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灰霉病发生时期 大蒜灰霉病发生时期是几月
大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在大蒜种植过程中,灰霉病发生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大蒜灰霉病的发生时期,本文提出以下观点:
大蒜灰霉病发生时期需要注意的事项
大蒜灰霉病的发生时期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生长期和储藏期。在生长期,大蒜的生长繁茂,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生长期
1.及时清除病害部位
大蒜灰霉病在生长期内主要表现为叶片和茎部的感染,需要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避免病菌传播。
2.注意通风透气
大蒜生长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但也要注意通风透气,避免空气湿度过大导致灰霉病的发生。
3.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大蒜的抗病能力,减少灰霉病的发生。但过度施肥也会导致大蒜生长虚弱,易感染病害。
在储藏期,大蒜的储藏条件和处理方式对灰霉病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储藏期
1.储藏环境
大蒜储藏的环境需要保持通风、干燥、阴凉,避免湿度过大或过小导致灰霉病的发生。
2.储藏方式
储藏大蒜的方式也会影响灰霉病的发生。如采用塑料袋密封储藏,容易导致湿度过大,加速灰霉病的发生。
3.处理方式
在储藏前,需要对大蒜进行处理,如去掉叶片和杂质,清洗干净等,避免病菌滋生。
拓展问题
1.大蒜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大蒜灰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和茎部的褐色软腐病斑,有时会出现水渍病斑和黏液病斑。感染严重时,大蒜叶片和茎部会腐烂,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
2.大蒜灰霉病的病因是什么?
大蒜灰霉病的病因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灰霉菌在高湿度和低温度下易繁殖,大蒜生长期和储藏期都是该病害的高发期。
3.如何预防大蒜灰霉病的发生?
预防大蒜灰霉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2.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避免病菌传播;3.保持通风透气,避免湿度过大;4.合理施肥,增强大蒜的抗病能力;5.储藏环境和方式要合理,避免湿度过大或过小。
4.大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大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化学防治主要采用杀菌剂喷洒和熏蒸等方法,但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生物防治则是利用益生菌等生物制剂控制病害,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5.大蒜灰霉病的经济影响如何?
大蒜灰霉病的发生会导致大蒜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化学防治等方法也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
问答拓展:大蒜灰霉病在几月份发现?
大蒜灰霉病袜漏在春季多雨时发病重。防治关键: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搞好水肥管理。沟系配套,以利排水降渍。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采用配方施肥,培告态烂育壮苗。
③闭汪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喷2~3次。
问答拓展:白蒜种植容易出现灰霉病,种白蒜该如何防治灰霉病?
大蒜发病初期喷施1000倍50%普信可湿性粉剂或1500~2000倍50%苏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40%多菌灵硫悬浮剂和600~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大蒜灰霉病菌:灰霉病菌多发生在植物生长的后期。
一般低洼地排水不畅,容易积水的地块容易发病。另外,植物生长过度,施氮肥容易导致病害。大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及时清理受损的叶片和花朵。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提高寄主抗病能力。防治方法:选坦答择抗病品种,如苍山蒜、乐都紫皮蒜、二水早、嘉定白蒜、安丘蒜等。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培育壮苗
适当供应肥水及时清除病残***。合理放风,升温除湿,营造适宜大蒜生长的环境。种植前,使用高温闷棚消毒让余慧、化学熏蒸或喷雾冲洗消毒,使土壤消毒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如果发现中心病植株,可喷洒70%甲基托毁橡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50%异丙嗪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
问答拓展:大葱、洋葱、大蒜灰霉病都有什么症状特点?如何防治?
引起葱属植物灰霉病的病菌是主要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4个种:葱腐葡萄孢、葱细丝葡萄孢、灰葡萄孢、葱鳞葡萄孢。(1)发病症状①大葱。灰霉病最初发生在叶片上,出现1~3毫米近圆形白色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湿度大时,在病斑上生出灰色霉层。
②洋葱。灰霉病病菌在苗期即可侵染洋葱植株而进入潜育期,由于育苗时通风透光良好,致发病较轻或不发病。田间发病主要为害洋葱叶鞘及鳞颈部等部位,并多始于近地面的外部叶片,尤其是有伤口或常有水珠的叶片上。初期在外部筒状叶上生白色至灰白色斑点,椭圆形或近圆形,多由叶尖向下数扰乎发展,逐渐扩展连成片,进而使洋葱叶片卷曲、***或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灰色霉状物,内部已腐烂。从而导致植株死亡。该病扩展迅速,3~5天便可蔓延至全田。
③大蒜。灰霉病多发生于植株生长后期。发病初期蒜苗叶两面生有褪绿小白色点,扩展后成为沿脉扩展的长形或梭形斑,大小0.3~0.5毫米,一般先从叶端向下扩展,导致多数叶片一半枯黄。病斑初呈水渍状,继而变白色至浅灰褐色,湿度大时密生较厚的灰色绒霉层。大蒜灰霉病发生严重对,可由叶片蔓延至叶鞘及上部叶片,遍及整株,致使叶片变褐色或呈水渍状腐烂。易拔起,病部可见灰霉及菌核。(2)发病条件该病菌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即病叶上的灰霉传薯悉播蔓延,病菌散落,致新生叶染病。发病适温15~21℃。(3)防治方法①合理轮作。应避免连作或与李让非葱蒜类作物轮作。如可采用水稻或玉米与葱蒜类轮作,实行2~3年轮作方式,可有效减轻该病发生。
②选育无病壮苗。选择地势高燥,排灌便利,土壤中性微偏砂,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地块作育苗床。同时,苗床管理中要及早喷药防控,尽量减少带病苗传入栽培田。
③加强田间管理。应注意合理密植,避免因植株过于拥挤而产生有利于发病的遮光,冷湿条件;翌年早春浇返青水、鳞茎膨大水及追肥时,应依据天气预报,适时适量,做到看天、看地、看庄稼及早进行相应精细管理。
④土壤处理与精细整地。定植前随翻地,清除土壤中上茬作物的残根、老叶、烂叶等,以减少菌源。在栽植前7~10天应进行土壤杀菌处理,每667米2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5千克或50%福美双2千克,在翻地时均匀撒施于田间。
⑤合理施肥。以优质腐熟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改变过去以氮肥为主的基肥配方。每667米2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磷、钾复合肥60~80千克为宜。早春浇返青水时,可在过去以氮素为主的基础上每667米2增加6~8千克速效钾肥,以强壮植株,增加抗病性,从根本上减轻灰霉病的为害。
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轮换喷淋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必要时可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及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