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68 次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之前,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和处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将从样品采集、处理和测定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样品采集

在进行样品采集时,应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选择采样点位,并按照一定的深度采集土壤样品。通常建议采样深度为0-20厘米,采样点位应随机分布在田间,并避免采集受污染或受干扰的土壤。采集时应使用清洁的工具,避免与根系、石头等杂物混合。采集后,将样品放入干燥、无菌的容器中,标明采样点位、采样时间等信息。

样品处理

样品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和水分,以便后续的测定。首先需要将土壤样品筛选成细小的颗粒,去除其中的石头、植物残体等杂物。然后将土壤样品干燥,通常采用自然晾干或烘干的方法。干燥后,需要将样品再次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大颗粒和根系。最后将样品粉碎成细小的颗粒,以便后续的测定。

测定方法

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包括经典的干燥燃烧法和色谱法。干燥燃烧法是将土壤样品干燥后加热至高温,使有机物燃烧,然后通过称重的方法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色谱法则是通过色谱仪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物的含量。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拓展百科知识

有机质(yǒujīzhì)是指生物体和它们的代谢产物在分解和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和。在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残体、微生物和动物的遗体、粪便等有机物的分解和转化。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干燥燃烧法(gānzàoránshāofǎ)是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土壤样品干燥后加热至高温,使有机物燃烧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通过称重的方法计算土壤有机质含量。

色谱法(sèzhìfǎ)是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色谱仪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物的含量。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但需要较为专业的仪器和操作技能。

参考来源:

1.《土壤学》第四版,李健,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

2.《土壤学实验指导》第二版,李建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4年。

相关问答拓展:


有机质含量与什么有关?

不同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相差很大,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耕作措施等密切相关。由于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分解和周转的主要驱动力,凡是能够影响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作用的因素都会影响有机质的含量。

为什么说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先说,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的原因如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直接的决定了这个土壤种植植物的产量,一般来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越高,种植植物的生长情况就越好,因为有机质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

如何快速补充土壤有机质?当下农业,为了追求所谓的产量,由于多年的化肥以及农药的滥施滥用,造成土壤板结,通透性差.......,所以当务之急第一歩就是要改善土壤,要建立优良的有机温床,必须包括良好的通气性、保水性及丰富的有机质,以繁殖土壤有益微生物来提供有机作物所需各种生长因子及保护作物的各种生物防治因子。

为了更好的改善土壤环境和条件,就需要施用大量的有机肥和有机物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有机肥和有机物质都能够启到作用,我们一定要学会科学合理的办法对土壤进行补充和改良。

当下土壤普遍板结,有效土层深度不足,需要添加大量的粗纤维。较易取得的粗纤维有稻壳、粗糠粉、稻杆(切碎)、甘蔗渣、锯屑、蔗叶、菇渣、秸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运费及人工而已,非常经济,视泥土黏度而调整施入量。

有机肥:最好使用发酵过的半熟肥,最经济有效的粪肥是鸡粪,猪粪而牛粪则因肥分过低、粗纤维多,应当做前项粗纤维使用。饼肥,但价钱稍贵些,最经济实惠的有米糠(高磷)、篦麻粕(高氮)等,高价的有大豆粉(高氮)、鱼粉(高氮、磷)、骨粉(高磷)等,至于高钾肥则最合算的是烟草粕、草木灰等,视土壤含肥量、作物需肥量及计划配合之化肥量而异。

.补充综合微生物菌:活酵菌肥提供大量而完整的微生物体以及丰富而多样化的有机肥分。它兼任营养及菌种提供的角色。是基肥成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施用量少,效果佳。

土壤改良剂:如利用钙镁磷肥来调整土壤pH或添加沸石、炭化的谷壳、黄腐酸钾、草炭土等等,水稻种植上添加有机硅肥等等。

总而言之有机物质对土壤改良启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我们一定要合理规范的使用。不能造成浪费,更不能对土壤造成二次伤害。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规律?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自于地表植物的衰败和人为的有机质的添加,所以有机质多聚于土壤表层,一般在20厘米左右。越往深处,有机质越少。土壤深处的有机质主要是地表植物的根的残留,当然越往深处有机质越少。

一般来说,干旱地区,1米以下的深度的有机质含量,高于湿润地区同等深度的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