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农药防治病虫害 发放农药防治病虫害的通知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病虫害的侵袭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开始发放农药,帮助农民防治病虫害。
农药的种类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根据作用方式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调节剂等多种类型。
发放农药的意义
发放农药可以帮助农民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农药的使用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尽管农药有着很多的好处,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适合的农药种类和使用方法
- 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 避免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农药
- 避免在雨天使用农药
- 避免农药的超量使用
- 避免农药的误用和误伤
农药的环境影响
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帮助农民防治病虫害,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在使用农药时,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
发放农药是政府部门为了帮助农民防治病虫害而采取的措施。在使用农药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农药的种类、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农药的作用,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相关拓展:
问:广播通知种植户免费领取农药怎么写
杨屯村网格员李龙和村两委的工作人纳或员正在对花生种子、农药进行清点、核查,该村的花衫正生种植户前来排队免或茄悔费领取统一***的花生种子和农药。我今天领了二十公斤花生种子,...问:蔬菜病虫害防治应该怎么做,可以让防治工作事半功倍?
在蔬菜的栽培过程中,要尽可能选用绿色防控手段对病虫害进行防控,但当绿色防控手段不起作用的时候,应用化学药剂防治就成了减少损失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使用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时,要遵循合理地施用农药,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要考虑农药残留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以冲扮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的目的。而选择正确的药剂和恰当的施药时间,是实现这一目标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而且会让病虫害防治工作事半功倍。
一、正确选择药剂
防治病虫害就像医生给***看病一样,只有诊断出病因,“对症下药、辨证施治”,才能做到“药到病除”。蔬菜病虫害的种类很多,且其危害症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特点等差异很大。市面上在售的农药种类很多,对病虫害的针对点也不同,在选择时要针对防治的对象,选择恰当的农药进行防治,以免误用,造成药害;并尽可能选用对天敌杀伤作用小的品种。
只有弄清了病虫害种类及其生育期、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密度、天敌存量、抗性特点、防治指标等,才能有选择地使用有效农药种类及品种,达到控制危害的目的。无论哪一种病虫害都应该根据其种类及当时的发生环境选择用药。
1、根据不同病害种类选择用药
由于不同病害侵染循环、致病特点不同,因而选择的防治方法、施药的时期和选择的杀菌剂品种也不同散腔灶。一些可通过种子或种薯传染的病害,如马铃薯环腐病,在收获时种薯带病,成为第二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要选择适于种子处理的杀菌剂品种,采用浸种或者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杀灭种子或种薯所带的病菌,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借助气流传播的病害如黄瓜霜霉病、蔬菜白粉病、锈病等,其初侵染主要是靠越冬或越夏的孢子借助季风来完成的。对于这类病害如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对中后期发病植株则毫无作用。因而只有根据田间实际发病情况,选用保护性或治疗生杀菌剂进行田间喷洒,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另外,对于一些由传毒媒介昆虫所传播的病毒病,如烟粉虱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选用适宜的杀虫剂消灭传毒害虫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而如果只选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则达不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也可以根据病原菌类别来选用不同的杀菌圆雀剂,如霜霉病、晚疫病等,选用乙膦铝、甲霜灵、霜霉威盐酸盐等杀菌剂,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又如白粉病、锈病等应选择三唑酮、烯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方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上述两类药剂颠倒使用则达不到防治效果。
对于蔬菜病害的防治,更应根据种类的不同而选择对症药剂。
2、根据不同害虫种类选择用药
不同类型的害虫只能用相应的药剂来防治。每一种药剂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就是一些广谱性的农药,也不是所有虫害都能防治。
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蝗虫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主要是取食蔬菜的叶子,如果使用以胃毒作用为主的药剂去防治,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原因在于胃毒杀虫剂最适用于咀嚼式口器害虫,杀虫剂同食物由消化道进入害虫的***,最终扩散至神经靶标,而导致害虫中毒死亡。
蚜虫、螨虫、叶蝉、飞虱、蝽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通常是取食植物的汁液而造成危害,对于这类害虫如使用以胃毒作用为主的农药,则防效一般很差,若使用以内吸作用为主的杀虫剂,则效果较好。因为内吸性杀虫剂可以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中输导、扩散和存留,有的品种还可通过植物或昆虫的生理生化作用而代谢为更高效的杀虫剂。如乐果在昆虫体能氧化成活性更高的氧乐果。当害虫吸食了这些带药的植物汁液之后,药剂便进入害虫的消化道,直接穿透肠壁进人***,到达神经靶标致害虫死亡。
所以,在防治害虫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根据害虫的口器以及取食特点来选择用药。但是有些农药品种如选择性杀蚜剂抗蚜威,是一种以触杀作用为主兼有熏蒸作用和渗透作用的杀虫剂品种,它虽无内吸功能,但对菜蚜、豆蚜的防治效果却很好,而对棉蚜效果极差。这个问题说明了同是一种农药对同一类害虫中的不同种群也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在选择农药品种时要根据害虫种类去选择,当防治对象属于同一类而不是同种时,应先做试验,然后再大面积使用。
二、选择正确的用药时间
适时用药是合理用药的关键。根据蔬菜病、虫的不同种类,首先选择适用农药品种,然后考虑最适用药时期。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适期一般是指病虫害在整个生育期中最薄弱和对农药最敏感的时期,因此选择施药时间应当考虑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病害的侵染过程与循环、蔬菜耐药期、环境条件和农药种类,做到在正确的时间施用农药。同时,在用药时要注意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
选择正确的用药时间进行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各地区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都有防治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防治指标。只有在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才应该施药防治,在没有达到指标前不必施药。
1、根据病害侵染循环特点选择施药时期
杀菌剂的防效与施药时期的关系十分密切,施药时期选择不好将直接影响防治效果。病害的侵染时病原物侵染寄主植物,并在寄主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病。病害侵染的过程一般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等4个时期。
蔬菜侵染***害的发生,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而且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寄主蔬菜上,发病后在病部产生子实体繁殖体,以便再次侵染。病原物还要能够在寄主的休眠期以一定的方式越冬或越夏,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下一季发病。
应根据病害的侵染特点制定防治措施,从病原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病原物的越夏和越冬、病原物的传播途径三方面着手,即阻隔、杀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病原,清除越夏和越冬病原,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1)阻隔、杀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病原
在病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侵入植物体前,用药剂处理所种植蔬菜的周围环境,起到预防的作用。如预防番茄早疫病,可在苗期,病害发生前,施用氢氧化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害的发生。比如番茄灰霉病的防治,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在温度适宜(18~23℃),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的情况下,应选择花期为最佳施药期,如果施药时期过迟或太早则防效均很差。如病原菌已侵人植物体内,可用内吸性药剂杀灭,药剂可通过蔬菜的表皮,然后渗入到蔬菜的组织内部,经过传输扩散或产生代谢物达到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防治目的。
(2)清除越夏和越冬病原
有的病原物可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如茄科类蔬菜黄萎病、枯萎病的防治要对苗床或定植田进行药剂消毒;又因为病原菌可以在收获的种子、块茎和块根内越冬,要在播前药剂浸种、拌种或消毒种薯。
病毒、类病毒、类支原体大都只能在活着的介体昆虫体内、种子或繁殖材料内存活。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由烟粉虱传播,防治时结合早期防治烟粉虱,控制此病害。线虫可以以卵、2龄幼虫或各龄幼虫、成虫和包囊的形态在土壤内或植物组织内、外越冬或越夏。如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可在播种或定植前,用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
(3)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病原传播途径有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土壤肥料传播、人为传播5种方式。如细菌***害多半是由雨水和昆虫传播,据报道跳甲、蝽的成虫、菜粉蝶与大猿叶虫的幼虫的***、肠管内有软腐病菌。防治软腐病除采用高垄栽培,雨后及时排水,还应及时防治害虫危害,减少因其危害造成伤口,导致软腐病的发生。
2、根据害虫各生育期的不同特点选择最佳施药时期
害虫在一个世代里要经过3~4次的变态。一般可划分为:成虫期、卵期、幼虫(若虫)期、蛹期(不完全变态类的害虫没有),害虫在这些不同的生育期内其抗性水平差异很大。
(1)卵期
卵期是害虫生命活动的开始,卵壳具有较好的保护功能,一般药剂不易穿透,并且在卵初期,卵壳中的胚胎尚未完全形成,神经系统、神经功能传递媒介物还不存在,而目前所用的绝大部分杀虫剂均为神经毒剂,这种药剂对害虫卵杀伤效果极差,而当大部分卵块的胚胎发育已经完成,神经系统已经形成并开始工作,此时喷施具有杀卵作用的杀虫剂一般都会有较好的防效。
(2)幼虫期
幼虫期是害虫取食危害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害虫的体态随着不断取食并蜕皮而逐渐变大。其抗药性也增强。对于一般害虫来讲,杀虫剂的最佳施药适期应选取在幼虫期3龄以前。此时害虫个体小、体壁嫩薄、蜡质少,因而抗药性差,而且取食量小,尚未造成严重危害。但对于那些钻蛀性害虫如棉铃虫、烟青虫、菜螟等,其杀虫剂最佳施药适期,应选择在卵孵化高峰期,此时害虫尚未钻蛀到果实或茎秆中,如果成虫世代重叠,幼虫世代不整齐,那么施药适期就应该改为产卵盛期,如果在3龄以前施药,害虫一旦钻蛀入茎秆或果实中后,防治就十分困难。
(3)蛹期
蛹期是幼虫向成虫过渡的一个中间期,不完全变态害虫没有这一虫期。这一虫期的害虫不食不动,多处于隐蔽场所,有蛹壳和其蛹外附属物如茧的保护,这一时期用药效果很差,而采用其他防治措施,如耕翻土地、大水浸淹等方法却能取得较好的防效。
(4)成虫期
成虫期是害虫一个世代生命活动的最后一个时期,一般害虫羽化之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飞翔和取食花粉、花蜜、果汁等活动以促使器官发育和成熟。这一时期是选择糖醋液类毒饵进行诱杀的有利时期。这一时期过后性发育成熟,成虫便进入交配产卵时期,这一时期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引诱剂杀成虫的有利时机。也可选用高压汞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和杨柳枝进行诱杀,也能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根据害虫不同生育期来选择施药的最佳时期,就要选择在抗药性最差,分布较集中且尚未造成严重危害的时期内进行防治。
3、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选择最佳施药时期
气象条件与药效有密切关系,在选择最佳的施药时期时应该考虑不同的气象条件对防治效果的影响。许多农药的防效与温度相关,如敌百虫、吡虫啉等属于正温度系数的药剂,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防治效果提高。温度较高时可作为这些药剂的最佳施药时期。又如甲氰菊酯、联苯菊酯等属负温度系数的药剂,这类药剂的最佳施药期应选择在每天的早晨和傍晚,阳光不直射,温度相对较低时为最佳施药时期。
一些具有内吸输导功能的杀虫剂、杀菌剂,其防治效果和调节功能与温度、光照和湿度关系密切。当田间光照强烈,温度偏高,相对湿度低时,农药喷洒之后迅速挥发逸失,蔬菜吸收利用得少,其防效较差;而在田间光照较弱、温度偏低、相对湿度开始升高,药剂挥发散失较少,大部分可被植物吸收、输导,防效较好。此类农药选择在每天下午或傍晚进行施药比较合适。对光比较敏感的农药如辛硫磷、敌磺钠等应在避光环境下使用,如进行拌种、混土处理或者在阴天使用。
风和雨能够加速药剂的流失,在风雨天气应该暂缓施药,雨后病害蔓延快,应抓紧施药。雨季用药应选耐雨水冲刷力强的药剂或剂型,如内吸剂、胶悬剂、乳油等。微生物杀虫剂对光照和湿度比较敏感,一般强光、低湿度的田间环境很难取得理想的防效,所以这一类杀虫剂的最佳施药时期就应选择在蔬菜生长后期。尤其在雾天露水较多时比较合适,如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的最佳施药时期就应选择在番茄生长的中后期,这时番茄田较密闭、湿度大,则其杀虫效果往往优于一些常规的化学药剂,且持效期也比较长。
在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正确的选择药剂和施药时间,不但让防治工作事半功倍,而且对于食品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引起广大菜农朋友的高度重视。
问:农药零使用如何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通过使用先进施药器械和实施绿色防控技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提高了防治效果和效益,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同时及时发放病虫测报,指导农户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例如安装二化螟性诱钵、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
问: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打药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百菌清、代森锰锌每半月一次至10月中旬,在6—9月的高温季节用粉锈宁每半月一次,锌硫磷、呋喃丹交错使用每半月一次,用来杀死地下害虫。1)、消杀应注意事项?
对农药有皮肤过敏者或身体状况不佳者严禁从事消杀工作。?
在进行消杀工作时要有消杀工作标识,明确顾客应注意的事项。?
作业时工作人员要戴好胶手套,口罩,注意风向,喷杀工作应从下风区域开始,先喷高处后喷低处,严禁药水喷到行人。作业后用肥皂水洗擦皮肤***露处。?
室外进行消杀作业时应避免阳光强烈的正午,尽量选在晴朗天气的阴凉无风时候进行。以防中暑或中毒。(具体时间描述选择)?
消杀浓度不宜过高,对施用的药物应每隔一段期限进行一次更换,否则长期过高浓度或长期施用一种药物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不利于消杀工作的有效进行。?
园林植物消杀时,不可能一次将病虫害完全杀死,故应在消杀后及时观察病虫是否得到防治。如没有,须每周进行一次补杀。同时,考虑所选用的药品是否合适。?
园林植物在同一次消杀时,严禁酸性农药和碱性农药同时或混合使用。?
为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一种药品连续使用五次后,应该更换。
2)、消杀方法?植物叶片发生缺刻、孔洞、网状等机械损伤时多为螟虫、毛毛虫等咀嚼式口器昆虫危害,采用触杀剂、胃毒剂(如敌百虫、敌敌畏、硫磷、水胺硫磷)之类的农药进行防治。危害严重时用500—800倍液进行防治、轻度危害时采用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预防时采用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植物叶面发生畸形、卷曲、皱缩等损伤时多为蚜虫、蚧壳虫等内吸式口器害虫危害,采用内吸剂药品(如氧化乐果、乐果、甲胺磷)进行防治。所需浓度同上。?当植物树干发生孔洞,并有明显木屑时多为天牛幼虫等蛀干害虫危害,可采用棉花头蘸熏蒸剂(如敌敌畏)堵塞洞口熏蒸进行防治。?植物发生萎蔫(缺水除外),多为地下寄存害虫危害(如地老虎、蛴螬),可采用200—500倍敌敌畏、敌百虫、蚨喃丹液进行浇灌防治,严重时必须移走植物进行浇灌处理。?如植物叶片发生黄化(缺肥外)、萎缩、变色、不正常时多为病态,如发生时可采用治疗病态的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喷杀。如采用的消杀只是预防性质则可采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进行喷杀,但一般只在春季和入冬时进行。?有时植物发生病态时是由于植物本身缺少某种元素或土壤偏酸或偏碱造成,这时须补充微量元素或进行土壤的改变。?蚯蚓消杀应在阴雨天气进行,将药物均匀投撒在土壤表层,再淋少量水,使药物能充分溶解不渗入土中。
3)、消杀工具管理?消杀工具应由班长或班长指定专人负责作为消杀设备责任人,责任人有责任对工具设施设备经常检查并监督使用;?使用时,使用人应进行工具设施领借用登记并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借出使用;?使用人消杀工作后需要清洗消杀工具,并及时归还。?严格执行领取和归还消杀工具的记录手续。严禁将工具设施设备置于单车棚、宿舍及其它公共区域,班长应每次对工具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4)、消杀药品的管理?消杀药品要由指定专人管理发放使用,如有其他人使用必须经班长及以上领导同意。?对于工作中正在使用的药物不得随意摆放,必须放在儿童及其他人不容易碰到的地方。?已经使用完药瓶处理:不得随意丢在垃圾桶,应采取掩埋、焚烧等方法进行处理。?严禁将消杀药物及工具置于单车棚、宿舍及其它公共区域。班长应监督消杀药物使用情况,同时做好物品使用记录。
5)、消杀评估?每次消杀工作结束后,由消杀责任人对本次消杀在《消杀工作记录表》做好记录,并于次日由监督人员对本次消杀效果予以评估。部门每月须对消杀效果进行总结并做好记录。
6)、五小害虫及防治:五小害虫是指螨类、蚜虫、介壳虫、粉虱和木虱、蓟马五种体积较小的刺吸性害虫。以前由于其发生较轻,构不成大面积的危害或树木死亡,常常被园林植保工作者所忽略。但若遇气候高温干旱,五小害虫就会猖獗发生,对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螨类——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危害较严重的害螨有朱砂叶螨、二点叶螨、柏小爪螨、山楂叶螨等。这些害螨食性杂,除直接使植物出现褪绿、黄点、褐斑、落叶等症状外,还可传播各种病原体,引起其他病害。
2.发生规律: 螨类不同、区域不同每年发生的代数也不同。唐山地区常见螨类多为1年10代左右,多以雌成螨(或卵)在土块缝隙、杂草、树皮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翌春4月上旬气温回升后开始活动(或卵孵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干燥季节暴发成灾。一般在叶背危害,用口针穿刺到植物的组织里吸取细胞汁液,破坏叶绿体,使叶面出现褪绿、黄点,严重时造成叶枯脱落,甚至植株死亡。 3.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2)入冬后至冬卵孵化前,用粗毛刷刷老树皮缝,然后深翻土壤,从而使树皮缝、土块缝、落叶中的越冬成虫、卵深埋地下,减少越冬害虫。
(3)认真观察,随时发现,螨虫量小时可用清水对植物叶片背面进行高压喷洗。危害严重时,可用2000至2500倍红斑螨净或1500至2000倍哒螨灵喷施,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蚜虫——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华北地区常见的种类有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柏大蚜、松大蚜、白毛蚜等。植物受蚜虫危害时常造成枝叶变形出现斑点、卷叶、皱缩、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落叶甚至枯死。同时蚜虫的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另外蚜虫还可传播其他植物病毒。
2.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种类、区域、当年气候不同而不同,唐山地区棉蚜、白毛蚜一般每年发生20代左右,桃蚜、月季长管蚜一般每年发生10至20代左右,柏大蚜、松大蚜一般每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或成蚜(若蚜)在杂草、芽基部、芽叶、枝条伤疤处、树干裂缝处越冬。翌春越冬卵孵化(越冬成蚜在新梢叶上开始繁殖),爬到嫩叶背面危害(针叶树多在叶基部),5、6月和10月为危害盛期,严重时叶、嫩枝上布满虫体,大量排泄物向下流,易导致煤污病,同时枝叶变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观赏价值,11月份开始越冬。
3.防治方法:
(1)于冬季至越冬卵孵化前,
人工刷除树干2米以下裂缝、疤痕内的虫卵,然后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消灭大量越冬虫源,节约资金,减少环境污染。
(2)对于不便喷药的地方,可进行根部埋药,于4月底在植物树冠投影边缘内分三、四处挖坑,坑深至须根处,沟中均匀埋施3%呋喃丹颗粒,用量以苗木干径为依据,每厘米干径用药4至6克。
(3)当虫量不大时,可用清水冲洗。危害严重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至3000倍或2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喷施。
(4)保护瓢虫等天敌,控制蚜虫危害。
介壳虫——
1.常见种类及发生症状: 常见的有草履介、吹绵介、桑白介等,由于介壳虫体积小,繁殖快,种类多,幼虫后期被蜡质层保护,所以防治起来较困难,对有些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发生规律: 发生规律:草履介、***龟蜡介在唐山地区一年一代。吹绵介、桑白介一般一年2代,以卵或成虫在土中或茎干等处越冬,翌春开始孵化、产卵。
3.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治带虫植物入境或出境。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物的抗性。冬季树干涂白,高度一般为1.1至1.2米,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针对某些介壳虫(如草履介)有上下树的特点,抓准这一时期,于树干上涂药环:可用1∶1的40%的氧化乐果,药环宽度为10厘米左右或绑缚毒草环。注意应用此方法要远离人群集中区。
(4)当虫量少时,可用粗毛刷刷除虫卵,捕杀幼虫。当虫害严重时,在若虫期进行药剂防治:用2000至2500倍大力杀或50%杀螟松1000倍液喷施,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注意晴天喷施,喷药要均匀) (5)利用天敌如红环瓢虫、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6)根部埋药,方法同蚜虫。
粉虱和木虱——
1.常见种类及危害常见有温室粉虱(白粉虱)和梧桐木虱。其危害表现为在嫩枝或植物叶片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蔫、枝梢干枯,甚至死亡。另外大量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易招致煤污病。 2.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工作,防治由于苗木运输而引起的虫害传播。
(2)对于温室粉虱,可利用其对***的趋性,在温室内不同方位,挂浸毒液的黄纸进行诱杀,或将温室内门窗闭好,用80%的敌敌畏熏蒸,用量1.5毫升/立方米,时间最好保持一天。(注意熏蒸后再进入温室时,必需先打开门窗换气后再进入)
(3)温室内外勤除杂草,定期通风透光。
(4)当粉虱和木虱大量发生时,可用2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或1300倍辛灭利乳油。
(5)注意保护天敌。蓟马类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统称,种类较多,食性复杂。唐山地区常见蓟马有端带蓟马,主要危害苜蓿等豆科植物。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绿地周围杂草。
(2)合理科学用药,保护绿地中天敌。
(3)当虫量大时,喷施化学药剂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