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病害特效药(丝瓜病害及介绍)
前面说了丝瓜的疫病主要是高温、高湿引起。我们都知道每年的6-7月中旬,正是一年的高温季,而且大雨、暴雨频发,这样就激发了一些存活于土壤的病残体、残根等上面的真菌复发,这些真菌立即随着雨水进行传播。特别是农民的一些防范措施没有做好的情况下,更易引起疫病的发生。因为多雨天气,可以加速真菌的病原菌复发,导致茎蔓、叶及果实侵染。发病初期“茎蔓、叶、果实”的病理处有圆点状的病斑,之后病斑渐变呈白色雾状,呈圆形的病斑,病部开始变成黄褐色、软化、凹陷等,最后出现腐烂状,导致产量下滑,经济受损。
三:那么导致丝瓜疫病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①真菌的菌原会随着雨水进行传播,对丝瓜茎蔓、叶、果实进行侵害。特别是遇气温高后又突遇大雨天气,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导致丝瓜染病,气温越高、雨水越多,那么发生疫病的机率就越大。②播种前没有对土地深翻晒垄,排水沟起得不合理,这样就导致土壤的通透性能不好,也会引发疫病。③高温干旱季节盲目的浇水或者浇水不当,这样导致地里的积水过大也会引起真菌复发。④没有轮作换茬,前茬残留过多的真菌的菌丝在土壤中,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又加上土壤不透气、采光性能差,从而导致病原菌复发。⑤播种的种子带有疫病的菌原,播种时又没有对种子进行消毒灭菌处理。⑥施肥时使用了没有腐熟的农家肥,肥里残留得有真菌的菌原体,从而引发疫病的发生。⑦栽培密度不合理,从而引起株间郁闷,透风透光性能不好,又加之高温多雨后,病菌随水流传播染病。
四:我们在种植丝瓜的时候,不光是考虑疫病的这一种病,要综合考虑可能造成丝瓜发生的各种病虫害,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疫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在播种前要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播种后再加强各种有效防治措施来进行。
【1】丝瓜疫病的预防措施
①选择适合丝瓜生长的土壤适合丝瓜生长的土壤是半沙壤土,而且要求地势高燥、土壤深厚肥沃、沥水功能良好,通风、采光性能强的地块。切勿选择黏重板结等土壤,因这些土壤的通透性能不好,不透气,不利根系发展。另外雨水瘀堵在土壤内会加重真菌蔓延,使病情加重。
②种子处理选择抗病品种,并且播种时最好对种子进行一次消毒处理,这样可有效杀死种子附带的一些病原菌,杜绝真菌诱发病害。消毒的方法:可以用35-40度温水浸泡种子1个小时,或者用药剂进行浸泡后再播种。③深翻土地,起好排水沟提前把土地深翻出来,起好排水沟,最好进行7-10天晒垄,这样可有效灭除土壤的一些病原菌。要求排水沟的沟深、沟宽各为20-25厘米,这样排水通畅,可有效减少真菌的基数。
④合理密植根据自家栽培丝瓜的品种特性,按照其生长规律特性进行合理的密植。根据每株植株需要占多宽的面积来规划栽培的密度,从而确保后期茎蔓、叶片长大后的空间能透气透风,采光性能强,这样丝瓜的生长就不会处于阴湿,从而减少阴湿伴随高温时,地下水气诱发真菌复发的机会。
⑤轮作换茬通过轮作换茬可有效减少土壤中存在的真菌。选择2-3年内没有种过瓜类的土壤栽培丝瓜,实在倒茬不过来,至少要轮作一年的土块才可以种植。
⑥正确施肥一定要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切不可用带有真菌的土壤、残根等来做堆沤的原料。
⑦合理浇水当旱情严重时,要选择傍晚时浇水,不要在10:00后5:00前浇水,这样避开高温的时间段,可有效防止地表水分蒸发引起染病。浇水时要浇小水,做到多浇几次水也不能一次浇大水。
另外大田已经发生丝瓜的疫病,要及时清除掉病茎叶、病果及周围的杂草,并全部带离田间深埋。遇大雨时要保证排水沟通畅,使积水很快就排出。【2】药剂防治
药物防治疫病要早防早治,以利于有效控制病情的蔓延。在发病的初期可以用药物进行喷雾防治。不过防治疫病的种类很多,具体用药请咨询当地的农技人员,我就不写药名啦,免得误导!特别提醒:用药时按说明书要求严格用药,切勿滥用药而导致药害。
总结:丝瓜从花蒂处开始腐烂,是丝瓜的疫病。此病对丝瓜危害严重,所以我们要做到综合的农业预防措施,后面如果再出现了疫病就要及时的采用药物防治。总之丝瓜的疫病与“高温高湿”有关,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这4个字上面卯足功夫。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