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锈病有什么症状 人参锈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和调理身体。人参也有一些常见的病害,其中人参锈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人参锈病对人参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人参锈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人参锈病的症状
人参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小点,随着病情的加重,小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形状的黄褐色斑点,最终叶片出现枯死、脱落等现象。另外,人参锈病还会在地上部分出现红色或***的粉状物质,这是病原菌的孢子。
二、人参锈病的发生原因
人参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由人参锈菌引起的。人参锈菌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容易繁殖,因此在夏季和梅雨季节时,人参锈病的发生率会高一些。种植人参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也会影响人参锈病的发生。
三、人参锈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人参锈病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其中,化学药剂主要是以多菌灵和硫磺为主要成分的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人参锈病的发生。生物制剂则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达到防治的效果。
四、人参锈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和控制人参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健康的种苗,并在种植前进行消毒处理。
2.种植时注意控制土壤湿度和通风,避免高温多湿的环境。
3.定期检查人参植株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4.使用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进行防治,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五、人参锈病的相关问题
1.人参锈病可以通过哪些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人参锈病可以使用多菌灵和硫磺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人参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参锈病的发生与高温多湿的环境、土壤和种植管理等因素有关。
3.如何预防和控制人参锈病的发生?
预防和控制人参锈病的发生,可以选择健康的种苗、控制土壤湿度和通风、定期检查和处理病害、使用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等措施。
4.人参锈病对人参的生长和发育有哪些影响?
人参锈病会导致人参叶片出现黄褐色斑点、枯死、脱落等现象,严重影响人参的生长和发育。
5.人参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人参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小点,随着病情的加重,小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形状的黄褐色斑点,最终叶片出现枯死、脱落等现象。
问答拓展:怎样防治人参红皮病?
(1)人参红皮病又名水锈病,属多发性、常发性疑难病害。其症状是人参根皮变成黄褐色或褐色,表皮变厚变硬,轻者病根在土壤条件得到改善时可逐渐恢复,地上部茎叶无任何症状。重者表皮有裂纹,须根枯死,茎叶萎蔫,参根随之腐烂。红皮病多发生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较大的地块。由于土壤持水量大,通气性变差,土壤处于缺氧状态,促成还原反应,当土壤含有大量铁离子时,由根泌出的氧把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呈凝胶状膜覆盖在参根表皮上,呈红褐色。该病在有些地方发病率高达80%以上,给人参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失。(2)防治方法①整土用隔年土栽参,在休闲期间多次耕翻,并细打土,使土壤充分熟化,减少人参生长过程中有机物腐熟而大量耗氧,可使低价可溶性铁、锰物质随雨水的淋溶渗透到土壤耕层以下,减少铁、锰的含量。这是红皮病防治极为重要的措施。还要因地制宜适当高做床,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避免低洼积水地栽参,若低洼地,地形平坦,重发区的地块,做床高度可达35~40厘米。勤松土创造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若有机质含量太多,黑土层太厚的地块可掺1/3的活黄土,改善黄土物理性状,可减轻红皮病的发生。
②调水夏季是红皮病的盛发期,人参对水分需求的规律则是喜水且要保持相对稳定。故夏季的水分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应做好防旱排涝,控制好床土含水量,防止雨水滴在床面上,防止土壤水分过大。
(3)控光光照强度过大也是导致红皮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7月中下旬是发病高峰期,应根据人参的年生、季节、生育期的需光规律,搞好调光控光。
(4)施用土壤调节剂可采用生石灰土壤调节剂防治红皮病。但生石灰的施用量要因地制宜。重发区、易涝地、低洼地、黑土比例较大的地方,要适当加大剂量。一般地方剂量为每平方米250克,要选择细度好,色白的优质生石灰。在施用时期和方法上,要做到早施,最好在打土或倒土时施用,并掺拌均匀,切不可在移栽和播种同时施用,以防烂种(特别是催芽种子)。
人参红皮病是一定土类的特征性病害。病因是由多种生态条件并相互作用所致。所以只采用单项措施防治红皮病是不能奏效的。因此采用综合性防病措施是控制降低红皮病的有效途径。
问答拓展:人参的立枯病该如何防治
立枯病是西洋参幼苗期主要病害,发病仿衡顷普遍,寄主广泛。发病严重时成片倒伏死亡。被害率在20%左右。
(1)病症发病部位在幼苗基部,多在土层干湿土交接处的茎部,于土面下3~5厘米深处,病菌侵入嫩茎后,开始呈黄褐色凹陷长斑。逐渐引起茎内腐烂变黑,破坏输导组织,被害部位缢缩,致使水分和养料不能上下运输而使地上部死亡倒伏(见图31)。
图31苗立枯病(引自刘铁城的《中国西洋参》)
(2)发病条件立枯病多为丝核菌及镰刀菌寄生所引起,两种菌都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上营腐生生活,一般可存活2~3年,遇适宜的条件即可侵染蔓延,以菌丝从伤口或直接侵染幼茎。病原以菌核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于低温多湿条件下侵染发病。土温12~15℃,土壤含水量35%以上备陆,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发病尤为严重。随着气温升高,茎部木栓组织逐渐形成即停止发生。(3)防治方法①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可兼治其他病害。②土壤处理:播种或移栽前,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克和木霉20克与细土15千克拌匀,播种或移栽时作1平方米的垫土和盖土。③幼苗期若发现立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每平方米灌药液5~10千克,需深入土层约3~5厘米,并对植株叶面及茎基部喷洒药液,每7~10天一次,以控制立枯病不再蔓延。
此外还可每平拦谈方米用速克灵15克拌土后覆盖;也可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深入土层5~6厘米,7~10天1次,共施药3次。以上两种农药经试验在防治西洋参立枯病上均取得显著效果。
问答拓展:人参的红皮病很严重,怎么防治人参的红皮病?
人参红皮病:亦称“水锈病”,参农俗叫“小红孩”,是现阶段人参,高丽参,种植中产生比较广泛而且日趋比较严重的病害,轻则为10-30%,重则可以达到80-100%,比较严重严重危害人参的生产量和品质。
产生规律性:人参红皮病产生的缘故比较繁杂,一般觉得是是非非浸染性病害。土壤换气能力差,铁、锰离子成分高是人参红皮病产生的关键缘故;参根表层独有的桔红色病菌,也可能是造成此病的要素之一。翻耕比较晚,土壤常未充足熟成及多雨季节工作等导致土壤环境湿度大、换气能力差,使土壤长期性处在复原情况,及其地形低洼地是造成病发的关键缘故。
病症:人参红皮病的主要表现特点是参根外皮展现不一样水平的淡褐色并伴随烂掉,人参地面上部发生枯萎,也是有的人参主茎地面上部不发生黄萎状况,仅仅被害的根处表层展现不一样水平的淡褐色,经常出链宴链现裂痕,单单从地面上部无法分辨有没有红皮病产生。
预防方式:尽早翻耕和用隔年土种参当初秋天栽参商业用地应于初春开展翻地或刨地,经较长的时间风轻轻吹日晒淋雨做到熟成,改进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提高换气性,使二价铁离子空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降低红皮病的病发概率。
应大棚孙力提倡营销推广用隔年土种参,尤其是田地栽,务必休闲娱乐1-2年。用隔年土种参,是隔年历经2个三伏天,可祥轿使土壤充足熟成,又能使土壤中的铁、锰离子空气氧化,清除产生红皮病的要素。运用多原素土壤调理剂,人力提升微生物菌种的生态体系,执行微生物修补工程项目,从而改进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热土安”施入土壤后能促进二价铁、锰离子尽早空气氧化,清除隐。
以上便是人参红皮病的病症及预防对策,该病害参根级别减少,常导致非常大的财产损失,期待大伙儿可以合理的管理方法以防导致多余的损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