,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措施;
4.喷洒药物,使用效果好且对环境污染小的防治方法。
具体步骤:
1.在发现小麦白粉病时,立即采取措施;
2.选择合适的药物,按照说明进行喷洒;
3.喷洒时要均匀喷洒,覆盖范围全面;
4.喷洒后要注意观察病害部位的变化,随时做好调整和处理。
小麦叶子上有灰色的点是怎么回事?
是小麦得了白粉病,小麦白粉病一旦大爆发,不仅会造成麦粒不饱满、腐烂,还会减产20%~30%。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初期出现白点霉点,有圆形、椭圆形,后期会出现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叶片发生褪绿、发黄,最后枯死。
小麦上的白霜是什么?
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发病初期病部可见***小点,随着病情加重病点逐渐发展为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发展至中期呈白灰色,后期呈浅褐色,并产生闭囊壳。病情较轻时霉斑呈分散分布,随着病情加重霉斑也逐渐扩大成片,最终覆盖全叶;病斑下部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发黄、早枯,如发病累及茎及叶鞘,则会导致植株整株倒伏;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有显著下降,最终影响小麦产量。
小麦白粉病在中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使产量大大降低。发病适温15-20℃,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病菌越冬。雨日、雨量过多,可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从而减缓病害发生。偏施氮肥,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易发病。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浇水抗旱,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再结合化学药剂防治。
小麦整株发白是啥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浇水抗旱,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再结合化学药剂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