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 小麦条锈病发生时期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297 次

春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严重的小麦病害,其饼状类型是该病的一种典型表现。该类型病害在小麦生长期间会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了解和防治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至关重要。同时,结合最新的百度SEO优化规则,本文将为大家探讨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相关问题。

什么是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

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是春小麦条锈病的一种症状表现。其特点是在小麦叶片上形成一种红棕色的圆形或半圆形饼状病斑,病斑中央为浅***或白色,边缘清晰。在病斑饼状病斑的表面,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小点,这是春小麦条锈病菌的子堆。

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什么?

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在小麦生长期间,病斑会逐渐扩大,导致小麦减产。同时,病斑会影响小麦的品质,使小麦变得劣质,从而影响小麦的市场价值。

如何防治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

防治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关键在于预防措施的落实。要及时清除小麦田间的杂草,以减少病害菌的滋生。要注意小麦的品种选择和良好的田间管理,保证小麦的生长环境良好。农业生产者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春小麦条锈病进行有效控制。

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病菌是什么?

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病菌是春小麦条锈病菌。春小麦条锈病菌是一种真菌,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湿度为80%-95%。这种病菌在小麦生长期间会对其产生严重危害,导致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

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发病原因是春小麦条锈病菌的侵染。在小麦生长期间,春小麦条锈病菌通过小麦的气孔侵入叶片内部,然后在叶片内部形成病斑。在适宜的气温和湿度条件下,病斑会逐渐扩大,导致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发生。

如何鉴别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和其他小麦病害?

鉴别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和其他小麦病害的关键在于观察病斑的形态和颜色。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病斑呈现出红棕色的圆形或半圆形饼状病斑,中央为浅***或白色,边缘清晰。而其他小麦病害的病斑形态和颜色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病斑特征进行鉴别。

如何预防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发生?

预防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发生,关键在于农业生产者的田间管理和防治措施的落实。要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保证小麦的生长环境良好。要及时清除小麦田间的杂草,减少病害菌的滋生。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春小麦条锈病进行有效控制。

以上是本文对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相关问题的探讨,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帮助。预防春小麦条锈病饼状类型的发生,需要农业生产者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防治意识,共同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症状,小麦条锈病发病原因,用什么药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比较大,每年都会大面积的发生而且也非常的普遍,所以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预防以及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小麦条锈病症状是什么呢?小麦条锈病发病原因你知道吗?小麦条锈病用什么药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麦条锈病症状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小麦快成熟的时候叶鞘上会出现圆形或者卵圆形的黑褐色夏孢子堆,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且呈扁平堆短线状;还有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会有条锈病的发生。
小麦条锈病发病原因(一)品种抗性小麦条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柄锈菌属条形柄锈菌小麦转化型,是基棚纳专性寄生菌。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若是发生条锈病,在小麦很多部位均会出现染病症状。
其中较为容易出现的部位是小麦叶面,其次使其茎部。
该病主要是造成锁口疸出现,导致小麦无法抽穗,从而大幅降低小麦产量。
而促成小麦发生条锈病的基本条件主要是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强弱。
不同的小麦品种对于条锈病的抗药性存在明显差异,若是大面积种植同一抗原的小麦品种,由于病菌小种的改变,往往导致小麦丧失抗病性,从而提高了条锈病的发生概率。
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小麦行业的发展,存在外地引种的情况。
种植者若是未对引进的小麦种子进行处理,使病种混入健康麦种中,则会引发严重条锈病。
(二)种植技术在进行小麦种植时,其中小麦种植布局、种植顺序以及作物熟制与条锈病的出现具有间接联系。
小麦的培育技术是通过控制田间的菌源量以促进小麦生长以及提高其抗病性。
但对于连作田,菌源积累的量过多;邻作田则导致小麦抗病力弱,易发生条锈病。
另外,存在部分地区小麦播种时间未把握好,导致小麦播种过早,同时,存在施肥手段不科学、植株间的透通风光性差以及杂草严重等现象,为小麦发生条锈病创造了极好的环境。
(三)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造成小麦发生条锈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气候环境因素和降水因素。
由于条锈病的生存特性,该病害适合生活在湿搏没度较高的环境中,且该病害能够抵抗的低温度是7℃,越冬能力强。
条锈病病原可在冬小麦的叶片中潜伏,到次年返青时开始活跃,平均温度达到5℃,该病害就可进行袍子繁殖。
与此同时,降水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条锈病的袍子繁殖,在春雨时期袍子繁殖扩散速度较快,这正是条锈病多在春季爆发的主要原因。
小麦条锈病用什么药防治小麦条锈病可以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也可以使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和族剂60-80g拌麦种50kg。
对防治防治小麦条锈病有效的杀菌剂有敌钠酸、敌锈钠、代森锌等。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病原特征

病原中文名: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病原拉丁学名: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EriksetHenn
病原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菌丝丝状,有分隔,生长在寄主细胞间隙中,用吸器吸取小麦细胞内养料,在病部产生孢子堆。夏孢子单胞球形,鲜***,表面有细刺,大小(32~40)×22~29(um),轿链有发芽孔6~12个。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略缢缩,大小36~68×12~20(um),柄短。该菌致病性有生理分化现象,中国已发现29个生理小种段基,分别为条中1一29号,条锈菌生理小种很易闭燃孙产生变异,1950年以后已出现过5次优势小种的改变。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防治方法(小麦条锈病危害及病症图片)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神亩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
小麦条锈病,这几年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大范围发生,而且发生的严重程度逐年递增。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梁敬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发生面积1327万亩。2024年的发生面积预计还要大。
如何防治?推荐使用戊菌唑+吡唑醚菌酯防治。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下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特性和危害:
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俗称“黄疸病”。主要是在叶片和叶鞘上危害,有生锈状的病斑,延叶脉依次排开呈条形,所以称为条锈病。
属于真菌性病害,担子菌纲锈菌目。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周年侵染循环。在气温低于1-2℃时,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可随气流远程传播。
条锈病的危害,主要在于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掠夺养分和水分,增加蒸游渣森腾量,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另外导致灌浆受阻,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严重时绝产。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剂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
近几年使用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己唑醇、戊菌唑比较多。
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另外农户对该病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病不打药预防,一旦发现病害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很严重了。
小麦条锈病推荐防治用药方案
(1)每亩地使用:10%戊菌唑乳油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克叶面喷雾。吡唑嘧菌酯既有治疗作用,还有保护功效,使持效期更长。
(2)每亩地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30克+32%唑酮乙蒜素乳油40毫升叶片喷雾。有条件的话,建议加入20毫升植物精油,以提高展着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药效。
(3)如果严重发生,适当加大药量,另外5天左右重喷一次。